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考察OECD,把握国际教育创新研究领域最前沿 ——华东师大基教所未来学校研究团队赴法国访问纪要之一

作者:发布时间:2023-11-06


为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拓展并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舞台展现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成果,2023年10月23日,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基教所”)所长李政涛教授一行,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教育学)“未来学校组织形态与制度重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团队考察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巴黎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未来素养研究中心前主任、法国巴黎高科路桥学校商学院(École des Ponts Business School,EPBS)瑞尔·米勒(Riel Miller)研究员一同参与此次考察交流。基教所副所长、课题组负责人卜玉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研究员、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和课题组成员孙元涛教授,基教所所长助理、教育学系副系主任、课题组成员李林副教授,课题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陈红燕副教授,课题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基教所)与法国巴黎高科路桥学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于金申一同访问。



图片

图1  基教所未来学校研究团队与OECD代表合影


10月23日下午,代表团一行到访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Centr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该中心是OECD的核心机构之一,致力于推动国际比较研究和创新,研发测评指标,探索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前瞻性创新方法,以此促进教育研究、创新及政策制定之间的关联互通。中心代表马克·福斯特(Marc Fuster)先生及山姆·米歇尔(Sam Mitchell)先生热忱接待了访问团一行。


图片

图2  瑞尔·米勒研究员与马克·福斯特先生向基教所未来学校研究团队介绍OECD概况


交流伊始,双方团队成员分别介绍各自的学术背景及研究、实践领域,马克·福斯特先生对基教所团队到访表示热忱欢迎。李政涛教授代表基教所研究团队,对OECD和瑞尔·米勒研究员的悉心安排与接待表示诚挚感谢。随后向OECD团队简要介绍了基教所的创所宗旨、发展历程、研究重心及实践特色,尤其强调了基教所作为中国基础教育研究领域的“国家队”地位,以及“新基础教育”研究团队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的学校整体变革研究及其成果。

随后双方正式开始专业报告和交流研讨,主要包括四个环节。

首先,马克·福斯特先生就“时势塑造教育”项目进行了专题报告。福斯特先生指出,该项目报告自2008年发行初版,至今已有六版系列成果,以期为教育领域的长期战略思考提供支撑,因此注重勾勒经济、社会、人口及技术方面的关键趋势,及其引发的教育领域的关键问题与主要冲击。在具体内容上,重点凸显增长、生活与工作、知识与权力、身份与归宿)以及变动不居的自然世界等核心命题。在相应的思考和行动方式上,强调头脑风暴、战略思维、未来思维,并反思未来的教育和教育的未来。福斯特先生的报告缜密而深邃,既有本体关怀,也有实操指引,引发与会学者的思考和讨论。

其次,CERI研究人员山姆·米歇尔先生就“人工智能与技能的未来”这一主题,进行专题报告。他指出,“人工智能与技能的未来”项目主要是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生成人工智能能力评估方案,并聚焦于其对教育、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启示。该项目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于“人工智能如何改变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建基于此,项目主要形成了人工智能能力测试量表、人类与人工智能合作的任务描述等阶段成果。在这方面,人工智能主要测试四个方面的广泛能力:语言能力、运动感知、推理能力及社会能力。随后,报告聚焦于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探讨其对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的可能影响,并以具体数据和例证,分析其功效和限度。


图片

图3  马克·福斯特先生与山姆·米歇尔先生分享项目


随后,华东师大基教所团队卜玉华教授围绕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未来学校组织形态与制度重构的理论与实践”,详细介绍项目背景、研究团队、研究框架及阶段成果。在项目基本架构方面,未来学校项目主要着力于解答:到2035年或再往后的更长时段内,中国学校未来的愿景、组织与制度建设的任务、可能路径与基本策略究竟是什么?在团队构成方面,未来学校项目形成了由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等一流高校组成的跨学科研究团队,还得到了来自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中国香港地区等知名学者团队的参与和支持,共同致力于解决未来学校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研究进展方面,该项目目前已有四大预期成果:(1)一套未来学校发展指标框架;(2) 中国高质量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与数字化分析系统;(3)两轮中国未来学校基线调研报告;(4)一套《前瞻:面向未来的中国学校新样态研究》系列丛书。OECD研究团队表示,对于基教所团队在中国开展的未来学校前瞻性研究成果充满期待。


图片

图4  课题负责人卜玉华教授分享未来学校项目


最后,在自由交流环节,双方团队就人工智能背景下有关“人”的本质与假设、人类与机器的互动、教育领域的变化趋势及其意涵、如何在ChatGPT的背景下重新思考及设计教育,以及新的测评方式、测评指标等问题,展开深入的对话和交流。双方在研究人员互动往来、项目合作等方面交换意见,并达成初步共识。李政涛教授、卜玉华教授代表华东师大基教所团队,向OECD团队赠送中国“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创始人叶澜先生的英文版代表著作Life-Practice Educology: A Contemporary Chinese Theory of Education。与会双方在友好洽谈中结束此次交流,并且共同展望未来的交流与合作。


图片

图5  李政涛教授向OECD团队赠送叶澜先生英文代表作


图片图6  李政涛教授、卜玉华教授向瑞尔·米勒研究员赠送叶澜先生英文代表作



人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