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晚上19:00,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校庆系列报告之“Facing the Anthropocene:The Role of Education”在文科大楼1113室顺利举办。报告由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Mary Lou Fulton教育学院副院长、全球教育高级研究中心主任、Julie Ann Wrigley全球未来实验室高级研究员、CIES前任主席Iveta Silova 教授担任主讲人,教育学系博士研究生Khaidarova Leisan担任主持人,教育学系游韵副教授担任与谈人。报告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三十余位师生参与了本次报告。
Khaidarova Leisan博士研究生主持报告
Iveta Silova 教授作报告
报告现场
会议开始,Iveta Silova 教授通过阐述各类自然环境危机,如世界水资源危机、干旱、高温、海平面上升等问题,提出当前气候变化给人类发展造成的挑战。对此,街头抗议、动员反击等社会现象预示着人们必须采取行动,从而维护生态正义。期间,教授通过其学生一部十分艺术的短片,将各种不同形式的不公正和压迫和气候影响相联系,表达出对自然生态正义以及人道主义的捍卫。
接着,Iveta Silova 教授指出,文化和教育可能是扭转这种局面的关键要素,当下我们作为教育者,应当思考如何回应种族主义、性别歧视、社会经济不公正、环境破坏和其他的压迫问题,这些问题与教育有着深刻的关联。
对此,Iveta Silova 教授提出了三个值得讨论和思考的论点。第一,人类世的危机是文化危机。当前自然界的死亡正加速人类在进步名义下对自然资源的统治和开发。其中,文化不仅和人们对环境的态度密切相关,而且与环境所带来的实际影响有关。第二,教育在这场文化危机中与其存在密切联系。Iveta Silova 教授通过列举教育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等,指出教育水平更高的国家往往容易对气候变化产生不利的影响。这引发人们重新思考我们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教育,以及为何我们处在受教育最好的时代,但却离环境奔溃最近,随着人们科学素养越高,就越容易丧失基本的地球生态素养。第三,我们的生存取决于我们能否想象出与他人、与地球相处的新方式。Iveta Silova 教授提出,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开启新的想象力,去想象我们未来前进的道路,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以关怀和同情、以希望和勇气创造未来。对此,我们可以从多元的认识框架出发,采用后社会主义、非殖民化、非西方的思想体系等。
最后,Iveta Silova教授提出对关系本体论的再思考,认为其应当引导事物走向平等,人类应作为地球上众多独立生命之一。Iveta Silova 教授不主张追求普遍性,也不提供未来的最终蓝图,而旨在追求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知识结构、内容和生产方式。Iveta Silova 教授引用全球未来事务副教务长的话,再次倡议:我们不能在学术界的边缘修修补补,我们必须做出重大改变。
Iveta Silova教授的报告结束,游韵副教授对其进行回应。游老师首先表达了Iveta Silova教授对自身学术学习、工作等多方面产生的深刻积极影响。其次,游老师认为Iveta Silova教授的讲座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关联,并从中国“人定胜天”、“回归自然”的角度反思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分离现象,对根植于西方现代性不同类型的压迫产生了批判性思考。同时,游老师从生态视角在课程框架中的重要性,提出自己对万物一体,重视和周围一切建立和谐联系的思考。最后,游老师向Iveta Silova教授提出疑问,即我们是否应该对关系本体论采取新的方法和框架以及如何去看待西方的理论体系。对此,Iveta Silova教授认为有很多方法和世界观去认识世界,多重世界观可以并存的,而西方的理论体系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应当保持开放交流的态度。
随后,现场学生对Iveta Silova教授展开互动,分别对地球生态素养、读写能力、计算能力三者之间的关联、如何与破坏生态环境的文化共存、如何辨别出主导的文化进行提问。Iveta Silova教授对此一一进行回应,首先,她提出传统意义上的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虽具有重要性但不足以支撑可持续生存;其次,集体知识分享对创造更多新的发现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通过对话构建新的框架,而这些框架并不能基于等级和统治,从而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最后,她提出了对基本假设进行反思的重要性。讲座在Iveta Silova教授与在场老师和学生热烈的讨论中愉快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