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转型时代的未来学习与教学国际学者系列报告(二)

作者:发布时间:2024-07-03

2024年6月29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联合举办的“转型时代的未来学习与教学国际学者系列报告(二)”在文科大楼1113室顺利举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助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副系主任李林教授担任主持人。欧洲教育与社会政策研究所主任Janet Looney研究员、Teach the Future组织关系与全球网络协调员Lourdes Rodriguez女士进行主题汇报。参与报告交流的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瞻与未来素养研究中心前主任瑞尔·米勒研究员、乌拉圭议会未来委员会的高级顾问Lydia Garrido Luzardo教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卜玉华教授、黄书光教授,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陈红燕副教授以及2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

李林教授首先对各位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各位学者的任职经历、研究方向以及研究成果。本次讲座邀请了两位国际学者共同探讨未来教育和未来学校的发展方向。

图片

欧洲教育与社会政策研究所主任Janet Looney研究员的讲座主题为“21世纪的欧盟学校改革:一个渐进变化的故事(Schooling Reforms in the 2000s: A Story of Incremental Change)”。她以2000年初对欧洲未来教育的六个场景构想为起点,探讨了当时对教育未来场景的构想。基于此,欧盟通过软治理的方式,主要是构建欧盟框架以及提出各国的共同关注点,各国根据本国国情进行调整,以促进教育改革。她以2018年欧洲终身学习关键能力框架为例,介绍了该框架中八项关键能力的内容,该框架在教学法、学生评价、教师行为及理念、学校空间与时间利用、家校社合作模式、正式与非正式学习等方面引发的变革与影响。接着,Looney研究员以复杂、多层次的教育管理体系为大背景,探讨学校变化如何发生,并总结了有效渐进变革的经验,涉及利益相关者、政策制定、有效沟通、学校领导、评价反馈等多个维度。讲座最后,Looney研究员强调在庞大的教育系统中推进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需要在过程中对政策实施进行持续关注以及动态调整。

图片

第二位作讲座的学者是来自Teach the Future(非盈利组织)组织关系与全球网络的协调员Lourdes Rodriguez女士,她的讲座主题是“为明天准备学生,在今天教未来!(Prepare Students for Tomorrow, Teach the Future Today!)”。Lourdes Rodriguez女士指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首先人们应意识到未知蕴藏着机会。通过教未来,预见变化,人们能够在变化真正发生前反思变化与行动。通过教未来,帮助学生突破线性思维,应对真实的复杂世界。在教未来的过程中,教师也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与学生一样都是学习者,师生双方得以平等对话、共同学习进行知识创造。同时,为了形成对问题的多维视角,学习者将询问家人、朋友的看法,能帮助学习者更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目前,“教未来”组织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设立30多个研究中心,开发了未来思维手册,已被译为八种语言,并设计出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未来教学,培养学生未来思维,以好奇代替对未知的恐惧,帮助学生以另一种方式看待世界。

图片

随后,在场学者们与两位主讲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卜玉华教授指出,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西方哲学用“有”和“无”来判断,而中国哲学则是用“明”和“幽”、即显与隐来判断。因此,未来学其实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共通之处,未来学在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土壤。黄书光教授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也提议人们去学习“道”,所谓“道法自然”即是此意,因此,我们要重拾中国智慧,让中国智慧在面向未来中发光。瑞尔·米勒研究员补充,当我们谈未来时应该首先明确“未来是什么”,人们对未来的不同理解将导致对学习目标、元认知以及永恒等多种问题的一系列认识差异。同时,根据他多年的实践经验,人们教授未来但还是可能陷入对过去认知的重复强化,并未改变人们对未来及宇宙的恐惧,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与复杂性的关系。为跳出这种循环,我们应该诉诸对未来的本体论探讨。

图片


随着合影留念的温馨瞬间,本次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我们坚信,这一系列讲座将成为推动教育创新、加强国际交流的重要里程碑。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将继续致力于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全球教育事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学术盛会的到来,再次相聚于华东师范大学,携手探索教育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