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下午,校庆·部庆系列讲座“重新语境化将二十一世纪的能力转化为课程:将Didaktik引入对话”在文科大楼1113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教授、课程研究领域权威国际学刊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JCS) 执行主编、英国国家课程与评估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邓宗怡教授主讲。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系主任、基教所所长助理李林教授担任主持人,学部内外共计三十余位师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讲座回顾
李林教授首先对邓宗怡教授莅临讲学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邓宗怡教授的任职经历、研究方向及国际贡献。李林教授强调,今年是华东师范大学建校73周年、“新基础教育”研究30周年以及“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成立20周年,也是教育学部成立10周年,特殊的时间赋予了本场讲座更加特殊的学术意义。
主旨报告环节
邓宗怡教授以“重新语境化将二十一世纪的能力转化为课程:将Didaktik引入对话”为题进行分享。他从国际上21世纪核心能力的提出背景谈起,各国都致力于将21世纪核心能力融入到自己的教育目标,转化为课程纲要、教学纲要并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因此,很多亚洲学者在论著中探讨如何将该能力转化为课程纲要,不过多数文章停留于描述层面,没有从批判的角度去思考21世纪能力是否具有合理性。在众多国家将21世纪能力融入到课程中的努力中,主要有三种融入方式,依次是能力注入法、能力融入法和能力转化法。
邓宗怡教授以新加坡作为案例,分析如何将21世纪能力转化为课程纲要。新加坡早在1997年就已经有21世纪能力的愿景,将能力注入到已有的课程纲要中,作为传统学科的新内容。注入法主要受限于对课程内容缺乏认知,学校学科仅仅被视为一个事实或信息的组合,因此必须学习额外的批判性和创造新思维。但是,能力的养成离不开知识,知识本身也具有内在价值。21世纪能力本质上是从经济立场来理解人,强化了经济功利主义,将学生视为“资源”而非独立的个体。
邓宗怡教授进而指出,要用批判的视角看问题,更要找到问题的现实出路。他在德国以化育(Bildung)为中心的教学论(Didaktik)中找到了出口,将学生看成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是知识也不是思维,是在参与世界的过程中“成人”,课堂中的知识是中介。从化育(Bildung)视角来看,21世纪能力并不能注入到教学中,反而从化育中可以拓展出21世纪能力。目前的教学法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潜能,教学不只是方法,更重要的是将内容敞开,让学生与内容相遇,让学生不仅在学科内学习,更要超越学科学习、通过学科学习。由此,邓宗怡教授论及他对叶澜教授“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独特理解,以及其宗旨与化育(Bildung)传统的汇通之处。
交流讨论环节
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师生就素养评价问题、新加坡21世纪能力的价值排序问题、能力与知识的关系问题以及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与邓宗怡教授展开讨论,现场氛围热烈。
邓宗怡教授的讲演结束之后,卜玉华教授以“敏锐”、“思维”和“立场”作为总结。邓宗怡教授非常敏锐,在当下以英美为榜样的潮流下,能够批判性反思,敏锐察觉到蕴藏其中的危机;其次,不仅仅有对立的思维,还有统一的思维。不仅仅看到知识与素养的对立,还要将二者统一起来;最后,邓宗怡教授作为课程领域的顶尖学者,能够站在教育学的整体视角来看课程,给大家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