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积极践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透视教育改革“双新”背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扎根于高质量课堂之中,进一步凝练课堂改革的“中国经验”,讲好课堂改革的“中国故事”。为此,在第40个“教师节”前夕,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基础教育》杂志社、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于2024年9月10日晚联合主办“李政涛对话佐藤学:活在静悄悄的课堂里”学术研讨会,对谈新时代学校和课堂的变化及转型,共话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机遇及挑战,推动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此次活动也拉开了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庆祝成立35周年系列活动序幕。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与此次研讨会的嘉宾有对话嘉宾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李政涛,原日本教育学会会长,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佐藤学;致辞嘉宾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杨银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总结嘉宾浙江锦绣·育才教育集团总校长郜晏中,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卜玉华,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指导组专家成尚荣;总结嘉宾,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原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代蕊华;主持嘉宾《中国基础教育》主编孙金鑫,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郅庭瑾、田爱丽;特邀嘉宾华东师大课程所教授沈晓敏;翻译嘉宾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于莉莉。
本次对话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光明社教育家、中国教师报,大夏书系、蒲公英智库、河南教育家云书院、优教育、明德云学堂等多家媒体全程直播,吸引了超过30万人在云端相聚,共同见证和参与了此次学术对话。
杨银付副会长首先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向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以及现场和线上的老师、同学们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认为,对话课堂教学改革,最终是为了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此,需要以德为先、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顶天立地、理实相生,立足教育实践,持续创新课堂教学改革理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他希望本次对话有深度、有广度、有浓度。最后,他衷心祝愿中国教育学会和日本教育学会在未来有更多合作,研究共同面临的教育问题,揭示教育高质量发展规律,寻求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对本次活动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出于对教育事业的共同关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一本本充满智慧的图书为媒介,同佐藤学教授、李政涛教授结下了不解之缘。两位教授的著作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在中国基础教育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王焰社长表达了对此次对谈的期待,预祝此次对谈凝聚智慧,产生思想的激荡,同各位关心教育的同仁们倾听对话,与课堂里的教师们站在一起共同朝向理想课堂不断前进。
《中国基础教育》主编孙金鑫主持学术对谈环节。
李政涛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本次对话的缘起、与佐藤学教授的渊源,并深度阐释了“对话”一词的四重含义,即对话意味着倾听,对话意味着共鸣,对话意味着差异,对话意味着创作。本次对话,实质就是作为对话人的两位学者,以及致辞人、主持人、提问人、点评人和总结人,以及线下线上的观众共同即席创作的过程。
佐藤学教授认为本次对谈的另一个重要基础是共认“倾听”的重要性,认为倾听孕育对话,而对话孕育学习,只有通过对话才能建构出共同体。他指出当今教师处于“独白”时代的现状以及“生命·实践”教育学与自身教育学观点具有相似之处。最后,他追溯了“教育”一词的拉丁语本源,指出“教育”一词具有孕育生命的深刻含义,并以自己从事教育学研究的亲身经历为例,认为教育研究应当打破研究者与师生之间的强弱权力差,向教师与学生学习。
李政涛教授谈到,由两种不同的身份导向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研究方式和生活方式,即“书斋式”和“田野式”,由此产生了两种误区:重书斋轻田野、割裂对立书斋和田野。李政涛教授认为,无论是教育理论研究者,还是教育实践者,都需要通过“课堂”把书斋和田野贯通起来,创生出新的实践经验,自由穿梭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佐藤学教授回应到,教育研究应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教育实践的研究,一类是对教育政策的研究。因此,好的教育研究一定要与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单纯在书斋里研究则无法真正了解教育,并通过列举中外著名教育学家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观点。
两位学者围绕“静悄悄”的解读角度开展对话,佐藤学特别指出“静悄悄”的另一层含义,即优秀的教师都是善于思考的教师,因此也都是静悄悄的。对此,李政涛做了系统性的呼应。他指出,理想的课堂离不开对几个关系的处理,即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关系、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动态与静态的关系。尤其是最后一对关系。课堂需要多种多样的互动,互动产生活力,活动产生体验,灵动产生创造,他们共同通向学生成长。他特别强调,我们谈“静悄悄”,并不意味着否定动态、互动、活动和灵动的价值,只不过相对而言,我们对“静悄悄的课堂”理解和探讨的比较少。“静悄悄”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静悄悄”与“学”有关。只有静下心来,才能真正有效地学习;与“思”有关,必须“静心思考”;与“听”有关,只有静心才能倾听;与“深”有关,静水流深,没有静就没有深度学习、深度思考和深度倾听。所有这些都意味着,现在的课堂可能不缺热闹的,缺的是静悄悄的课堂氛围与课堂文化。
《活在课堂里》和《静悄悄的革命》两本书、两位作者之间的共鸣在于都强调改变课堂、重视教研、关注交往和倾听,在学习的本质和教学、学习的关系上达成共识。差异则在于表达方式、关注点的不同,需要在差异中对话,走向交融共生。
在对谈结束之后,两位学者针对现场观众的提问进行了一一回应,生成了更多有助于课堂教学变革的智慧。时值第40个教师节的前夕,李政涛教授解读了教师节——这是表彰的节日,也是学习的节日,更是成长的节日。希望每位教师都把成长作为天职,活在静悄悄的课堂里。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田爱丽主持会议点评与总结环节。
浙江锦绣·育才教育集团总校长郜晏中用“说与做”“加与减”“轻与重”三组关键词分享了学习感悟。他认为中国的课堂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希望每位老师在倾听中发现问题,并带着更深层次的问题回到教育一线,致力于创造一个“没大没小”“无法无天”和“眼高手低”的课堂环境,让每个人因教育而变得更加美好。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分享了她对于倾听、对话、生成的思考。她认为这三者首先是一种态度,其次是一种能力,最后更是一种境界。佐藤学教授所说的“课堂改变了,学校才能改变”,校长要想改变学校,一定得先改变课堂;培训校长有没有成效,要看课堂有没有改变。李老师呼吁大家“老师们要活在课堂里”,也让她感叹道:活是一种新的生成,活是生命境界的升华。这种境界让我们回归最本源:我们要尊重孩子们。无论怎样的课堂,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需要尊重孩子们。作为培训者,她认为要构筑一种共同体,需要倾听世界的声音,也要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我们活在课堂里,构筑一个共同体,来改变中国教育未来和世界教育未来。
卜玉华教授在点评中谈到,此次对谈的话题放在了全球化的时空方位下,从课堂的微观话题中展开了对近代工业型教育体系的系统性反思这一宏观命题。她认为对谈所涉及的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是教师必须面对的,只有实践中的范式才可能“合情合理”。最后,她谈到“静静的”课堂所面临的挑战:什么任务才能引发“静静的”思考?面对纷繁的答案如何诊断、反馈、引导学生生长?要厘清以上问题,就要进一步探讨如何走出近代工业性以知识评价为主的教育体系,面向教育的未来。
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指导组专家成尚荣提出了五点感受:第一,中国的课程教学改革需要高水平的跨国对话,要扎根中国大地,同时还要瞭望世界。第二,中国课堂教学改革应把“活在静悄悄的课堂里”当成核心理念和标杆。静悄悄的课堂是一种深度的活着,是一场深度的改革和思维的挑战。第三,要重新认识和学习两本书的价值意义。《活在课堂里》初步建构了当代中国式课堂教学论的整体框架,并提出了基本路径和理想目标;《静悄悄的课堂》以批判性思维指出了当下世界各国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主体性问题。第四,中国的课程教学改革正在进步当中,但最大问题是没有落实。没有行动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改革,所以要做有理想的、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第五,两位学者都指向了一个关键因素——教师,教师是课堂的主人,需要有自己的理论,成为反思型的实践家,向着山峰挺进,活出精彩和创造力。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原主任、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代蕊华教授进行会议总结。他表示,本场研讨会不仅是一次精彩的对谈,更是一种经验的呈现。在深度对谈之中,经验在交互、展示、分享与争论之中自然生成。两位学者均秉持着多元视野、扎根本土和不断超越的理念品质,或许正因此,他们的研究不约而同地呈现出对生命、现场和变化的关注。最后他也从教育管理的视角提出课堂的改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关注整体,学校变革不仅仅在课堂这个唯一的现场,课堂也不应只有一种形态。相信教育将在变与不变之中实现新的跨越和新的变化。期待静悄悄的课堂成就更多学生活泼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