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 顺利举行

作者:发布时间:2022-12-20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提出了新时代新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也对新时代少年儿童事业提出了新任务 和新要求,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学科建设切实提升少先队工作质量,在理论和学科建设上对少年儿童的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这一时代命题深化理解,促进全国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的学术交流,2022年12月13日至12月17日,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分三个阶段性议题在线举行。

本次学会会议由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上海市少先队工作学会、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研究中心协办。本次会议主题是 “新时代少年儿童政治启蒙和价值观教育”。近500名人员参与了会议。


第一阶段议程:学科理事会会议


12月13日晚19时,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召开少先队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会议,理事会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和37位学会委员在线出席会议,会议由学会秘书长、首都师大张志坤副教授主持。

会议包括三项议题。首先是第二届学术年会的筹备情况。该议题由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卜玉华教授向专委会作了简要介绍。其次是讨论和决议第三届学术年会承办单位问题。会议通过了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下届学术年会。最后,檀传宝主任和学科建设委员会讨论了少先队学科建设的定位、未来方向以及学科建设的支持条件等问题。最后,檀教授希望委员们认真思考学科建设委员会组织的属性,厘清工作重心,和学会理事成员的职责等问题。

此外,与会的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还进行了深入研讨,充分肯定了学科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围绕如何突破学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如学生培养、论文发表、课题申报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与会的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成员热烈讨论议题


第二阶段议程:首届研究生论坛



12月16日晚19时,专业委员会举办了首届研究生论坛。论坛共分为三个主题板块,每一板块由五研究生进行汇报并接受专家点评。本次论坛约200人在线聆听,持续近4个小时。

第一板块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卜玉华教授担任主持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许瑞芳教授担任点评人,该板块汇报主题为少年儿童政治启蒙与价值观教育的时代特征与理论内涵,五位硕士研究生分别从自我决定理论视阈、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价值解读与时代特征、自组织视角、现状调查分析对该主题分别作汇报,并提出自己研究时的困惑。许瑞芳教授认为五位同学的汇报紧扣大会主题,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完整的论证逻辑,并从研究问题的合理性、建立聚焦的研究角度、研究涉及概念的区分、设定研究假设的意识等方面对五位同学的汇报进行了详尽的点评。

第二板块由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园园博士后担任主持人,河北大学薛国凤教授担任点评人,该板块的汇报主题为新时代少年儿童政治启蒙与价值观教育的体系构建与实践。五位硕士研究生分别从CIPP模式、少先队员政治能力、少先队员成长评价体系、新媒体促进少先队员政治启蒙、“一做”的角度对主题进行汇报。薛国凤教授认为五位同学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该板块主题做了很好的阐释,从理论视角到质性评价、路径,构成了非常完整的板块体系,同时也对五位同学提出的困惑进行了回应,从指标构建的儿童性、共情能力的培养、研究要素的理论依据、评价的核心指向、新媒体对儿童的意义、构建对儿童可理解的表达对五位同学的困惑做了一一的回应。


  第三板块由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刘民教研员担任主持人,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教研员、上海市少先队工作学会鲁旻副秘书长担任点评人,该板块的主题为少年儿童政治启蒙与价值观教育的中国经验与国际比较。五位研究生分别从儿童参与活动场与发声体系的构建、儿童劳动价值观教育、中国共产党保护西藏少数民族儿童权利历史、少数民族地区少年儿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少先队辅导员角色定位五个角度进行汇报。鲁旻教研员、副秘书长认为五位同学提出了很多急需破解的问题,并对通过国际比较对中国实际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涉及的上位理论、研究角度的扩展、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实践层面和政策层面的配合性、从历史及政策角度寻找概念内涵等方面对五位同学的汇报进行了点评。

  最后,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檀传宝教授对本次论坛作总结。首先,他对年会承办方的组织安排、参与主持和点评的各专家表达衷心感谢;其次,他对本专业开启新的交流模式表达祝贺,并肯定了发言同学持有的问题分析意识;最后,他对15位硕士研究生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研究问题要具体,二是要夯实理论,三是规范研究方法,会议在檀教授的总结和合影留念中圆满结束。


第三阶段议程:专业委员会主题大会


12月17日,专业委员会在线举行了主题大会,大会共分五个议题。近300人在线参会。

(一)开幕式

12月17日上午8:30,会议顺利开幕,本次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正桥党委书记主持,赵书记对参会的各位专家领导和同学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本次学术活动的举办背景、筹备历程、主要议程以及与会领导和嘉宾。

随后,共青团中央少年部夏新颜副部长、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顾红亮副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房建军党委书记、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副会长、少先队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分别对本次会议进行致辞。夏新颜副部长针对本次会议主题,提出应重点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新时代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规律与特点、少年儿童的成长个性、少先队学科建设基础与方法论这四个方面。顾红亮副校长从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哲学、法学、党史党建学科简要为大家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在少年儿童相关研究领域所做的工作。房建军党委书记提出将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梳理百年来我国少年儿童教育工作的经验成果、保持开放的学科态度这三个方面深化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的建设工作。檀传宝教授肯定了这次年会举办的重要性以及全国少先队学科建设的发展成就,并对未来的学科建设表达期待:一是要深入推进少儿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的基础研究;二是要依托本学科培养专业人才。


  接着,顾红亮副校长发布了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最新成果,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年度报告》,这是全国性第一本思政课研究年度发展报告。


(二)理论研讨

会议上半场第一阶段的理论研讨环节由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易连云教授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余玉花教授首先作报告,发言主题为《少年儿童的政治启蒙与公民教育》,其对政治启蒙的核心概念,并对少年儿童政治启蒙路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随后,上海市少工委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赵国强老师以《推进少先队社会化》主题,从集各方之力、举多方之志、创上海之新三个维度作汇报。接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卜玉华教授以《中国式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内涵与特征》为主题作报告,阐述了少先队组织教育的教育内涵、中国式内涵以及实践特质等问题。此后,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班建武教授以《在劳动教育中培养新时代少年儿童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主题,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出发阐述了当今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需要关注的几个重要议题。最后,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孙彩平教授以《新时代儿童精神成长的风险问题》为主题作报告,她结合团队的实证调查研究,主要介绍了调查设计情况和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的整体状况。


      第二阶段由《思想政治课研究》主编、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曹景文教授主持。


      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李姗泽教授报告的主题是《少年儿童政治启蒙与价值观教育的年龄特征与时代特征》。她对该议题下涉及的核心概念、教育过程中的认知特点和情感特点进行阐述。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大学教育学院薛国凤教授的报告主题是《群体影响视阈下社会主义国家少年儿童组织教育共性特征与展望》,通过在国际视野下,对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少年儿童组织制度,探究世界少年儿童组织群共性和差异。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程红艳教授对《全员参与式班级民主管理:班级生活中的政治启蒙》作报告,她分享了班级民主管理与儿童政治启蒙之间的关系、当前班级民主管理存在误区及如何落实全员参与的班级民主管理等问题。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张凌洋教授的发言主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少先队组织建设发展的历史演进》,指出40余年来少先队组织建设与发展趋势、不同的侧重点和核心建设内容。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杨茂庆教授对《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的文化赋能与实践理路——基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背景》作报告,他对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的逻辑、家校社协同育人背景下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的文化赋能、具体的实践理路三个层面进行了分享。


(三)学术交流

会议下半场学术交流环节的第一阶段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庞庆举副教授主持。

      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司成勇教授就《重拾理想 少年儿童教育振兴的必由之路》为主题,从教育追求理想活动、现实教育理想的遮蔽、振兴重拾教育的理想作报告;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张志坤副教授作了《“仪式泛化”背景下仪式教育的繁荣与归向》的报告,对少先队仪式教育进行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究;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晓莉副教授就《少先队工作者精神特质研究——基于口述史方法》作报告,从口述史角度出发总结出辅导员的精神特质;江西省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南昌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杨广晖副教授就《少年儿童政治启蒙与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体系及有效路径探析》作报告,带领大家重新审视了政治启蒙和价值观的教育内涵。

      第二阶段由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王毅教授主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丛培影副教授报告的题目是《“红领巾奖章”对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的有效性研究——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他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未来更好开展红领巾奖章激励机制提出对策和建议;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朱园园博士后报告的主题是《少年儿童政治意识培养指标体系的建构》,向大会汇报了这一研究的构建指标的具体方法和思路;江西省省委党校的卢婉琪讲师报告的主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重要论述内涵与意义》,她从多个逻辑层面对相关论述内涵进行具体阐释;河南省少先队工作学会少先队组织专业委员会石会宾主任就《新时代加强少先队社团工作的实践探索》作了报告,分享了新时代少先队社团的责任担当、家校沟通、思政渠道、评价等内容。

      会议第三阶段由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闫立超副教授主持。

      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陆非文副主任就《少先队活动课的学研、教研和科研》主题,结合上海市少先队工作实际经验作了报告;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中心刘颖副主任就《新时代少年儿童政治启蒙与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体系、有效路径及机制》主题,以开展小肩甲志愿服务活动的启示为切入点作了报告;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少工委张绍兰副主任就《中小学落实每周一课时少先队活动课的要求、存在问题及策略》主题,以一名一线少先队工作者的视角作了报告;深圳市光明区马田小学党委书记蔡晓珊校长就《少先队工作对儿童政治启蒙育人价值的开发与实践——以马田小学少先队工作实践为例》为主题,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经验作报告。

(四)优秀论文颁奖

本次会议收到近百篇论文,专业委员会经过认真严谨的评选,选出了15篇研究生优秀论文,10篇一线实践工作者优秀论文。学会秘书长张志坤副教授对本次大会的征文情况做介绍,并宣读研究生组和教师组优秀获奖论文。


(五)总结及大会闭幕

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郑航教授进行总结。郑教授指出,本次会议特点是:学会成员聚焦少先队政治启蒙与价值观教育的理论问题和其应用原理进行了深度探讨,研究方法运用广泛,涉及理论研究、经验研究、量化研究、口述史研究等,探讨了少儿政治启蒙与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涵、学科建设、劳动教育、仪式教育、少先队活动课、辅导员队伍建设、少先队员思想意识发展指标等重要议题,彰显了本新型学科非常强大的力量,体现了少先队学科本身的特征、多学科多视角、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等特点。

最后,王晓莉副教授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向各位专委会领导老师发出正式的邀请,并表达再接再励做好接班的决心。卜玉华教授肯定了本次会议高质量的报告,并对在座的所有老师表达衷心感谢。

本届学术会议呈现出多个特点:议题多,持续时间长,由三个时段构成;参与度与关注率高,论文近百篇,参会人员近500人;跨学科、跨界对话,教育学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参与对话,理论界与实践者共参与。总之,本届学术会议虽以线上举办,无法面对面交流,但思想是有深度的,热情是饱满的,未来是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