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8日19:00-21:00,由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带领的课题研究团队,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交流与课题推进展开视频会议交流。此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李政涛教授主持,广西师范大学王枬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黄书光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廖婧茜副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李云星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李栋博士,以及参与各子课题的多位研究生同学等课题组核心成员出席。
作为课题总负责人,李政涛教授首先向课题组通报了研究成果系列丛书的整体进展。经过严格审核论证,本课题系列丛书已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批准立项。
接下来,研究团队主要成员就各自负责的子课题阶段性成果,主要是书稿撰写,依次进行汇报交流。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廖婧茜副教授,带领的子课题团队负责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话语体系”研究。廖老师先介绍了该书稿的特色。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把握,首先要把它内置于中国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形成了的这样一个理论体系的、新时代的背景下,理解它的内涵及其独特意义。它的内容体系包括核心要素、整体构成的内在逻辑、主要突破、未来超越等。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王枬教授,介绍了子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原创性研究——以‘生命·实践’教育学为例”的研究与写作进展。大体上包括了五个部分。序言部分,主要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原创性本身的一些概念,界定什么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什么叫“原创性”,以及对这样一个以“生命·实践”教育学作为原创性案例研究的理解。然后,上中下三篇构成了这本书的主体框架,主要是谈“生命·实践”教育学的中国传统,生命实践教育学的中国立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中国气派。最后,以“生命·实践”教育学的中国贡献作为结语。随后,王枬教授的博士生皇甫科杰,作为本团队的成员代表,补充交流了书稿的具体内容、团队分工、课题其他成果等。
华东师范大学黄书光教授,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子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历史审视研究”的核心内容,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生成的渊源处阐发,通过历史的眼光寻找其文化根基,明确其价值定位,并以此为基础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论题、内在结构和发展逻辑。黄书光教授从纵向上解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溯源流变,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身,然后到中国,再到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个中国文化根脉,中国传统就有民本主义思想,到了近现代又一步一步发展出了“人民本位”思想。黄书光教授接着介绍了研究团队的具体分工、各章节具体内容,以及就本课题研究参与过的学术会议主题报告,以各种形式形成和传播课题的研究成果,持续扩大课题影响力。
浙江师范大学李云星副教授,负责子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实践之基”研究,从五个部分汇报了该子课题书稿撰写的情况:(1)书稿的基本进展(2)书的框架(3)成员分工(4)进度安排(5)目前存在的问题。李云星副教授表示,在该书的前期资料搜集与积累,以及撰写过程中,主要把握三大维度,即“中国特色”维度、实践逻辑维度和教育基本问题维度。其中,教育基本问题包括为什么发展教育、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如何发展教育这三个基本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李栋博士主要从三个方面汇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国际贡献与传播推广”研究,包括前期工作、目前进度、成果发表。本书的整体框架包括五个部分:绪论,中间分成了上篇中篇和下篇,最后是结语。绪论部分提出了一个前提性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这样一个课题?紧接着围绕这样一个问题,从“破题”到“解题”,进一步明确了书稿的体系框架。这中间有一系列子问题:为什么要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讲什么?谁来讲?讲给谁?如何讲?最后涉及到如何评价的问题。本书撰写基于三个基本立场或视角:第一个是从知识生产的方面,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是如何生产的。第二个是话语的实践,包括话语的体系。第三个是话语的传播。最后,李栋博士就本书具体章节的内容展开详细介绍。该书目前在深入写作中。
江西金太阳教育集团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庆久,就所负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典型案例和理论生成”子课题书稿进展进行汇报。该研究回顾了近十年的中国教育实践,精选了50个典型案例展开分析。书稿分为三大部分,侧重点有所不同,各部分都有相应的学校教育案例,各有千秋。
最后,李政涛教授对以上各子课题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点评,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计划和建议。第一,所有的研究成果,要有“对标意识”。这个“标”就是当初的课题申报书。申报书里对整个课题,无论是核心概念、课题目标,还有基本体系的构建,都已有比较系统的表达和梳理。此外,除了完成课题研究任务,达成“成事”目标之外,他还期望每一个参与者也能够在“成人”意义上,有学术的突破,既有个人突破,也有团队突破。第二,更多关注近期发表的相关理论文献,为本课题推进及时提供重要的参考。第三,关注写作过程,通过过程质量的提升,来提升书稿的质量。关于如何提升书稿写作的过程质量,李政涛教授也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性建议。
通过本次内部交流,研究团队各主要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对课题本身的价值和书稿质量的提升等都有了更加深入、具体和清晰的理解,形成了更加高效严谨的研究与写作计划,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按照既定进度,高质量地完成研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