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将踏上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我中心承担的华东师大共享交叉重大课题《现代化进程中的未来学校探究》,持续关注未来学习、未来学校、未来教育和未来教师等方面的研究新动态,为促进这一研究领域的对话与分享,2022年12月3日,以“未来学习与教师发展”为主题的在线论坛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广西基础教育研究院教育现代化研究所主办,采取线上会议的方式开展。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的部分领导和专家,来自《上海教育》的首席编辑和记者,以及来自教学一线的部分校长和教师在线参与了论坛活动。
一、论坛致辞
教育部社科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黄书光教授首先致辞。他指出,此次论坛主要基于杨小微教授主持的华东师范大学共享交叉重大项目现代化进程中的未来学校探究,力图就未来学校、未来学习、未来教师等研究成果等展开研讨与分享。本次论坛“未来学习与教师发展”中的“未来”二字,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高歌猛进的今天更彰显出无限发展的魅力和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这一关联中国未来教育形态的论坛主题,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变革”的前瞻性问题之一。论坛议题涵盖了未来学习与未来学校的制度形态,未来学习、未来课程与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未来教育场景中的师生关系建构、未来学习与未来教师的发展态势预测等研究领域,内容涉及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师生、学习、课程、素养、场景、角色、胜任力等重要知识元素,且不可避免的带有对未来教育和学校样态的种种大胆想像。最后他预祝本次圆桌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并期待通过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探索者的双向互动和深入探究,更好的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变革的高质量发展。
二、主旨报告
本环节由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冬青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小微教授以《学习领航者,为未来教师画像》为题作主旨报告。他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享。第一,教师的传统定位与未来形象描绘。以往对于教师的角色定位往往存在着“圣化”与“匠化”的两类偏颇和误区,我们应该回到真实的人的定位,回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质,从全人格的视野出发。未来的教师应当是介于未来学习的虚实之间的领航者。第二,未来的学习与未来教师的使命。未来学校以流动性为显著特征,是一个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城乡融合的生态文明社会、是信息科技支撑的智慧社会。未来学习则是“泛在的、无边界的”学习。在此背景下,未来教师要准确把握信息化教学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创设真实性情境和序列化任务,引导学生在探究、体验和实践中进行深层次的学习。第三,培育未来教师的路径与策略。他基于“AIQ”概念,介绍了“高人工智能商”教师培养路径。同时指出,传统及当下那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文化生成的路径与策略,在未来不仅不会消亡,还会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和发展。
接着,杭州师范大学原校长林正范教授以《中小学高素质教师和教育理论素养》为题作主旨报告。他指出,未来教育、未来学习,是需要教师引导的。教师引导未来教育、未来学习时的行为是否准确、是否自觉,很大程度上基于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高素质的教师”应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更多的理性思考,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的经验上。例如本次课程方案中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对“实践、经验、情境”的高度重视,只有中小学教师能够对皮亚杰、杜威等人的相关教育理论有较好的了解,才能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引导学生通过必要的实践和经验的体验去进行有效的、深度的学习。又如教师的综合学习问题也不是简单的“怎么做”的问题,还要理解为什么现在强调综合学习。中小学教师重视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素养,就能够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体现出更为自觉的教学变革行为。
三、观点碰撞
本环节由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凯旋教育集团理事长严国忠主持。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冬青带来题为《作为反思并超越现代性的未来性:基于未来学校建设的解构维度的思考》的报告。他从“解构”的维度出发,认为未来学校的未来就是“从有到无”。“无”意味着“无边界、无止境、无枷锁”。第一,“无边界”针对的是“有边界”。边界意味着界限、界限就意味着区分,有区分就意味着排斥和排除。在有边界的学习状态中,一切个人的知识、甚至个性化学习中涌现出的知识都被边缘化,并诞生了“差生、学困生”等概念。第二,“无止境”针对的是“有止境”。学有止尽的状态本质上是体制僵化的产物。资源不足和资源不合理分配造成的各类学习中心被重复建设,特别是学习资源中心的学校化,导致了学习资源的整体浪费和有限使用。因此我们要走向学无止尽的未来学习。第三,“无枷锁”针对的是“有枷锁”。“无边界”和“无止境”的学习要求,就是要打碎压在无数人身上的枷锁——包括学历、文凭、排行榜等。教育均衡公平的前提就是要打碎枷锁、砸碎锁链。最后,他化用马克思的话,“让一切戴着枷锁的学校,在未来学校面前发抖吧。学习者在未来学校的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鞠玉翠教授带来题为《从<上学歌>反思师生的生存状态》的报告。她对《上学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简短的一首儿歌却能带给我们许多感悟和反思。第一,“爱学习、爱劳动”让我们反思今天的孩子是否热爱学习以及我国劳动教育的实施问题。第二,儿歌旁边插图或许可以在孩子的作品中进行遴选,让孩子有更多的参与感。第三,儿歌的改编问题。她结合另一个版本的《上学歌》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改编版的儿歌细化了规则,强调孩子对自己学习身份的认同,同时也缩小了空间、缩短了时间。第四,针对两个版本的儿歌,她提炼出若干个美学问题,包括自然之美、人情之美、学科之美、沉思之美、实践之美、规则之美、成长之美、意义之美和贡献之美。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张屹教授带来题为《中小学AI课程教学创新与研究》的报告。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国内外AI课程调研报告。UNESCO调研报告显示,由政府层面认可开发AI课程的国家包括中国、奥地利等,准备开设的国家包括德国、沙特等,还有一些国际组织,美国IBM、英特尔公司等也开发了人工智能的课程。我国今年上半年刚刚发布的各个学科的课标中,也明确地将人工智能作为信息科技课程的六大学科概念之一。第二,中小学AI教学项目的实施目标。她介绍了自己的团队在中小学开展AI教学的情况,指出AI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高阶思维的核心素养。第三,她通过一段关于“未来学校”的视频短片分享了对未来教育的畅想。最后,她总结道,在指导老师开展教学设计时要注重“A、P、C”这三个要素的融合,即Assessment(评价)、pedagogy(教学方法),Content(教学内容)。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上海教育首席编辑、记者方兆玉博士带来题为《未来教师:教师如何转型为学习工程师》的报告。她指出,今天的教育要培养学生未来不确定的情境之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相较于学科中心、知识中心,整合性的素养更为重要。此外,数字技术已经深度嵌入生活,教育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趋向。从平台化应用向数字化改造的数字科技背景下的教育改革时代,学习者、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这三个要素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接着,她指出多巴胺在深度强化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学习工程的对策即制定科学的多巴胺分泌方案。最后,她描述了自己所期待的未来教育场景:学习者走向“数字孪生”的时代,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之下,能够更多的去进行高阶思维和高维度抽象能力的训练,通过人机共生成为多尺度复杂巨系统当中的探索者、行动者和创新者。
浙江师范大学高质量育人综合改进研究中心副主任费蔚带来题为《未来教育图景中教师角色隐喻的思考》的报告。她围绕“强调教师职能适应教育变化”的价值取向,结合教师隐喻进行了分享,并设想了未来图景中的三种教师隐喻。第一,学习活动的工程师。未来学习不再是孤立的、单维的活动,而将成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教师应当像工程师一样,具备从事这项工程的系统设计、操作、管理、评估能力,并使自己的工作与问题解决相关。第二,成长生涯的咨询师。在学生学习困顿、选择困难、内心困苦时,教师将成为耐心、可靠的倾听者和咨询者。第三,生命历程的引路人。在未来教育图景中,在知识的丛林里需要有这样一位引路人,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共同去探知未知,在共同探知的过程中彼此激活、唤醒,彼此帮助、支持,彼此分享、推动,彼此成就、成全。
杭州市澎博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项一喜带来题为《变革的力量:学校管理共同体实践的思考》的报告。她以澎博小学在结构变革、机制变革、文化变革等方面的探索为例,总结了学校变革的经验。第一,职能组织再造,有效中显流畅。用课程指导中心作为统筹学校教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部门,校级和中层集中一室办公、整体规划,推进教研组和年级组的建设。这形成了管理文化关照下的部门职能文化,形成了职能文化指引下的联动体系,形成了联动体系推动下的育人效能。第二,学术组织激活,规范中显专业。学校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建立了学术委员会的成员课堂开放机制,引导青年教师结成学习共同体,实现共同成长。第三,治理主体创生,共治中显智慧。学校进一步扩大家长、社会等治理主体对于学校的管理权与参与权。基于治理共同体的目标导向,抓住透明、参与、邀约这三个关键词进行了实践。
杭州采实教育集团澎致小学书记、校长徐越带来题为《基于未来场景的学习重构:社校融通模式下学后乐园实践活动探索》的报告。她主要介绍了澎致小学的未来学校实践探索。首先,未来学校倡导的未来学习是泛载的,提倡无课本课堂、无边界课堂。基于此,澎致小学从社区这个未来教育大场景的角度开展了“亲社区充能站”学后乐园实践活动探索。其次,未来学校的管理,追求更广泛与更扁平化的治理,倡导“家校社”协同管理。澎致小学主要依托团队契约制、定期例会制和专项组群制达成育人理念共识、硬件资源共享、师资人员共通和实践活动共管。在亲社区充能站的实践活动的协同育人资源方面,主要采用四种模式:一是迭代课程资源,优化活动设计;二是巧用器械设备,提供真实体验;三是依托品牌沙龙,提升活动品质;四是借力专业师资,获得专项指导。最后,未来课程要求根据真实问题设置主题,通过跨学科整合、加强知识学习向实践创新的迁移。澎致小学利用社区真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书记、校长吴轶玲带来题为《面向未来的教师发展:数智驱动教师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的报告。她指出,未来教育的显著特征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基于此,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基于AI教室的未来教学画像。未来教学中教学主体由教师主导走向了学习主导,教学模式从经验教学走向了循证教学,教学空间从既定空间走向了开放空间,教学资源从统一共享走向了个性分享,教学评价上从结论性评价走向了技术支持的“五化评价”。第二,基于AI教室的未来教师发展模式。在“培养成长型思维”和“具备智能型素养”的理念之上,她提出了借助AI教室设计的未来教师发展模型。第三,基于AI教室的未来教师发展行动,具体表现为“三进AI教室”。
第四,走向未来的教师发展感悟。她指出,未来学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打开教室门窗、拆掉围墙,而是在更高的教育境界上,或者更高的教育品质和品位上来思考学校与教师的发展。而未来教师,就是未来学校的思考者、创造者,是撬动未来教育的“杠杆”。
杭州天元公学小学部校长俞珺带来题为《未来教师:终身学习的力行者》的报告。她首先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以及学生,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也应主动的应变才能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和引领者。第一,学校在变化,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教学当中的广泛运用,意味着现在的学校不再是一个封闭的、静态的系统,已经成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学习部落。第二,课堂在变化,如天元公学正在创建的未来实验室,老师和学生将能够实时运用移动终端、触摸屏、数字传感器、多种APP等多种媒介。第三,学生在变化。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学生喜欢主动学习、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喜欢在高度网络化、互动化和社会化的学习情境当中进行社会交互,喜欢会学、会玩、有创新力的老师。第四,基于上述变化,教师也必须积极应变。未来教师要具有跨界思维和跨学科素养,成为一个情绪劳动者,一个技术的赋能者,一个积极的课程设计者,一个终身学习者。最后,她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驾马车”——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
上海市普陀区洵阳路小学副校长郑煜带来题为《未来教师:角色转换和素养挑战》的报告。她首先指出,无论未来如何变,教育的根本是不能变的。尽管教师需要面临很多技术变革的考验,但是核心不会变,那就是我们仍旧要看到人、尊重人、发展人和成就人。在未来的教育中,人工智能可能在知识储备上要比人类更甚一筹,但人的情感需求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人工智能可以代替老师授业,但是传道和个性化的解惑仍旧需要教师去完成。一方面,未来教师应该成为孩子们共同学习的伙伴、要具备能够建构美好师生关系的能力。最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双向的滋养,能够产生师生共生、共长之美。另一方面,未来的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导师,具备读懂并深度影响孩子的能力。而读懂孩子既需要依靠技术,又需要依靠教师的经验和素养。
闵行区实验小学特级教师陈涛带来题为《未来教师:为未知而教》的报告。她主要分享了四个教学案例。案例1:从57%到92%。数学老师小魏发现有一道题的正确率仅有57%,经过平台的错误分类统计和自己的反思、重建,她设计了一个以大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活动,将此类题型正确率提升至92%。案例2:教会学生“智慧地学习”。语文老师小陈依托平台尝试给作业分类、搭建个性化的辅导框架,课堂教学发生着用经验判断说话向用数据驱动决策的转变,践行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案例3:智慧教育光有技术操作够吗?美术老师小吴巧妙的借助互联网资源,帮助学生感悟教材所蕴含的人文内涵,促成了审美感之美术表现、创意实践的落实。案例4:“低碳生活”我知道。小徐老师围绕低碳生活的主题设计了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让学生综合运用了数学、信息科技、道德与法治、自然等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
上海闵行区平阳小学校长朱红带来题为《课程向未来 学习再启程》的报告。
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跨时空”资源重组,促学习智能化。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将呈现出传统纸质教材与数字化学习资源相结合的趋势。虚实融合的学习生态环境,将实现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无缝对接。因此未来教师,必定是具备开放理念与信息素养的学习型教师。第二,“跨学科”课程实践,促学习泛在化。未来的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还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载体。未来的学生的课程内容也将从学科知识向生活知识拓展,它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禁锢、走向跨学科的学习。正式学习与非正式的学习的有机融合让学习无处不在,以泛在化的形式存在着。第三,“跨权威”交互合作,促学习共生化。学习过程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未来教师必定是聚合合作精神与沟通素养的伙伴型的教师,教师们需在信息时代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认识到未来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是一种互教共长、教学共生的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小微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他围绕“未来教师哪些方面是不可替代的”进行了拓展和升华。第一,深度对话。人跟机器对话只能是表层的,只能是技术性、操作性的。第二,师生共情。人与机器无法共情,但是人类教师可以有学生立场、可以有学生视角、可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是机器做不到的。第三,人间大爱。人与机器无法建立关爱,更不必说共建大爱。最后,他期待各位学者、校长、以及一线教师们,既能心心念念的在想、扎扎实实的在做、认认真真的去讲,还能辛辛苦苦的去写,向更多的人分享研究心得、进行思想碰撞与学术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