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魁教授主编“教师教育哲学译丛”(7本)出齐

作者:发布时间:2025-08-26

“教师教育哲学译丛”包括以下7本著作:

第一本是英国教育哲学学会的创立者及首任主席、伦敦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和教育哲学教授理查德•彼得斯(Richard Stanley Peters)的《教育与教师教育》。该书从“教育的正当性”、“教育与有教养的人的关系”、“教育质量的含义”、“自由教育的歧义与困境”、“柏拉图的教育观”、“哲学在教师训练中地位”、“教育(学科)作为教学的具体准备”、“教育作为一门学术性学科”、“大学在教师教育中的职责”九个方面,充分展现了一位分析教育哲学家对“教育”与“教师教育”问题的系统思考

第二本是前美国教育史学会主席、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兼历史系教授戴维•拉巴里(David F. Labaree)的《教育学院的困惑》,这本书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美国教育学院的地位问题,系统分析了教育学院在师资培养、教育研究人员训练、教育知识生产等方面所面临的特殊困难。

接下来的四本书,皆出自前美国教育哲学学会约翰·杜威学会“双料主席”、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教育史与教育哲学专业的大卫•汉森(David T. Hansen教授。其一,《教学召唤》通过对不同类型学校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深描”,探讨教师应当如何对待学生、如何管理课堂、如何参与学校及社会公共事务等议题,深入挖掘“教师”的职业身份意义与专业精神内核,并就教师如何兼顾“实现自我”与“公共服务”提供了独到见解。其二,作为《教学召唤》的姊妹篇,《重思教学召唤》借助生动案例,以审美、伦理和反思的方式呈现了敬业教师的存在状态,进而对教师为召唤而教的理论主张做出了全新描述,并明确将教学界定为一种伦理实践”,指出教学作为一种了解人性、改变学生心灵状况的使命召唤,远比工作、职业、工种、专业要深刻。其三,《探究教学的道德之心:迈向教师的信条》,从“作为个人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问题入手,系统研究了教学中成长的个体教师形象以及塑造这种教师的环境,进而对教学和传统的关系理想在教学中的地位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其四,面对世界的日益多元化、学校的日趋多样化、学生教育需求与学习能力差异的加剧等诸多现实挑战,《教师与世界:世界主义教育研究》一书引导教师如何在忠诚本土价值观、利益和承诺的同时,建立对新人、新事物和新思想的理开放态度鼓励他们通过不断反思实现二间的平衡

最后,作为“尾声”压轴出场的是前国际知名刊物《戏剧教育研究》的联合主编、英国华威大学戏剧与艺术教育学专业乔•温斯顿(Joe Winston)教授的代表作《教育与美》。这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美学力作,致力于唤醒教育中的美。不仅对美的思想史进行了精要的纵向梳理,对美与教育关系进行深入的横向分析,进而提出了“美即教育经验”重要命题;不仅对教育与美进行深刻的理论阐释,而且深入到具体学科教学上做了详细的案例研究,对各科教师审美素养的培育都极具实践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