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回顾(上) |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未来教育与基础教育学建设

作者:发布时间:2022-07-08

2022年6月26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市教育学会的共同指导下,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教师发展学院),联袂举办的“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未来教育与基础教育学建设”研讨会顺利举行。会议专家云集、主持人纲举目张、各发言人高屋建瓴,研讨内容既有理论创生,又有实践探索,展现了教育领域对数字化转型的敏锐关注和具身参与。

为充分展现本次会议内容多元、质量卓越的研讨全程,以飨读者,本期推送呈现的是“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未来教育与基础教育学建设”研讨会上半场的内容回顾。





1

领导致辞


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朱军文教授主持。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通过梳理上海发布的教育数字化相关方案,说明了上海整体性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已经开始走向具体的实施阶段。杨主任表示,上海一直在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未来学校建设,创新技术赋能的课堂教学变革,并展示了上海各区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产生的成果。他提出,高质量教育发展始终离不开高质量教育理论的支持,基于此,杨主任对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教育学会和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开放教育学院等,长期支持上海教育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期待这些单位能够在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转化中贡献更多的智慧。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指出,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习时间跟空间的变化催生了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二是学习者获取信息更加便利;三是学习工具的多样性和泛在学习的普遍发生。尹会长表示,教育数字化需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如果仅仅是连接客观数据、不能同人的思想情感建立起联系,那作用一定非常有限。他指出,我们需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背后的学习规律,创造和设计支持学生有意义、有效率和个性化学习的环境,支持学生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会在变化的情境中形成自己应对变化的关键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理念创新和教育模式深刻变革的核心关键。华东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启动了“教育+、智能+”等行动计划,把推动智能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学校的重要发展战略。他表示,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涉及技术、数据、组织、理念、机制等多维要素的系统工程,基础教育是不同学科内容的复杂性的事业,因此未来教育与基础教育学建设这一重要议题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和持续发力。期待更多专业力量共同探索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未来教育与基础教育学建设的转型重点、实现路径,共同创造充满希望的教育美好未来。




2

特邀主报告


论坛上午场的上半程由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教师发展学院)党总支书记赵健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祝智庭,以《教育数字化转型,面向未来的教育“转基因”工程》为题。报告一开始,祝教授呈现了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概览,基本展现了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蓝图,接下来主要在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第一,教育数字转型化之现象探因。他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种人为的进化过程,正像英国一位教授说的:“数字创新并非技术议题。用数字技术改善人类生活是一种深刻的人文主义努力。”他指出,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通过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促进教育的系统结构、功能、文化发生创变的过程,使教育系统具有更强的运行活力与更高的服务价值。第二,教育数字化转型之新基因探析。祝教授指出,教育进化的主基因,是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个性化。他提出了四个新的教育文化基因,即学生中心、能力本位、需求驱动和开放创新。第三,教育数字化转型之理论探思。祝教授提出进化论、催化论、应变论、嬗变论和智慧教育论等教育转型的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方式和路径。第四,教育数字化转型之工程化探路。祝教授指出,教育同时是国家的公共事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社会文化现象,教育数字化转型应该从中间(教育作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切入,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使学生获得美好的学习发展体验。




3

主题报告


【发言人】


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顾建军,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知识生产方式变革与学生学习的思考》为题。探问“数字时代默会知识走向何方?”,探索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学生学习的路径。顾教授认为,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型,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增长方式的转换、知识生产工具和载体的转换、知识生产机理的转换以及知识生产者即时互动的时空转换。因此,学校教育应当尽可能给予学生结构化知识,包括元认知知识、共生性知识、价值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他指出,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强化适应性支持的自主定制学习;二是注重基于虚拟社区的社群互动学习;三是推进高效互动的人机协同学习;四是拓展感知统合的情境沉浸学习;五是关注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多元混合学习。顾教授提醒我们,应当关注数字化时代知识形态多元性,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性,以及学校教育与学生学习的适应性。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刘复兴,以《关于算法教育学的几点思考》为题。他指出,我们正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入口之处,即教育学从工业时代向数字文明时代转型。刘教授认为,教育学研究的主题框架应从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二元主题逐步转变为一个三元主题,同时研究教育与机器、教育与技术发展的关系。基于此,他提出,算法教育学要关注(1)算法时代的教育体系与教育问题;(2)算法时代的学校、家庭、社会关系;(3)算法时代的教育制度特征;(4)算法时代的社会职业变迁与人才培养标准;(5)算法时代的课程与教学;(6)算法时代学习者的身心发展。最后,刘教授表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算法教育学,是中国教育学摆脱舶来品色彩、走向世界前沿的一个契机。




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院长黄甫全,以《AI名师主讲课程教师减负成效:一项试验研究》为题。他介绍道,针对当前教师负担过重问题日益尖锐,华南师范大学团队率先成功研发AI全科主讲名师“华君”,成为真人教师的课堂教学智能代理。研究显示,一方面,AI教师珠江课堂的备课时间和上课时间显著少于同课异构的常规课堂;另一方面,两类教师在进行话语表达时的情态特征方面基本相似。黄教授指出,AI助力减负是理论与实践的多重介入;AI主讲课程教师的减负态度与意愿是多要素调节的因果链条;在此过程中,AI教师的角色及功能,使真人教师在课堂中的身份特征发生变化,且两类教师均是以手段为导向开展行动。黄教授表示,AI教师主讲课程的真人教师减负成效具有双重性——技术能够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包括工作量负担、体力负担和情感负担,也可能提高对教师的创造性要求,增加教师的认知负担。   



论坛上午场的下半程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卜玉华主持。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王牧华,以《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未来课程研究》为题。王教授结合“未来课程”相关研究,从课程主体、课程时间、课程空间、课程资源四个方面,说明了数字化转型对于课程研究主要带来的变化,并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解读:第一,从联通主义看待课程主体。数字时代要重新思考学生的群体特征和课程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用未来主义描述课程时间。主要讨论同步和异步,连续和非连续,正式和非正式,个人和集体四个主题。第三,以开放主义标签课程空间。未来课程空间建构的四大功能是创造学习机会、聚合学习资源、构建交往情境、重塑学习场景。需要用“学习机会”概念,重新诠释课程本体。第四,以泛在主义标识课程资源。王教授指出,这会对我们的课程开发和课程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视野。



江西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院院长戴同德,以《数字化转型时代,发现面向教育未来的不变因子》为题。戴教授的的核心问题为: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面向教育未来的不变因子有哪些?他指出,在教育逻辑里面,一些不变因素是恒定的。从古人提出的格物、致知到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观点,到未来的“数字化智商”,其核心能力就是自我认知(Self-Awareness)。这些不变的因素是人最底层的能力体系,我们应该基于人的贯通培养,来构建整个教育培养的底层逻辑,形成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效衔接。戴教授表示,我们特别期待通过这样的一次论坛会议,开启中国版的数字化转型时代的一种A New Model。这样的一种新的Model模式,将学生的培养,包括:基础教育、学科体系的一种构建和高等教育的融合,形成一种非常好的贯通体系。    



曲阜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谭维智,以《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我们进行一些“明智的选择”》为题。他指出,数字技术已经成为重塑和改变学生、教师、学校、道德、价值等重要力量,我们不是被动的等待技术来改写教育、塑造教育,而是要主动的去设计和创造教育的未来。教育数字化转型揭示了许多尚未探索的新世界——算法决策、隐私、道德、透明度等等,许多方面都面临着“向左”或者“向右”方向性的抉择,我们需要依据可取性原则、人类优先原则、教育性原则和前瞻性原则,对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进行一些明智的限制。谭教授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人文主义努力,呼唤既懂数字技术、又具有对数字技术进行反思批判能力的“哲学工程师”,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看门人”,在机器前头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和舵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杨九诠,以《从信念知识到信托知识,“乔布斯之问”的可解释性及其风险》为题。围绕“乔布斯之问”,“为什么IT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 杨主编从人类知识的三种性状:信仰知识-信念知识-信托知识入手作了解释与回应。他认为,从信念知识到信托知识是现代化的自反性,会导致技术对科学的后来者居上、量对质的工具性僭越和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异化这三种反噬,指出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隐含危机。他指出,要回应“乔布斯之问”,应在“课程-教科书”范式从信念知识转向信托知识的过程中,一方面使信息技术发挥赋能增效的作用,另一方面警惕人工智能的风险和弊端。最后,杨主编表示所有的“远虑”与“近忧”,都将成为翻番和化解风险的力量。



【回应人】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教师发展学院院长闫寒冰,对论坛上半场的报告给予了积极的回应。闫教授代表主办单位,对论坛策划人、各位发言人,以及参与论坛的学界同行表示感谢,同时对各位发言人的报告做了简要总结。她指出,祝老师向我们全面呈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大图景,全面解释了转型的相关理论、路径和技术。主题报告中,各位专家均从不同的角度呼应了祝老师的报告,其中刘复兴老师对“需求驱动”做了呼应;顾建军老师,重新定义了“知识技能生产方式”和“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戴同德教授的报告探讨了如何用新的技术手段去培养和支撑学习本质中不变的能力追求,以及如何去形成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谭维智教授从数字化转型的人文主义努力的角度给出了多个明智的选择原则,和非常清醒、冷静的哲理性思考;黄老师的实证研究展示了未来的课程越来越数字化、越来越智能化,其实证效果让我们印象深刻;王牧华老师的课程,越来越加载了学习的全生态环境;杨九诠教授用了“信念知识到信托知识”的方式,对于“乔布斯之问”的解释和破解给了更为深层的解答和路径,也是对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变与不变”的“冷思考”。

闫教授指出,报告间有深度的关联,也对其个人有很大的启发。对此,她呈现了几点思考:第一,当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或者智能环境也能做学生中心和能力本位方式教育学生的时候,教师要怎么样的发展?从这个反思上来说,我们在实践的支撑上还不够,应该特别务实地进行精准培训和教员助力。第二,面向需求驱动的转型基因,怎么让研究和实践形成闭环?她指出,应该更多的和一线连接、关注实践需求,需要研究者的主动作为。第三,闫教授认为面向开放创新的基因,在研究的快速迭代和跨专业的合作上,也需要有更多的努力。

最后,闫教授以“计算主义思潮”的隐喻,把整个宇宙当成巨型的计算装置,强调合作和协同对于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她表示,每次论坛都是一个连接,希望借助这些论坛能够促进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