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乡村振兴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教育部对定点帮扶工作的统一部署,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自2019年8月定点帮扶寻甸县以来,党委书记梅兵、校长钱旭红等校领导,先后多次带队深入寻甸调研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华东师大真心实意付出,真抓实干帮扶, 在教师培训、干部培训、物资援助、科学规划等多个方面给予了寻甸教育大力帮助和支持,为寻甸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先后选派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李彦垒、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朱文佳两位老师,先后挂职县委常委和副县长,驻点深入开展帮扶工作。在华东师大教育学部的积极参与和协助下,前后派出近20名专家学者充实到寻甸县乡村振兴战略智库,为寻甸经济社会发展问诊把脉、出谋划策,助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致富。
为 深入做好对云南省寻甸县的定点帮扶工作,落实“乡村教育振兴、教育振兴乡村”使命任务,华东师范大学拟在寻甸县创办“华东师范大学寻甸实验班”,计划于2022年8月招收第一届学生。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陈向东副主任、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范国睿教授、李政涛教授、朱益明教授等先后参与了《寻甸县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华东师范大学寻甸实验班筹建方案》《华东师范大学寻甸高中实验班支教教师选派办法》等前期方案的筹备设计与研讨交流等工作。为进一步推进“华东师范大学寻甸实验班”的筹建准备工作,研讨寻甸县教育“十四五”规划的落实推进情况,2022年7月27-28日,华东师大基教所所长李政涛教授,基教所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朱益明教授,基教所研究员、《基础教育》杂志副主编张国霖老师,基教所办公室主任徐继节老师、基教所助理研究员李栋博士一行等赴寻甸县开展教育帮扶及调研工作。
7月27日上午,华东师大基教所团队前往寻甸一中调研学校发展与实验班建设情况。在寻甸县教育体育局汇报实验班相关开展工作情况及存在困难之后,参会人员围绕实验班的改造工程、师资配备、学生选拔、制度建设、协同机制、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基教所所长李政涛教授首先转达了梅兵书记等学校领导对寻甸教育人的亲切问候,认为此次研讨会不仅仅是调研会,更是落实会与推进会。他提到,“华东师范大学寻甸实验班”的创办需要在处理好“育分”与“育人”、“巩固”与“提质”、“分工”与“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切实集聚全县、华东师大、全国的教育资源,把实验班办好、办实、办出影响力和示范力,为西南地区提供普通育人方式变革的“寻甸方案”。最后,李政涛教授围绕实验班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分别从机构建设、团队建设、招生工作、课程教材对接、课堂教学工作、教研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后续推进实验班建设的整体方向、推进思路与具体建议。寻甸县委常委、华东师大挂职副县长朱文佳作会议总结,寻甸县副县长、县教育党工委书记、县卫生健康党工委书记付亚楠主持会议。
7月27日下午,华东师大基教所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朱益明教授在寻甸一中报告厅,作了题为《新时代普通高中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思考》专题报告。朱益明教授认为新时代普通高中改革与发展要关注时代命题,重新审视普通高中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合理处置高中、高考、高校之间的关系,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使命。寻甸县高中校长、高中教师聆听报告,全程参与学习研讨,会场气氛热烈。
7月28日上午,华东师大基教所所长李政涛教授在寻甸县仁德第一小学报告厅,作了题为《如何提升教学质量与教研质量?》的专题报告。李政涛强调课堂教学改革和教研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需要落实、落准、落稳、落地和落细。他围绕小组合作学习的起点、前提、分组、分工、规则、节奏、评价反馈、互动交流、倾听能力、年段特征、学科知识特性、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以及提升教研质量的多种方式等,阐述了以“新基础教育”为代表的华东师大教改经验和教研改革经验及其转化与应用。寻甸县中小学校长、教师聆听了报告,积极互动研讨,感叹冲击大、收获多、受益广。
7月28日下午,华东师大基教所团队与寻甸县教育体育局班子成员、相关科室负责人、寻甸一中等10所学校校长代表、县幼儿园园长等在寻甸县教育体育局会议室,召开寻甸县教育“十四五”规划暨校(园)长工作座谈会。寻甸县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阮兴俊,从编制过程、规划内容与规划落实等方面介绍了寻甸县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基本情况。寻甸县教育体育局局长朱锦高围绕师资力量、学生发展、设施建设、存在问题等方面介绍了寻甸县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问题与计划。来自县域内10所学校的校长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总结经验、规划方向,积极与华东师大基教所团队老师们对话交流,共同出谋划策。寻甸县副县长、县教育党工委书记、县卫生健康党工委书记付亚楠主持会议。
在回应发言阶段,华东师大基教所所长李政涛教授,认为寻甸县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做得科学、扎实、有效,鼓励校长们“不比基础,比发展”“不比起点,比终点”。他强调,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至少需要强化七种意识:第一,是更加强化关联的意识,寻甸县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动态调整,需要与实验班建设结合起来,回答好“有了华东师大寻甸实验班以后,县域规划怎么办?”这一核心问题,同时也需要各学校发展规划等方方面面关联起来,将规划举措落实到每一所学校里和每一个班级里;第二,要更加强化突破的策略意识,要以办学育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障碍、困惑为突破口,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第三,要更加强化改革创新意识,要体现改革的意识、勇气和魄力,在改革中创新,在改革中突破,在改革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第四,要更加强化资源意识,通过开设讲座、申报课题、跟岗交流等各种方式,利用好华东师大和全国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办出教育特色;第五,要更加强化标杆意识,分析各自学校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积极向标杆学校借鉴学习改革经验,找准招,用好招;第六,要更加强化贡献意识,为昆明、云南乃至全国乡村教育振兴贡献独特的“寻甸经验”和“寻甸方案”;第七,要更加强化宣传意识,及时做好成熟或成功经验的总结提炼工作,利用教育论坛、学术研讨会、融媒体等平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发出乡村教育振兴的“寻甸声音”,使得寻甸县的教育教学改革,既有成效和成果,也有反响和影响。
“帮扶寻甸的过程,正是华东师大在服务国家振兴、民族发展中,履行育人、文明、发展‘三大使命’的过程。”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曾表示,“定点帮扶寻甸,让华东师大在教育脱贫攻坚战场形成了自己的使命担当特色和创新经验”。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基教所将继续深度嵌入到华东师大与云南省寻甸县创新建立的多层次、立体化、全员参与的教育帮扶“结对”体系中,通过结对合作建立的“教育帮扶共生体”,不断推出特色经验,积极发挥基教所团队的专业力量,为寻甸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思想活力和改革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