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0-11日,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基教所”)研究团队参加了在德国基尔召开的第六届中德教学法对话研讨会,所长李政涛教授、副所长黄书光教授、副所长兼教育学系系主任黄忠敬教授、副所长卜玉华教授、基教所所长助理兼教育学系副系主任程亮教授、基教所办公室主任徐继节老师,基教所兼职研究员、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孙元涛教授以及兄弟系所华东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以下简称“比较所”)所长彭正梅教授和陈红燕副教授共同参与了此次对话研讨会。
此次对话研讨会由德国莱布尼茨科学与数学教育研究所、华东师大、奥尔登堡大学、汉堡新时代学校、石荷州学校质量发展研究所联合举办,它主题为“创造力、教学法与学校发展”,主要是讨论如何促进学生在日常学校生活中发挥创造力,思考与探索中国和德国当前的教学实践以及两国学校未来的可能前景。
10月10日上午,会议伊始,德方代表莱布尼茨科学与数学教育研究所Olaf Köller教授和基尔大学副校长Markus Hundt教授,中方代表华东师大比较所所长彭正梅教授分别致辞欢迎。随后,奥尔登堡大学Hilbert Meyer教授、Barbara Moschner教授、华东师大比较所陈红燕副教授分别介绍中德双方与会嘉宾。尔后,进入正式会议环节。
华东师大基教所所长李政涛教授作了“Why Conceptual Research is Important: Building the Conceptual Cornerston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edagogy”(概念研究为什么重要?——构筑教育学建设与发展的概念基石)主题演讲。该报告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概念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首先是概念研究之所以重要,在于它通向“理论”。其次是概念研究的重要性,来自于概念的重要性:“概念”是基础研究的根基或基石,“概念”演变是学科发展的动力源泉,“概念”潜藏了前提假设,“概念”体现了思维方式,“概念”包含了多元复杂关系。最后是要更好地推动概念研究,需要更加关注思维方式、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融通转化、贡献能力和概念误区。
10月9日下午,进入小组汇报环节。基教所团队成员分别参加了第一组“中国教学法的实际发展”、第二组“创造性研究与学校发展”和第四组“基础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研讨。
在第一组,与会者主要是探讨中国教学法的实际发展状况,基教所研究团队的黄书光教授和卜玉华教授作了小组发言,主持人为伦敦大学学院邓宗怡教授和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Michaela Gläser-Zikuda教授。
华东师大基教所副所长黄书光教授作了“The Cultural Survey of the Reform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中国教育现代化改革的文化调查研究)小组演讲。他指出,通过反思百余年来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变革,我们深切体会到教育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务必要遵循特定时期社会变迁的历史节律和树立开阔通达的国际视野,坚持基于国情的本土立场和扎根实践的创新勇气,把握教育现代化动变的价值重心和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回归。作为学校教育现代化变革的前沿阵地,“上海教育经验”及其背后的海派教育之深厚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做更加深入的个案剖析,以期从区域文化层面进一步求索教育现代化变革成功的内在动因。
华东师大基教所副所长卜玉华教授作了“Four scenarios of Chinese Future School in Transitional Ages”(转型时期中国学校的四种未来场景研究)小组演讲。她阐述了开展这项研究的国内外社会和教育发展背景,并解释了这项研究的理论内涵、研究方法论及其过程。她指出,中国未来学校研究虽然需要关注社会发展的宏观趋势、一般趋势、新兴趋势乃至于黑天鹅等因素,但需要对这些趋势进行辩证分析,需要有意识地超越趋势预测型的思想方法,充分发挥预期型未来方法论,运用场景法进行富有想象力的探索。基于这一思想方法,她指出研究团队勾勒了中国未来学校在2050年的四种可能场景是:学分银行型、学习交易中心型、学历加工厂型以及学习中心型四类。这每一类都无所谓好坏,都是某种情景下的最好状态,但都充满着内在矛盾与冲突,对公共治理构成着巨大的挑战。当然,她认为,这四种场景的意义在于允许我们将未来视为一个整体,把未来场景看作一份未来手稿,用以尽可能全面地概述未来教育运营环境的替代方案,为政策决策提供整体性图景。为此,她还指出研究团队提出了迈向未来的五种思想进路:超越人力资本、超越知识生态、超越学习组织形态、超越推式和拉式教育的对峙,以及超越知识论等。
同一时段,在第二组,与会者主要聚焦于探讨创造性研究与学校发展的关系,华东师大基教所副所长、教育学系系主任黄忠敬教授参与发言,华东师大比较所陈红燕副教授和奥尔登堡大学Barbara Moschner教授担任主持人。
华东师大基教所副所长、教育学系系主任黄忠敬教授作了“Students 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 Assessment Results and Implication for School Practice”(中国学生社交与情感能力测评结果及对学校实践的启示)小组演讲。他指出,中国教育研究正经历由认知到情感的转向。他分享了中国15岁学生参与OECD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研究的数据,显示中国学生在责任感、信任、乐群和包容度方面优于国际平均水平;而在果敢、情绪控制、共情和自控力方面接近国际平均水平;在创造力、好奇心、活力、抗压力、心理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方面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在学校实践方面,他领衔的研究团队已经建立了千校联盟培养机制,搭建了在线评估平台,并就相关主题发表了一系列期刊论文及出版了丛书。报告结束后,与会代表表达了对此研究的极大兴趣,并就测评工具的使用和研究成果应用于学校实践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随后,在第四组,与会者主要着眼于基础教育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华东师大基教所兼职研究员、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孙元涛教授参与发言,华东师大基教所副所长卜玉华教授和文森特·帕洛蒂大学的Tanja Gabriele Baudson教授担任主持人。
华东师大基教所兼职研究员、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孙元涛教授作了题为“世纪难题:中国基础教育课堂学教关系变革的困境与思考”(Debate of the Century: Dilemmas and Reflections on the Reform of Learning-teaching Relationship in Chinese Basic Education Classrooms)的小组演讲。他简要梳理了基础教育百年变革历程中“学为中心”话语的三次起伏,提出了超越“中心-边缘”话语的主张。他认为,课堂生活中学教关系转型的困局,根源不在课堂上,而在课堂外;“教为中心”的弊病并不在“教”,而在于“教”的“中心化”;固守“中心-边缘”思维,容易把“教”和“学”变成对立范畴。课堂生活中的学教关系,需要在一种相互依存、交互建构的意义上实现变革,而不是以二元对立的思维去颠覆式重构。
在10月11日上午,华东师大比较所所长彭正梅教授作了“通过T4C模式培养高级技能:重构杜威时代的教学模式”(Cultivating Higher-Order Skills Through the T4C Model: Reconstructing Dewey’s Instructional Model)大会主题演讲。他结合杜威著作及其他学者研究,提出T4C模式,强调个体在共同体中利用工具(如概念、技术)以合作、交流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预期结果是获得新体验和新工具。T4C模式为培养高阶能力(工具使用、批判性思维、交流、合作、创新)提供框架,实现以高阶能力培养高阶能力,促进杜威社会政治理想中民主与教育的根本关联。
在10月11日下午的第七组,与会者着眼于探讨通识与学科教学,华东师大基教所所长助理、教育学系副主任程亮教授参与发言,华东师大比较所陈红燕副教授和莱布尼茨科学与数学教育研究所Olaf Köller教授担任小组主持人。
华东师大基教所所长助理、教育学系副主任程亮教授作了“Revisiting Jiàoxué(教学) as a Chinese Pedagogical Concept”(重思教学作为中国教育学概念)报告。该报告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汉语中的“教学”概念进行了分析:首先回顾了从古代的“教”“学”分用到近代“教授”概念的出现,再到陶行知发明“教学”概念的历程;其次梳理了陶行知以来“教学”概念从“合一”论到“共同活动”论,再到“非对称关系”论的意义流转;最后在前述基础上,说明汉语的“教学”概念与英文的Teaching或Instruction等概念的差异性,并从“制度性”“互惠性”“教育性”三个维度对“教学”概念的中国意味进行了概括。
会议闭幕
在会议闭幕环节,中德双方代表分别发表感言。华东师大基教所副所长卜玉华教授代表基教所发言,她表示对此次会议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同时也提议明年华东师大将和合肥大学联合举办第七届中德教学法对话研讨会,将聚焦于数字时代的中德教学法的重要议题,欢迎各国学者作客华东师大共同研讨对话。
在第六届中德教学法对话研讨会这一学术平台上,华东师大基教所携手华东师大比较所及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等众多单位,向德国以及世界教育学界精彩地讲述了基础教育研究领域的“中国故事”,特别是中国基础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最新进展与前沿动态,成功吸引了德国及国际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此过程中,基教所研究团队不仅拓宽了国际视野,结识了众多“新朋友”,更是加深了与既有伙伴的“友谊”,达成了多项共识,为未来基教所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