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2日,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基教所”)、华东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以下简称“比较所”)研究团队,携手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等单位代表赴柏林自由大学,与该校教育与心理学院的师生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学术交流活动。所长李政涛教授、副所长黄书光教授、副所长兼教育学系主任黄忠敬教授、副所长卜玉华教授、基教所所长助理兼教育学系副主任程亮教授、基教所办公室主任徐继节老师,基教所兼职研究员、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孙元涛教授以及兄弟系所华东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以下简称“比较所”)所长彭正梅教授和陈红燕副教授以及华东师大教育学部国际学术周项目的9
硕博士研究生共同参与了此次工作坊。此次访问旨在加强中德两国在教育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教育研究发展的新趋势。
在正式活动之前,柏林自由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的Christoph Wulf教授带着研究团队成员参观了校园,并简要介绍了柏林自由大学的历史沿革和学术成就,特别是在两德时期,该校作为西德学术重镇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活动伊始,柏林自由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副院长Inka Bormann教授对华东师大基教所、比较所等研究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华东师大基教所所长李政涛教授、比较所所长彭正梅教授分别进行了回应。随后,华东师大比较所陈红燕副教授介绍了华东师大教育学部的学科布局、研究成果以及国际交流情况,并期待与柏林自由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在更多领域开展实质性的合作。
尔后,进入工作坊环节,双方围绕“国际视野下教育科学的未来”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中德双方各派出四名代表进行主题分享。
柏林自由大学Christoph Wulf教授以“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or Education)为题进行了口头汇报,向听众介绍了自己的两个研究项目。其中一个是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实践,旨在探索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另一个则是基于已经出版的人类世手册,从行星视角出发探讨教育未来的可能性,并邀请在座研究者共同参与到这个学术探究中,共同为构建可持续的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德国天主教社会学应用技术大学的Serafina Morrin教授以“从行星视角探究儿童教育和可持续性问题”(Planetary Perspectives on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Sustainability)为题,以森林教育为例揭示了可持续性发展教育的前提假设。她指出,可持续性发展教育需要有理性的人的参与,而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助力人类世社会向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成功转变。
柏林自由大学普通教育学系Inka Bormann教授的讲座题目为“教育与教育之外的信任与控制”(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tentialitie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她首先梳理了信任作为一个人类学概念所具有的定义和内涵,区分了人际信任与机构信任、普遍信任与特殊信任、前提性信任和功能性信任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随后,她对比了不同国家对于教育系统的信任度,并指出信任在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孤独和认知怠惰等。
柏林自由大学数学教育与社会学系Ingrid Kellermann博士带来了“数学教育中对于潜能的社会建构”(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tentialitie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主题报告。她介绍了一项与同事联合开展的研究项目,其聚焦学校与教师如何进行课程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利用其自主空间这一问题。通过对两个德国课堂的民族志分析,对比了STEM班级与语言班级教师在数学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与实践。
华东师大基教所副所长、教育学系主任黄忠敬教授作了“情感转向:中国教育新趋势”(Affective Turn:New Trend in China Education)的主题分享。他指出,中国教育正在经历情感的转向,具体体现在从认知到情感、从心理到教育以及从评估到培养的发展,社会情感学习已经成为全球教育政策的优先发展事项。他领衔的团队从2018年以来参与了两轮OECD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全球大规模测评,并向全球发布了测评报告结果,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与情感能力创新团队于2023年从测评走向培养,从研究走向实践,在全国成立了社会与情感能力千校联盟,通过U-G-N-S合作的方式,开展学校层面的变革实践,探索实践干预的措施,建立了在线评估的平台,产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他希望未来有机会与柏林自由大学合作,开展跨国性的比较研究。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同行对黄教授的报告高度赞同,并就情绪调节中的认知与非认知关系以及工具测评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华东师大比较所所长彭正梅教授,在其“尼采、庄子和教育学”(Nietzsche, Zhuangzi and Pedagogy)的主题分享中,深入探讨了两位哲学家的思想精髓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他指出,德国哲学家尼采通过“成为你自己”的呼吁,勇敢地挑战了既有的美学传统;而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则追求自然之道,其哲学理念与当前全球面临的生态危机产生了深刻的共鸣。他强调,面对这样的思想交汇,我们需要以批判教育学的视角,融合教育科学的严谨性和解释学的深刻洞察,共同探索一条通向个体解放与心灵自由的教育新路径。
华东师大基教所副所长卜玉华教授带来了“中国未来学校组织形态与制度重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Research o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construction of 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Systems of Future Schools in China)报告。她分享了由其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该项目旨在探索并解答以下核心问题:2035年及以后,中国学校的愿景将如何描绘?其组织与制度将承担怎样的发展任务?以及,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应探索哪些潜在的路径和基本策略?她指出,研究团队主要形成了六大研究成果:一是提出了预测型、计划/准备型、场景型、愿景型、批判型和预期型六种未来教育理念类型;二是构建了未来学校发展指标理论框架;三是建立了中国高质量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与数字分析系统;四是使用了跨学科方法完成对中国未来学校建设基本情况调研;五是研发了一份关于中国2050未来学校四种场景的报告;六是编著了一套中国未来学校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前沿丛书”。
华东师大比较所陈红燕副教授介绍了华东师大教育学部在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新培养教育学青年学者的相关举措,并就佛年教育学创新人才培育计划的“国际教育与全球治理”项目从背景、项目内容与构建、和国际合作的探索与可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说明。作为“国际教育与全球治理”项目的重要成员,她指出无论是教育政策还是教育实践,无论是中国本土还是全球范围,教育的生态图景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多主体的影响,这包括国际多边组织,社会公益机构,以及一些权威的跨国公司的形塑。在二十一世纪,要更多地开展教育研究,就需要对这些教育网络有更为细致的研究,因此需要在研究人员的组成、课程的构建以及学生的培养上提升其全球治理的教育视野。她以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目前开展的IB教育研究与国际教师培育项目与实践为列,进行了更细节的探讨。
最后,在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对话环节。华东师大基教所所长李政涛教授和柏林自由大学Eva Jablonka教授分别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柏林自由大学Eva Jablonka教授认为,AI并不值得人们信任,它是以客户营销的方式运营。虽然它作为一种工具,可以增强学习体验,但必须关注其对学生自主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影响。未来教育应结合AI技术,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保持人文关怀,以确保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全面素质的提升。
华东师大基教所所长李政涛教授认为,中国AI研究应聚焦于三个核心层面。首先,AI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已经成为研究的前提。我们需要探究“AI来了,人怎么办,人是谁”的根本问题,如何在AI时代重新定义人。其次,需直面AI与教育的基础命题,即学校如何在AI时代定位自身,教育又将迎来何种深刻变革。最后,涉及操作层面,课程与教学应如何革新,诸如AI相关能力,如何使用AI,以及与人直接相关的能力,如人的认知、情感和审美能力如何培养,以及教学方式与评价标准的重塑,还有评价的改革,诸如“什么是好教师”的新解。这些研究不仅立足当下现实,更需放眼未来,正如中德间交流所强化的互信,共同迈向我们期待的未来学校。
此次交流活动不仅加深了华东师大基教所与柏林自由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在教育科学领域的相互了解,更为双方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基教所代表团深感此次访问的收获颇丰,不仅了解了柏林自由大学在教育科学领域的思想理念和研究方法,还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学者和研究伙伴。
此外,基教所研究团队还参访了历史悠久的洪堡大学,亲身感受了其深厚的学术底蕴与自由探索的精神氛围,并合影留念。
至此,华东师大基教所完成了此次德国学术交流考察之旅。这次学术考察成果丰硕、意义深远,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德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还对接了德国教育研究的前沿进展,也成功地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最新成果推向了国际舞台,讲好了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中国故事”。同时,我们也与德国教育界的同仁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未来的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我们期待能够继续深化与德国及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