报告回顾|新增课题及新晋职称教师报告会

作者:发布时间:2024-10-20


1016日下午1400,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校庆系列讲座之“新增课题及新晋职称教师报告会”在文科大楼913室举行。教育学系黄向阳教授、鞠玉翠教授、唐汉卫教授、王占魁教授、李林教授担任报告人,报告会由刘世清教授、唐一鹏副教授主持,系所近50名师生参加报告会。


报告现场


01新增课题报告

首先,由黄向阳教授带来《儿童边缘性参与实践共同体的杂务课程探索》主题报告。黄向阳教授从原始部落的杂务课程、农业社会的杂务课程、杂务课程的式微、现代杂务课程探索、正规教育中的杂务课程五部分阐明了杂务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其课题对杂务课程的初步探索。


黄向阳教授作报告


黄向阳教授从共同体的接班人问题谈起,以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主要观点为佐证,指出接班人对于共同体的不可或缺性。接着,黄向阳教授分析了从杜威“做中学”理论中发展出来的两种研究,即“边缘性参与”理论以及兰西对原始部落儿童游戏的研究,后者所聚焦的“跑腿”在《童年人类学》中进一步概念化为杂务课程。黄向阳教授以兰西的《童年人类学》为例,介绍了原始部落的四种杂务课程,指出原始部落带孩子一起干活就是在为共同体培养接班人,但他认为这种课程相对比较简单,而农业社会的杂务课程更为广泛。聚焦于此,黄向阳教授结合自身成长的经历,展示了从小跟班、小助手、小能手到接班人的发展之路,他认为这是儿童逐渐获得成人身份的过程,儿童正是通过参与成年人的活动获得身份认同,但自儿童学的兴起、“儿童的发现”到现代的圈养时代,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这条成长之路逐渐被切断。在此基础之上,黄向阳教授介绍了其课题的探索,提出培养接班人的教育改革方向,旨在修复儿童在干活中长大的成长之路,也希望能推广到正规教育之中。

鞠玉翠教授以《五育融合视域下课堂美育浸润的原理与策略研究》为题,立足五育融合的时代背景和课堂美育的现实困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课堂美育浸润的原理与策略。


鞠玉翠教授作报告


鞠玉翠教授以现实课例开篇,指出希望能够将课堂变成彼此相遇、与世界相遇的过程,因此课堂可以从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开始,生情显境;通过讨论探知,知理明境与行理化境;将所学与自身生命相关联,通性和境。接着,鞠玉翠教授结合该课例“全息育人”的理念,提出自己对于五育融合的理解,即用健全身心,以明智方式,做恰当事情,生美妙情思,具体可以通过“依于规则,基于情境-变式,活于实践,深于对话”实现。基于海德格尔的无蔽真理的现身方式,鞠玉翠教授对五育融合的行为结构进行了解读,重点阐述了对“美”的理解,并进一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责任是方向引领、过程指导。最后,鞠玉翠教授从目标、内容、过程与方法、指导与评价几方面提供了在教学中实现五育融合可参考的“要点”,并回应了对在教学中落实“五育融合”的质疑,对此,她认为重在“以专融全”。

第三位发言人唐汉卫教授作题为《基于公共理性的青少年公正观培育研究》的主题报告,围绕着公共理性、青少年、公正观三个关键词,简要地介绍了研究的基本框架与思路。


唐汉卫教授作报告


唐汉卫教授首先阐释了进行此项研究的原因。一方面,社会越是发展,社会公正问题越是突出,而公正观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从公共理性视角来检讨青少年公正发展和培育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该研究首先透视公正观,厘清为何基于公共理性培育公正观。其次,阐释如何基于公共理性剖析公正观,具体包括从规范性的角度探究青少年该持有何种公正观,对青少年公正观的心理机制进行描述性的解释,从社会学角度分析青少年公正观的时代特点,并分析公正观教育的现状。最后,探索如何基于公共理性培育青少年的公正观。在详细阐述后,唐汉卫教授用一句话简要地对课题研究进行概括,即基于公共理性视角来探讨青少年公正观的确立依据、生成机制、实然状态和培育策略等。


刘世清教授总结发言


三位新增课题教授报告完毕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刘世清教授表示举办校庆系列报道是教育学系的传统,今年恰逢学部十周年的庆祝活动,希望能够通过同仁参与、同学见证的方式一起来庆祝。


02新晋职称教师报告

随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任黄忠敬教授为两位新晋职称教师颁发职称晋升纪念牌,并做出讲话。黄忠敬教授表示获批国家级课题及职称晋升对老师们具有重要意义,并向老师们表示祝贺。

黄忠敬教授为新晋职称教师颁发职称晋升纪念牌


王占魁教授以《“立德树人”如何可能?——基于“道德教育论辩模型”的分析》为题,基于自主建构的“道德教育论辩模型”,洞悉“立德树人”遭遇现实困境的根本原因。


王占魁教授作报告


王占魁教授首先从构词的角度分析了“道德”,指出“道德”是偏正式的结构,其用“道”来修饰和限定“德”,离“道”来谈“德”是存疑的,用“道”来限定“德”才是中文语境下名副其实的“道德”。他基于《老子》的文本,分析“道”与“德”的含义,并指出“道”的普遍性和至上性、“德”的共同性和人间性、“道”与“德”的一体性。因此,他认为“立德”的本质在于“志道”。王占魁教授同样批判了老子治道中存在的反智主义,即愚民的观点,其与老子所追求的“道”的普遍性、“德”的共同性相矛盾。而从儒家来看,王占魁教授指出怎么定义仁,就决定了儒家“道德”普遍性的程度,在此基础上他认为儒家是知爱一体的,孔子的“仁道”是“智仁勇”三位一体的,“智”就是对“道”至上的认知,且只有在此前提下讲“仁”才是自觉的,因而才具有“道德”评价的内在心理条件,没有这个认知前提,“仁”的要求可能就会成为外在行为的枷锁。柯尔伯格有关道德推理发展阶段与老子所陈述的中国原始道德范畴的价值秩序“道----礼”的逻辑相一致。接着,王占魁教授结合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对谁讲道德”这一实践问题,将道义论、结果论、阶段论和领域论与哈桑区分的日常生活中的说理类型,建构了道德教育论辩的实践模型。结合这一实践模型,他批判孔子所说的“孝悌”实属私德;孟子“德”的水平虽然处于平等型法则范畴,而“立德树人”的困境在于其所要树的“德”并非是老子意义上“德”。最后,王占魁教授结合纪伯伦的《致孩子》、胡适写给儿子的信,反思孔子的家国同构论,指出了真正的“立德树人”只有回归老子意义上的“德”才有可能。

李林教授以《循名责实——“大单元教学”的历史样态、旨趣及挑战探论》为题,从背景说明、论文结构、小结三个方面介绍了其对“大单元教学”所进行的探究。


李林教授作报告


首先,李林教授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其对“大单元教学”的研究是民国专题探索系列之一,重在从历史、文化的视野中加深对近代教育转向的认识;在研究途径上主要借鉴了概念史的思路,追寻“隐藏在关键词中的历史世界”,同时还借助了近代“语文学”的方法考析文本。李林教授指出要想理解“大单元”,就得从基本概念出发,先理解“单元”。他结合例句分析“Unit”的两种翻译“单元”与“单位”,认为这一词汇具有丰富的内涵,而民国初年所翻译的“幺匿”则表达了“Unit”作为基本组成部分的意思;在课程教学的意义上,又有以赫尔巴特为代表所理解的知识单元和以杜威为代表所理解的经验单元的区分。通过考察发现,民国时期所编撰的《中国教育辞典》、《教育大辞书》在解释单元概念时已经尝试对“大单元”、“小单元”进行区分,可见民国时期对“大单元”的初步探索。随后,李林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论文的主要结构,从对大单元内涵的重新审思开始,结合民国时期的政策、实践案例探讨大单元教学的学理,讨论大单元与设计法之间的关联与异同,看到大单元教学的难度、限度与起落。在此基础上,李林教授围绕几个问题进行了小结。他认为透过历史的视野可见,“单元”和“大单元”并不是全新的概念,而是翻新的概念,在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其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分科教学模式下,全过程全学段实行大单元教学存在着难度。因此,对“单元”大小的理解并不在于课程、教材、教学及活动等形式的宏大,而更在于内在思维及生命体验之深切。


03总结

会议最后,刘世清教授作总结。他指出报告会对启发学生学习研究、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并欢迎与会师生继续关注、参与后续的校庆系列讲座。在与会师生的热烈掌声中,本场报告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