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3日-26日,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基教所”)所长李政涛教授一行,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教育学)“未来学校组织形态与制度重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团队应邀赴法国巴黎参加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World Futures Studies Federation,WFSF)第25届世界大会暨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进行学术交流。基教所副所长、课题组负责人卜玉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研究员、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和课题组成员孙元涛教授,基教所所长助理、教育学系副系主任、课题组成员李林副教授,课题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陈红燕副教授,课题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基教所)与法国巴黎高科路桥学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于金申一同参与。在此次学术交流期间,基教所未来学校研究团队参加了一场未来研究研讨会,先后呈现了四个专题报告,并与多个国际研究团队及研究人员深入研讨,为未来合作与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次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世界大会的会议主题是“探索阈限:为无限未来创造空间”(Exploring Liminalities:Creating Space for Unlimited Futures)。这一主题旨在深刻反思当前人类社会及教育中的各种阈限,探讨这些阈限对个体经验、身份以及文化认知的影响。本次大会由法国巴黎高科路桥学校商学院(École des Ponts Business School,EPBS)承办,该学院隶属于巴黎高科路桥学校(École des Ponts ParisTech,ENPC)。巴黎高科路桥学校建校于1747年,是法国第一所综合性公立工程师学校,被喻为法国社会高级决策者和高级工程师的摇篮。巴黎高科路桥学校商学院成立于1987年,专注于融合工业领域的深度和商业管理的广度。从成立以来,巴黎高科路桥学校商学院一直致力于促进全球互联互通,缩小彼此差距,倡导协同合作,激发个人潜力以解决问题,从而创造出美好的商业愿景。
图2 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第25届世界大会开幕式现场
图3 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第25届世界大会开幕式现场
图4 基教所未来学校研究团队在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第25届世界大会会场合影
图5 基教所未来学校研究团队与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会长Erik Øverland先生合影
10月24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未来学校研究团队全体成员参与了“未来主义学术研讨会”。该研讨会是一个跨学科平台,聚集了来自前瞻领域的学者、管理者和实践者,共同探讨未来研究的概念框架、课程设计以及学习活动等重要议题。在研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未来学校研究团队成员积极参与讨论与互动,分享了我们在未来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洞见。这次交流让团队成员有机会深入探讨未来研究的前沿话题,与国际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共同交流思想,汲取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图6 未来主义学术研讨会现场
图7 基教所未来学校研究团队负责人卜玉华教授参与研讨
10月25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兼职研究员、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和课题组成员孙元涛教授作了题为“‘未来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审议”(The Future Education Study in China:A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的报告。他系统梳理了自1980年我国首篇关于“未来教育”研究的论文发表迄今长达40多年的“未来教育”研究,认为已有的研究在方法论上存在着技术决定论、个人主义和社会功能主义的迷思。超越技术决定论,需要改变以已知技术去“设计”或革新教育的倾向,呼吁一种基于教育需求、尤其是基于全面发展的人的成长需求的技术革新。超越个人主义,需要推动学生打开心灵,在与世界相遇、与他者共存的背景下理解多元性、独特性与差异性,从而建构共同体意识。超越社会功能主义,要求克服把人设想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某种角色和功能的误区,更多聚焦人性的保护、潜能的开发和美德的培育。
图8 课题组成员孙元涛教授作专题学术报告
图9 小组学术交流现场
10月25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基教所所长李政涛教授与课题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基教所)与法国巴黎高科路桥学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于金申作了题为“中国教师未来教育观及其审思:基于‘未来素养实验室’的分析”(The Future Educational Perspectives of Chinese Teachers and Their Reflections: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Futures Literacy Laboratories”)报告。李政涛教授强调“未来”具有责任、可能性、想象力、视角、实践、跨界和转化等多重含义。他指出,基教所卜玉华教授领衔的未来学校研究团队正是在此基础之上在中国12个城市展开了未来学校研究,并邀请UNESCO未来素养研究中心前主任、巴黎高科路桥学校商学院瑞尔·米勒研究员来中国上海和成都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未来素养实验室。接着,于金申博士对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汇报。他指出未来观念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及当下技术主义对中国教师未来教育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当前中国教师面临想象力不足的显示问题,未来素养实验室恰恰是开展未来教育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基于此,华东师范大学未来学校研究团队探究了中国教师对2050年学习未来的看法、影响教师未来教育观的因素以及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想象力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中国教师对未来教育持有积极但难以改变的观点,政府政策、专家意见和科幻电影主导了中国教师的未来教育观。同时,上海教师更侧重技术和政策,成都教师则更具有开放性与创新性。最后,他提出了几点反思:经济水平并不决定教师的想象力,未来素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培训需要摆脱传统模式,引进未来素养实验室等新的培训方式,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及教师需要拥有未来素养,并将其融入日常教育和教学中。与会者就未来素养实验室作为教师培训是否会增加教师负担等问题与李政涛教授、于金申博士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图10 课题组成员李政涛教授和于金申博士作专题学术报告
10月25日下午,课题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陈红燕副教授以“构建偏好性的未来学校:教育作为提升城市幸福生活的孵化器,理论,方法与实践”(Preferred Future School: Incubating Enhanced Urban Well-Being - Theory, Method, and Practice)为题,探讨了未来学校作为一个开放性空间的边界与张力。她指出,当前无论是诸如UNESCO和 OECD的国际组织,还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未来教育的美好想象,尽管这些想象在“未来学校的景象(scenarios)”没有达成一致的理解,但有一条不可质疑的准则是:未来的学校必定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而这种开放性恰恰构成了当下学校组织形态和制度设置最为巨大的挑战。中国有关学校的隐喻明显区别于西方学校,其在形态上具有强大的自治性和封闭性,因此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开放系统,必须以理解学校和城市各自的边界为基础。据此,她以一项实在的“开放性”实验为主,以“学校和社区主体双方的互动界线”为对象,以仪式理论为框架,解释了当下我国城市学校与城市社区之间的合作与张力,及其中存在的可能性空间与临界点(liminality)。与会者也围绕着界线的空间实践,界线的表演性与陈红燕副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图11 课题组成员陈红燕副教授作专题学术报告
图12 学术报告小组成员合照
10月26日上午,基教所副所长、课题组负责人卜玉华教授和基教所所长助理、教育学系副系主任、课题组成员李林副教授作了“教育的未来:从愿景到具象——中国学校未来前瞻指标框架的本体、方法与应用”(Education Futures from Vision to Embodiment:Ontology,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Foresight Indicators Framework for the Futures of Chinese Schools)报告。他们指出,从本体层面来看,以往的未来学校研究存在诸多问题,如忽视儿童发展规律对未来教育的内在规定性,抽象笼统地理解学校,忽视学校的阶段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缺乏系统思维方式,只是在要素理解学校教育等,因此,研究以“生命·实践”以及历史视角等前提性认识为基础。其次,从价值层面来看,未来学校需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多层面清晰其价值取向,如宏观层面应以优质、公平、开放、包容、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等现代教育价值为取向,在中观层面,要从数字化、社会与教育相互影响的角度理解人的生存状态和未来学校发展的复杂生境,在微观层面,中国学校是具有系统性、文化性和时空性,这需要基于这些属性分析其价值取向。最后,他们简要阐述了中国未来学校研究前瞻性指标的愿景与目标、研究过程与方法、内容框架以及有待于清晰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他们的报告引起了与会议人员的兴趣和积极讨论。
图13 课题组负责人卜玉华教授和课题组成员李林副教授作专题学术报告
图14 学术报告小组成员合照
基教所未来学校研究团队借助未来研究顶级学术平台,向国际学术界讲好自己的故事,让与会国际学者了解中国未来教育的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研究团成员在交流分享中也结识了前沿学者,达成若干共识,为今后深化国际交流奠定了基础。
人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