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世与未来教育”系列工作坊第三期圆满举行

作者:发布时间:2022-06-20


近年来,“人类世”的概念广受国际学界的关注,从地质学到哲学,从生态理论到文化批评,从媒介考古学到未来教育研究,都可见到其身影。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72年《学会生存》报告发布以来的第三份面向2050年的重要报告,同样回应了“人类世”的问题,重要议题是人与地球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此议题涉及到我们对人类生态文明以及未来教育问题的理解与判断,另一方面中国教育领域目前对此议题的关注尚不充分,但要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参与者和对话者,我们就有必要深化对此问题的认识。为此,在全国教育科学重大课题“未来学校组织形态与制度重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组的策划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决定联合举办“人类世与未来教育”在线系列工作坊,时间从2022年4月至7月,每月一次,共4次。


2022年6月18日下午,第三次工作坊如期召开。本次工作坊仍然由华东师范大学海外高端专家——柏林自由大学知名教育人类学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武尔夫(Christoph Wulf)教授作演讲嘉宾,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彭正梅教授参与对谈。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卜玉华教授主持了本次工作坊活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陈红燕副教授作翻译嘉宾。“未来学校组织形态与制度重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吴永和教授、古秀蓉老师,中国教科院方铭琳副研究员,与华东师范大学王占魁副教授以及国内外多所高校的硕博士研究生共100余人参与了此次工作坊。





本次武尔夫教授分享的主旨报告题为“人类世地球社区中的世界公民教育:面向未来教育的模仿及相关问题(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the Planetary Community of the Anthropocene:Mimetic Processes and Aspects of Future-Oriented Education)”。首先,武尔夫教授重申了 “人类世”的概念,指出对人类世的理解不应局限于其对现代化的破坏性影响,还应看到其对克服现代化消极影响的积极作用。接着,他把人类世置于全球化背景之下,指出教育不仅是培养国家公民,还要培养全球公民,并解释了全球公民教育概念提出的背景与内涵。进而,他举例说明了全球公民教育的三种实施路径:一是通过自然和文化遗产开展;二是通过人权教育进行;三是通过和平教育与和平文化来构建。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阐述了面向全球公民教育需要坚持的十大原则:(1)树立帮助学生获得全球社区惯习的榜样;(2)全球公民教育是范畴式教育;(3)发展全球社区需要基础的教育;(4)全球公民教育的过程与社会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相关;(5)教育是一个身体感官的过程;(6)教育是一种文化表演的过程;(7)传授知识应该一视同仁,即把一切知识都教给一切人;(8)全球公民教育是一种在“第三空间”进行的跨文化教育;(9)承认差异在全球公民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10)全球公民教育的过程充满复杂性,需要不断批判与反思。最后,基于全球公民教育的原则,他阐发了“人是如何学习”的重要议题。人的学习手段和方式是模仿(mimetic),这种学习方式具有创造性、复杂性、生产性、审美性等特征,儿童正是通过模仿来融入文化环境,形成想象力以及构建自我。 


武尔夫教授作主旨发言


在主旨报告之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彭正梅教授作为与谈人发表了观点。首先,他围绕“天下课程:全球公民教育的四个维度”的主题展开,提出了 “人类世即生态世,生态世即天下世,天下世即全球教育公民世”的观点。接着,他阐述了四个维度下的世界公民概念:一是自由主义视角下的世界公民,这是以康德提出的在理性个体基础之上建立民族国家的理念为哲学根基,强调国家之间如何通过论证、协商和说服达成共识,他认为,人类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式,这种模式下的每个人都在盘算自己的利益与好处;二是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世界公民概念,即批判资本主义创造财富和造就不平等的双重矛盾,强调一切人的自由与解放,呼吁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三是中国学者赵汀阳提出的新天下主义视角下的全球公民概念,强调“家国天下体系”,呼吁建立“个体-民族国家体系”,同时,这种新天下主义思想又分成两大范式:强调万物一体的儒家范式和主张多元一体的庄子范式。进而,他指出,这四种维度既有合理性,也存在边界性,其为我们思考和反思人类世提供了方向。基于此,他建构了兼具中国特色与世界特征的天下课程体系,其主要以中国古代孟子的“修身、亲亲、仁民和爱物”思想为学理基础,将《孟子》《论自由》《共产党宣言》以及《庄子》作为课程内容维度,提供了实施全球公民教育的道德、社会、政治和生态四种进路。最后,彭正梅教授还就武尔夫教授提及的关于“模仿”和“资本主义”观点进行了回应,他表示非常赞同武尔夫教授提到“模仿”既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也存在操纵学习者的问题,因此,我们需对模仿持有批判与反思态度。他进一步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模仿,同时也重视练习,并关注人的感受性,即通过审美地展示世界,有助于使模仿具有超越性与境界性。此外,他还表示,在批判资本主义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承认资本主义具有生产性和允许反思批判等优势特征。

对此,武尔夫教授表示非常赞同,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回应:一是我们需要保持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二是我们不能只基于理性主义开展全球公民教育,还要从审美、情感、想象力等维度实施全球公民教育;三是我们需要回到“人类是谁?”的原点性问题。


彭正梅教授发言


第三环节是自由交流环节。吴永和教授、方铭琳副研究员等多位老师参与了互动,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譬如“全球公民教育如何在未来学校之中实施?具体路径是什么?”“如何在学校层面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和现象力?”武尔夫教授和彭正梅教授分别对两位老师的问题进行了回应。


自由交流环节


最后进入总结环节。卜玉华教授指出,本次工作坊观点深刻、内容丰富,是一次高质量的讨论会。我们思考未来学校不能仅局限于国家维度,还可以从更加宏观的全球公民视角探讨与思考。同时,关于未来学校课程如何设计、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等问题的讨论将有助于我们超越技术主义立场下的未来学校单一范式,为我们提供更加多元的未来学校组织形态探索道路。


据悉,本次工作坊是“人类世与未来教育”系列工作坊的第三期,随着工作坊的推进,对“人类世与未来教育”的话题将有更为深入地探讨,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