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教所自2019年以来,以团队建设作为基地工作的主要抓手,到目前已先后成立了23个研究团队。为了及时总结基地研究团队工作进程中的经验,加强团队间的交流与分享,把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明晰未来解决思路和发展方向,同时贯彻落实“华东师大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新型智库建设的推进会”会议精神,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2022年9月22日晚19:0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线上召开“新学期团队建设暨推进‘有组织科研’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研究所研究团队负责人李政涛、杨小微、范国睿、黄书光、朱益明、李家成、杨光富、马和民、程亮、卜玉华、鞠玉翠、宁本涛、王占魁、唐汉卫、方华、李云星,部分研究人员黄忠敬、刘世清、李林、蒋纯焦、董轩、王丽佳、游韵、杜明峰、李栋,办公室主任徐继节等。会议由副所长黄书光教授主持。会议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李政涛所长介绍基地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传达学校基地工作会议精神;二是卜玉华教授和朱益明教授,分别就如何有组织国际化、有组织决策咨询研究进行专题发言;三是各团队负责人汇报交流上半年工作及本学期计划,并就如何推进“有组织科研”展开初步研讨。
Part 1
在会议的第一阶段,基教所所长李政涛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四个背景。第一,作为每学期例行的华东师大基教所团队的工作会议,希望大家能借此分享交流各自研究的进展以及后续研究的思路;第二,传达“华东师大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新型智库建设的推进会”的会议精神;第三,学习、研讨和落实教育部近期印发的《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第四,针对如何推动有组织的国际化、有组织的数字化、有组织的决策研究等,进行专题性的交流研讨。
随后,李政涛教授分享了他于“华东师大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新型智库建设的推进会”所做的汇报发言。汇报以“扎根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建构中国特色教育学理论体系”为主题,围绕着“建设成绩和亮点”、“建设目标与举措”以及“存在困难和对策”三方面展开。在“建设成绩和亮点上”,他指出,华东师大基教所之所以在本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评估(基础研究类)名列前茅,归功于六个“有”:一有领导支持;二有其学习标杆;三有团队协作;四有学科贡献;五有品牌特色,尤其是有“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和全国第一家来自教育学科的“黄大年式教师研究团队”;六有传播推广。在“建设目标和举措”上,重点聚焦提升三种“融通力”、三重“转化力”、三种“贡献力”和三类“影响力”。包括“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媒介影响力”。在“存在困难和对策”上,针对基地评估中显现出的“国家感不够、服务力不够、引领力不够”等问题,后续需努力创设国家平台,服务国家需要;组建政策咨询队伍,探索理论-实践-政策转化机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创建华东师大基教所“分中心”等。
Part 2
会议的第二阶段,副所长卜玉华教授介绍了基教所“十四五”有组织推进国际合作交流的发展思路。她提到,“十四五”期间,基教所国际合作与交流应坚持从“国际影响”到“影响国际”的方向,基本建设思路有三个,第一,合作交流方面,应举办年度国际学术会议,探索与国际学术出版社及学术刊物联合举办学术活动,并力争在现有基础之上,增加及提升系所教师在重要国际期刊的发表和任职,提升影响力;牵头国际项目研究,争取设立一个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形成国际成员参与的大型国际项目。第二,平台建设方面,争取3-5年内创建一个国际性学术研究平台,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联络和协作,筹备、申请及执行UNESCO Chair项目;尝试成立一个国际性学术组织(非政府组织),探索其组建的条件与路径,使之成为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着眼于打造区域性的国际学术影响圈,加强与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学术交往,形成区域性的学术影响圈。第三,成果出版方面,寻求与Routledge、Sage或Springer等国际一流出版社机构合作;结合学术论坛及工作坊成果,通过组织专号或独立发表的形式,助推师生国际发文;通过协调编辑、组稿、投稿及审稿等形式,支持学部全英文刊物ECNU REVIEW OF EDUCATION的发展。
其后,朱益明教授介绍了“有组织决策研究”的发展思路,认为基教所应注重与市局级领导的沟通,同时也应保持与人文高等研究院的交流。具体包括四点,第一,要注重热点问题,对重大政策的推进做出积极反响;第二,应提出战略性建议,而非过于具体、操作性建议;第三,应始终保持决策研究的创新性;第四,关注国家教育的大局,从“非教育”的角度看待教育问题。同时,朱教授提出,撰写咨询报告时不可拘泥于理论,报告应简洁,直接切中问题本身。
Part 3
会议第三个阶段,华东师大基教所各研究中心研究团队负责人,分别围绕上半学年的工作进展、下半学年的工作计划以及如何开展有组织科研展开了深入交流。
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
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杨小微教授总结了上学期的工作,首先,会议方面,一是举办了主题为“教育变革、技术赋能与未来学校想象”线上线下结合的会议,杨教授就所主持的共享交叉课题《现代化进程中的未来学校探究》的研究进展做了总体介绍,各实验区学校校长及课题组成员汇报了阶段性工作及成果;二是围绕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及各课程标准”这一主题举行了在线会议,从校本课程开发角度进行了解读和回应,突出了强化学科实践和推进综合学习。其次,成果方面,中心集体成果——著作《指标与路径:中国教育迈向现代化》获得了教育部组织的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此外,团队也发表了20余篇C刊。第三,课题和项目方面,国家社科基金的重大招标课题《2030年我国教育发展目标和推进战略》顺利结题,获得“良好”等级;学校共享交叉项目《现代化进程中的未来学校探究》课题通过了学校组织的中期检查。获得教育部社科司的专项委托项目《双减政策深入推进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并展开全国性的调研。展望下学期,《现代化进程中的未来学校探究》课题将进入结题准备阶段。完成社科司的委托项目,以调研报告和咨询报告形式呈现。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学校现代化标准》的书稿需进一步修改提交出版。此外,继续发表相关的论文。
教育治理研究中心
教育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范国睿教授总结了过去一学期的工作。在科学研究方面,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治理的机制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基金“基于乡村文化振兴的村-校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全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与学校教育共生发展的机理与策略研究”、九三学社上海市委重点课题“促进流动儿童教育公平与社会融入”正按计划有序进行。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委托课题“‘双减’政策的实施及其效应”项目已完成相关研究工作,准备结项。此外,课题组成员还积极参与“上海主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状况调研”和“教育对上海城市经济社会贡献度和服务力研究”等研究。课题组获批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委托课题“教育改革发展十年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问题与经验”。
在成果发表与出版方面,中心各位老师在《教育发展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人民教育》等杂志发表“教育治理的逻辑”“教育质量评价的科学取向及其伦理反思”“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价值、内涵与制度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等论文近20篇。范国睿教授参与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英文版Understanding Xi Jinping’s Educational Philosophy,面向海内外发行。在前期研究和出版《中国教育政策蓝皮书(2017)》《中国教育政策蓝皮书(2018)》《中国教育政策蓝皮书(2019》基础上,编撰出版《中国教育政策蓝皮书(2020)》(上海教育出版社),至此,《中国教育政策蓝皮书》的研究、编撰与出版,暂告一段落。范国睿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研究”研究成果《教育治理的逻辑——基于管办评分离的教育变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度教育学重大课题“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研究” 研究成果《教育治理的战略——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未来之路》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范国睿教授和美国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Thomas S. Popkewitz教授联合主编的Handbook of Education Policy Studies被斯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授予“中国新发展奖”(China New Development Awards)。《加强和促进我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建议》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从规制到赋能——教育制度变迁创新之路》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在学术交流方面,中心先后组织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与教育治理现代化论坛”,“第六届教育治理论坛暨2022年教育改革与教育政策执行研判会”等线上专题研讨会。7月17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育科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研究院联合在线举行“教育治理现代化研讨会暨《教育治理的逻辑》《教育治理的战略》新书发布会”。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社会科学联合会中国教育学学术话语体系与创新研究基地协办。来自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开放大学、教育科学出版社等相关专家学者与会交流研讨。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朱军文教授主持会议。与会专家对《教育治理的逻辑》《教育治理的战略》的学术贡献给予高度评价。袁振国教授的《基于逻辑 擘画未来》、上海师范大学夏惠贤教授的《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变革》等书评近期将在《教育学报》、《教育发展研究》等杂志刊发。此外,范国睿教授参加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办的第九届泛长三角地区教育学研究生“陶行知学术论坛”,发表“‘双减’与基础教育重建”主旨报告;参加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战略规划与政策路径”学术研讨会,发表“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制度保障”主旨报告;参加上海师范大学“数字化转型与现代教育治理”高端学术论坛,发表“智能治理与教育制度变革”。
在国际合作方面,范国睿教授主持的我校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东亚研究中心合作研究项目“波普科维茨教育文集”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今年已出版三种:《知识与力量:教育改革的政治社会学》(范国睿译)、《变革与回应:教育改革的神话》(常亚慧译)、《理性与政治:托马斯S.波普科维茨传统中的学校改革与教育科学》(齐学红译)。两名博士研究生获得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支持和资助,本年度将分别赴日本东京大学、美国UIUC联合培养。
展望未来,范国睿教授和Thomas S. Popkewitz教授联合主编的Handbook of Education Policy Studies中文版已翻译、编校完成,将由上海教育出版社于年内出版。由范国睿教授主译的《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第九版)将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课题组在组织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委托课题“‘双减’政策的实施及其效应”结项基础上,积极完成“教育改革发展十年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问题与经验”的研究任务,争取近期结项。今明两年,中心的重点工作是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研究”的相关研究工作,为此,中心将将凝神聚力,集中研究力量,并在咨询报告、SSCI期刊论文发表方面有新成果。
中国教育传统的传承研究中心
中华优秀教育传统传承研究中心团队成员蒋纯焦副教授代表杜成宪教授分为四个部分进行汇报。第一,科研工作,2021年立项的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百年党史中的著名教育人物谱系研究》举行线上开题报告会,围绕“中国共产党办大学一百年”以及本中心的宗旨,组织撰写了三篇学术论文,正在发表中。第二,培养工作,为学校2023届调干生讲“传统的识人之道”,为教育学系2022年大学史夏令营讲“换一个角度看教育史”。第三,服务工作,为全国多所中小学进行教师培训。第四,其他方面,为孙培青教授的去世组织了一系列消息发布与文章推送。展望下学期,中心组织撰写并拟提交两篇咨询报告,已形成初稿,同时完成重大攻关项目第一阶段工作:正式发表三篇C刊论文。针对如何推动有组织的科研,认为应根据时势变化,有组织地进行一些专题研究,形成相对集约的研究成果;利用深厚的学术传统,组织一些大项目,力求产出能够传世的标志性成果。
教育家与教育历史变革研究中心
教育家与教育历史变革研究中心主任黄书光教授进行了工作汇报与设想,著作出版和论文发表方面,著作《学校现代化变革的本土探索》已出版,同时,团队成员于《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和教学工作方面,中心黄书光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王保星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十四五”课题,并完成《外国教育通史》(共20卷)总序撰写工作及第9、16卷主编通稿工作,完成《教育大辞典》(合编本)“外国教育史”辞条修订任务;中心李林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已结项,同名书稿已提交中华书局,主持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项目已完成中期检查,参加国际与比较教育学会2022年年会、国际教育史常设会议年会并宣读论文,完成《凝视日常:生活史研究与写作讲义》并积极承担各类课程。针对下学期工作,黄教授提出中心将继续努力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继续认真完成各自科研任务,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继续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包括参加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22届年会、国际教育史常设会议年会等。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中心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中心朱益明教授总结了中心的工作。在过去一年中,中心继续与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保持联系,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完成“十三五”期间课题书稿《新时代普通高中发展研究》,并即将出版;承担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委托的关于双减的专题研究;完成民盟中央委托的关于高校教师职称改革的咨询报告。努力扩大中心影响力层面,在《北京教育》开设理论专栏;为《人民教育》撰写专稿。后续将继续加大写作力度,计划召开全国性关于高中发展准提会议,认真做好参与学校与寻甸的实验班项目;结合国家教育评价改革,开展相关专题研究。
终身教育研究中心
陈晓雨同学代终身教育研究中心吴遵民教授对中心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首先,课题研究情况,新增了项目上海开放大学委托项目《开放大学申办老年教育硕士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第二,专著出版情况,国家重大项目“适应老龄社会的教育体系完善研究”最终研究成果即将出版:《老年教育论纲》,(江西教育出版社)。第三,论文发表情况,已于C刊发表2篇相关论文;第四,学术交流情况,积极参加各类论坛并做主题发言;第五,决策咨询建议方面,多次直接参与国家终身教育文件的制定以及提出重要咨询意见。新学期工作规划方面,吴教授提出,第一,在“体系”研究方面,通过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发表、学术交流等继续牢牢占据学术研究的高地,本学期,将陆续在C刊发表4篇关于“体系”构建与完善的相关论文;第二,在“老年教育”研究方面,加强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第三,从国际化的发展方面来看,中心将继续与日本九州大学、东京大学、筑波大学等在终身教育和老年教育领域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与学术交流,计划通过互访及师生交流,召开学术论坛的形式加强合作与互信。
家校合作研究中心
家校合作研究中心李家成教授总结了本中心的工作,首先,在研究所的支持下,出版了《家庭“隔代互学”指导手册》,大力推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同发展和持续探索。其次,借助基教所的平台,研发并发布了“中小学幼儿园家委会主任工作与发展指导纲要”的相关咨询意见。在家校合作的意义上,不仅中小学要投入,家委会主任也是核心力量,中心是全国较早推动这一领域研究的单位,计划成立跨省市联盟。第三,与相关老师共同全力投入金山的研究项目,保持与金山中小学校长们的联系,助力亭林小学、海棠小学、前京小学、廊下中学、朱行中学等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想继续把中小学与成人教育、老年教育联系起来,继续在金山进行这一方面的探索。
研学旅行教育研究中心
研学旅行教育研究中心杨光富教授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工作,第一,完成了教育部财务司委托的课题并形成了丰富成果;第二,参加《研学旅行安全工作规范》论证,从科学性、规范性等方面提出建议;第三,调研相关研学旅行营地/基地,受邀调研浙江湖州研学基地与上海大观园研学课程。针对本学期工作计划设想,杨教授计划完善《研学旅行导师工作指南》书稿,并提交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并启动《国外中小学研学旅行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书稿的研究。
英才教育研究中心
英才教育研究中心马和民教授总结了中心的工作。项目方面,2017年国家社科项目完成结题。教材编纂方面,专本段的《教育社会学基础》教材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本科段《新编教育社会学》第三版正在修订中;研究生段教材《教育社会学的十个经典问题》仍在编纂中。文章发表方面,已发表2篇C刊,有三篇待发。研究方面,目前针对三个主题进行持续研究,第一,针对美国、英国和中国英才教育政策与学校实践的研究;第二,围绕家庭教育与人才培养,针对“什么样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利于人才成长”进行研究;第三,英才教育学原理研究,聚焦于全人生指导的教育学,成果可能以教材形式呈现。社会服务方面,第一,围绕“英才教育与品质课堂建设”举办了两次会议;第二,正在对接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等有关部门,年内召开英才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发布会议,并探讨以英才教育研究为主题的年度常规会议的可能性;第三,与上海市陶行知研究协会联合开展“小先生悦读会”,通过小先生阅读带动其他同学及其家长的阅读,互相促进以推动人才成长;第四,与上海彩虹青少年发展中心共同发起融合教育专项基金;第五,正在建设英才教育研究数据库,将主要围绕两个主题:中国学生学业成就追踪调查(包含拔尖创新人才追踪研究);家庭教育质量追踪调查(包含影响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等),同时开设公众号,开展公益服务。马教授希望中心未来能发表更多文章、智库报告,并申请1-2个教育部或国家级课题。
学校新生活研究中心
学校新生活研究中心程亮教授主要围绕研究团队对学校新生活的定位,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总结。首先,在学生生活层面,一方面依托儿童哲学的项目联盟,上半年与合肥市包河区开展了三次在线研讨会,吸引了60万人参与,并在此基础商形成了两组儿童哲学主题的论文,另一方面完成了一篇有关学生公共生活的论文(与孙嘉蔚合作,发表在《教育研究与实验》)和一篇有关青春期社会建构的论文(与董轩合作,发表在《教育研究》)。其次,在教师生活层面,主要依托学校青年跨学科团队的平台,完成了一篇有关教师伦理决策培育的论文(发表在《教育发展研究》),同时围绕教师的跨界学习开展了一系列研讨活动。最后,在学校组织层面,中心成员王丽佳老师完成了论文《伙伴协作中学校的组织学习:基于W项目的质化研究》,发表在《教育发展研究》上。针对下半年的计划,团队将继续依托青年跨学科团队,在教师跨界学习方面形成一组专题论文,组织举办学校青年学者跨学科论坛和第五届儿童哲学与学校变革论坛,同时积极推进相关书稿的出版。
学校变革研究中心
学校变革研究中心卜玉华教授总结了该中心的年度工作。该中心主要围绕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未来学校组织形态与制度重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展开,做了如下几件事:第一,理论上和研究共同体,与东盟未来学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未来学专家建立联系,开展一系列在线研讨工作坊,就未来学校研究的方法论、理论基础、具体研究方法等进行深入探讨,并积极筹备和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席研究中心工作,同时也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报告和论文;第二,邀请德国文化人类学者和中国4位学者,就“人类世和未来教育”问题进入深入交流;第三,举办、承办或参办了“元宇宙与未来教育学术研讨会”、“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未来教育与技术教育学建设研讨会”两个大型在线学术会议;第四,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开展未来学校调研,收集了近10万字的调研材料;第五,项目年度中期报告的准备已经基本完成,目前理论基础部分的研究已经基本完成,项目组成员已了发表近20篇论文。
其他方面成果进展有:出版著作《叶澜教授学校变革思想研究》;参加了金山五育融合项目的策划、推进、总结性工作,于深圳、广州、昆明等也进行了学校变革研究,参与了华东师大基础教育研究卓越案例的评审工作。
展望未来,该中心正在编制未来学校的分析框架并开展中期报告会,准备开展第二阶段的基线调研,撰写研究成果著作;并将代表中国大陆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亚太未来联盟会议关于未来教育的会议并作主旨报告;计划与基教所举办未来学校方面的学术会议。
少先队教育与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
该中心主要做如下几项工作:成功申报全国少先队工作学会重大项目“少先队员政治意识现状和评价指标体系研发”,已完成开题,正在做问卷研发工作;作为第8届全国少代会代表,参加第8届三次全国少代会会议,并参与政策文本的撰写和研讨工作;协助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筹建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下设的党团队一体化的二级特色学科方向。下半年,将召开两场学术会议:一是承办“全国少先队学科建设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二是与上海团市委合办“第二届上海少先队学术研究会”。
学生发展指导研究中心
学生发展指导研究中心鞠玉翠教授总结了中心过去一年的工作,主要基于“价值引领,适性育人”的理念,回应国家“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等相关政策,开展了一些线上的培训,关注心理健康、学法指导、五育融合视域下的美育/教学/评价等方面;论文发表方面,中心围绕审美素养、家校共育等主题发表了10篇C刊,其中包括1篇《教育研究》,1篇《教育发展研究》,另有1篇SSCI期刊文章。同时,暑假进行了一个重大课题的申报,团队工作非常投入,收获很大,意识到中心应更侧重从国家战略的角度看问题,从更高的站位思考目前的工作。针对下学期工作计划,鞠教授提到,目前两份书稿正在修改中,修改难度较大,争取下半年能完成,并提交出版。
五育融合研究中心
五育融合研究中心宁本涛教授总结了中心的工作,第一,研究进展方面,聚焦“双减”实施成效与问题、五育融合理论创新和新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创新与评价、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发表了10篇论文,其中c刊论文7篇,2篇发表于《教育发展研究》。课题与专著方面,著作《重构关系:多元教育治理的产权边界研究》即将出版;国家社科后期资助课题《大国如何励“良师”——中小学绩效工资优化研究》正在结题,即将出版;《重塑劳动教育》初稿完成;合著:《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研究》即将出版。第二,实践进展方面,两大五育融合实验区有序进行,其中金山实验区各项目进入中期攻坚阶段,并积极筹备第三届全国五育融合研究论坛;参与华东师大基础教育原创案例工作,项目五育融合原创案例的初审与复审;参与指导各地省属“十四五”五育融合研究课题,江苏省和辽宁省的课题开题工作。针对下学期工作,宁教授提出要积极开展第三届全国五育融合研究论坛,面向高质量教育的五育融合实践路径和理论创新研究,加强新美育的研究与实践推进;加强学生五育融合素养的测评研究;加强新劳动教育创新路径研究;加强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研究(教师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推进S刊的发表,国际交流,政策咨询。
办学精神与教学特色研究中心
办学精神与教学特色研究中心主任王占魁总结了中心的工作:首先,从教育哲学学科出发,以系列论文的形式回应了当前中国学界有关儿童哲学、全面发展教育以及诚信教育等时代热点问题和实践难题;第二,上海市哲社科规划项目结题,即将出版一本专著《道德教育的论辩逻辑》;第三,基于自己主持的华东师大核心通识课程《教育美学》,即将出版一套“华东师范大学精品教材”(《教育美学:文艺的进路》和《中国近代教育原创小说选》)。第四,发掘美国要素主义教育哲学奠基者巴格莱旨在培养“教师-学者”的教师教育哲学,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发表一篇论文,澄清了中国学界对“教师专业”内涵的误解。第五,组织全国高校青年学者,主编一套教师教育哲学译丛,即将于年后出版。
学校德育研究中心
学校德育研究中心唐汉卫教授总结道,本中心主要围绕学校德育的基本理论,学校德育的课程教学,学校德育变革中面临的时代问题三个维度展开。上半年主要围绕科研项目开展研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顺利进行,并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此外,出版案例集一本,发表了若干论文,参与了德育原理的教材编写。会议参与方面,参加了各类会议,并担任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社会服务方面,参加了德育政策的咨询与论证,撰写的中国教育报的文章获得了2021年十大教育锐评。唐教授提出,下半年的工作围绕继续项目开展,承担的项目要结项,并发表2-3篇论文,作为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教指委的副主任委员,积极参加教指委组织的活动。团队青年建设、科研基地建设以及召开学术会议方面有欠缺,要继续下功夫。
教育局长专业发展研究中心
教育局长专业发展研究中心方华局长从三个方面总结了过去的工作,第一,基础性工作的开展,围绕教育局长专业标准研制准备了一些基础性工作,预计于10月8日召开研讨会。第二,全国有近两百多家的教育局是本中心的教育理事单位,后续可以进行有效合作。第三,参与教育部相关成果推广的政策评价等相关文件的制定,推动了中国教育学会年会的筹办,并积极推动基教所承办中国基础教育下设的教育局长分论坛,这也是中国教育学会年会四个分论坛中唯一由中国教育学会内设机构以外的单位承办。后续的工作要更注重理论的发展,从研究的视野做更多的工作。
高质量育人综合改进研究中心
高质量育人综合改进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云星副教授总结了中心过去一年的工作。在项目研究方面,中心新启动了四个项目,两个项目持续推进中,并完成了两个项目;专业研修方面,开展了浙江省初中校长素质提升计划,初中语文考试命题线上专题研修,杭州钱塘区面向新课程的教研员研修等活动;学术论坛方面,开展共同富裕背景下初中高质量育人杭州论坛,新时代高质量育人教育论坛;工作成效方面,分获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指导基础教育学校新获国家一般项目1项;于《教育发展研究》《现代大学教育》《中国社会科学报》等论文发表10余篇。本学期工作思路围绕以下四点开展,第一,筹办一本集刊;第二,办好一个论坛——中国学校发展论坛;第三,项目研究推进;第四,科学研究推进:做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指数,卓越班主任研究、中国校长领导力研究。关于如何推动有组织科研,李教授认为应突出国家战略,突出高校作用,突出组织创新与协同的基本定位,聚焦教育普遍问题、扎根中国教育大地、形成独特教育知识、话语、经验和工具,突出多元主体参与研究、突出关注产-学-研协同、突出理论-实践-政策转化。
教师教-研-修-述一体化研究中心
教师教-研-修-述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军副教授提供了书面的汇报材料。该中心自2022年3月起,与我所的传统合作单位重庆市荣昌区进一步加强合作,组织了由来自义务教育阶段各个主要学科的骨干教师(及部分教研员)组成的30人中心团队,探索教学、研究、叙述和专业发展一体化的现实路径。受疫情限制,我们采取每周全体教师举行一次在线例会的方式进行研讨,至今坚持30余周。在此期间,我们主要的工作是:借4月份该区组织骨干教师“下乡送教”活动的契机,团队中有“送教”任务的教师精心钻研了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并在“送教”前进行了多轮试教和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这批教师基于自己“研究一节课”的经验,按照教育行动研究报告的规范进行了第一轮行动研究报告的撰写,目前形成7篇比较规范的长篇幅研究报告,其中3组教师又在报告基础上撰写了3篇篇幅较小的期刊论文。暑假开始,为了在前期初步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优化教师们把教学、研究、叙述与专业成长结合起来的意识、行动和习惯,我们以2022年10份将要进行的第二次“送教”活动为契机,请中心团队的教师们个人或分组确立一个“送教”课节,在这个课节的教学设计中侧重一个主题,以这个主题为“牛鼻子”,加强相关政策要求和专业理论的学习,深化对于整个教学设计的理解与把控能力,并以这个主题为基础,逐步形成新一轮行动研究的计划。我们的计划是:中心团队教师在10月份每人都能够有高度、有深度、有知识基础地设计一节课,形成并稳定相对稳定的“专业的教学设计”方式;以这节课的计划、设计、试教、优化、送教过程为基础,进行一次较严格的行动研究,写一份行动研究报告,熟悉“严格的研究”及其成果表述的基本要求、程序和规范;以行动研究为基础,形成一个可以更长时间跨度内进行的研究课题,争取能够申报区级或更高级课题(目前已经形成5份课题申报书准备申请10月底前截止的区级课题),熟悉“制度化课题”申报及研究的基本程序与规范;以行动研究报告为基础,形成至少一篇可用于期刊发表的短篇论文,熟悉“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学术性论文”的相关规范和要求。这样,以“一节课”枢纽,我们基本能够把教师的教学、研究、叙述和专业发展合乎理想地结合起来。目前推进过程一切顺利,我们将在这一轮的探索全部结束之后(应在今年年底),尝试总结和概括更为通用的理论和实践模型。
道德与法制教育研究中心
道德与法制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黄向阳副教授因公出差,也提交了书面汇报。上半年该中心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在课题研究方面,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儿童欺负判断发展研究”课题成果之一《好孩子怎么会干坏事?——欺凌者的自我辩护及道德推脱》成稿并完成投稿等候录用;课题最终成果《无人贻恨:校园欺凌判断与干预》一书也已成稿,签订并开始履行出版合同;针对我国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的困惑与混乱,以及我国学术界对于杜威德育思想的误解和分歧,开展专题研究,《学校道德三位一体导向的间接德育论:兼析西方直接道德教学的兴衰》一文发表于今年《教育研究》第2期。在学术交流方面,参加了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年会以及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德育》杂志社、河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机构组织的学术会议,作《从间接德育到全方位德育:杜威教育伦理学的演变》《校园欺凌干预路径》《杜威共享主义思想探微》等大会发言。在培训方面,开展了校园欺凌干工作坊以及全方位德育、教学专业伦理方面的专题讲座,服务一线,幅射实践。该中心下半年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将加强对非正规教育的研究,为拓展少年儿童的成长空间进行理论探索。
最后,针对各中心主任的交流分享,李政涛教授认为,虽然各团队主题、方式不同,成果的样态有差别,但每个中心都很有特色,今天的分享充分展现了有组织科研的方式和成果。首先,有组织感,每个团队成果的获得都是通过有组织科研获得的;其次,有团队感,成果并非个人完成或者是每个人成果的拼凑,而是由一个团队共同完成的;第三,有协同感,这是团队感的根本与实质,协同中有了思路,协同中有了成果。
针对后续如何进一步推进深化有组织科研,李政涛首先传达了“华东师大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新型智库建设的推进会”的会议精神,围绕学校和学部领导提出的相关要求和建议做了具体介绍和阐释。
随后,李教授就每个团队后续建设与发展提出如下期望与建议:一是结合,每个中心的工作和谋划要和“有组织科研”结合起来,要与有组织的国际化、数字化、决策咨询研究及有组织地推进实践变革结合起来,重点强化协同性和交叉性;二是协同,各中心团队可以围绕着整体性的一个大主题,进行协同交叉基础上的有组织研究;三是产品,各中心的成果与产品,除了论文、专注与决策咨询报告之外,还可以多一些研究手册、研究指南,让研究成果与产品手册化、指南化;四是传播,各中心团队持续增大在各种媒体上亮相的频率,更多分享、运用、传播取得的研究成果,以提高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