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晚上19:30-22:00,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简称基教所)所线上召开了“五育融合”课堂教学实践和评价体系研讨会,基教所“五育融合”研究中心团队全体研究人员参与研讨,部分研究生旁听了此次讨论。会议由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宁本涛教授主持。
首先,鞠玉翠教授作了基于真实情境问题的“五育融合”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报告。鞠教授认为,教学是以教材为中介的育人过程,育人目标的五方面缺一不可,且紧密联系,但现实状况是“不全”“不准”“不融”“不活”等。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教学有望促进“五育融合”、全面发展,要在分析课堂中的“五育融合”参考要点基础上,探讨真实性评价参照指标,促使融合理念在教研、教学各环节中体现和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随后,研究团队结合对上海金山和泸州江阳“五育融合”示范区的教学调研和指导经历和感悟,分别向与会者分享了对该议题的思考。
卜玉华教授认为,“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一定要体现出学科本身的独特育人价值,单个课堂教学可能无法独立完成“五育”任务,而项目化学习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可能思路,因此在课堂之外要做更大的系统性教学设计,最终实现体系性转变。
王保星教授认为,评价是教学的延伸,融合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进一步明确“五育融合”的目的和做法,做到适度融合、有效融合,最终实现自然融合的理想状态。
黄书光教授指出,融合育人可以认为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延伸,“五育融合”课堂教学模式一定是多元化的,不一定是面面俱到,评价也需要多样化,要积极调动学生、家长、社会等多元力量。
李家成教授认为,可以从系统的层面看“五育融合”,从区域层面、学校整体层面、学科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等层面考察“五育融合”过程的差异性和不同的要求与表达。
李林副教授表示,考虑到一线教师的迫切需求,学科和课堂、项目化学习、(准)种子教师研究项目是课堂教学模式的三个重要抓手。
杨光富副教授表示,指导过程中发现一线老师们对什么是“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还比较困惑,建议对“五育融合”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的探索需要种子学校校长和教师自下而上的参与。
游韵副教授认为,怎样更好地理解“五育融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王占魁副教授认为,实验区种子教师对融合育人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知,课堂的呈现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是要避免走入“为融合而融合”,进而丢掉了学科本身育人价值的误区。
蒋纯焦副教授认为,实验区种子教师有较强的融合意识,能在某个教学点、某个时间段感觉到融合,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融合应该是片段的还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疑问。
董轩副教授表示,对评价体系的思考应该考虑到学生能力变化的维度。
刘世清副教授认为,“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周密的设计。
张国霖副主编认为,“五育融合”要落到“育”上,“育”本身就是结果,它与学科知识有关,但更多表现在能力方面。“五育融合”是一个大的框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周期性的安排。
杜明峰博士认为,我们要着眼于老师们的迫切需要,在教学框架设计和运行机制上寻求突破。
王丽佳副教授认为,大单元设计为“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变革提供了思路。
张礼永博士认为,“五育融合”很有意义,代表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未来走向;“五育融合”任务艰巨,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得到解决。“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要凸显学科本身的特质,探讨向其他领域的延伸。
李栋博士认为,“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要关注教案、明确要点、达成共识。
宁本涛教授指出,探究“五育融合”视域下的课堂教学变革要学会变道理为事理、化理论为方法,构建“五育融合”课堂教学范式和评价体系,需要处理好教与学、多与少、新与旧、收与放、深与浅、远与近、专与博等几对关系。
最后,李政涛教授对本次研讨进行了总结。李教授指出,本次讨论深化、丰富了对“五育融合”的理解,彰显了共同体的研究氛围。开展此次讨论很有必要,其目标在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形成共识、自我提升。
此次讨论达成了以下共识:一是增进了对“五育融合”的理解。“五育融合”代表了当下和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走向,“五育融合”不仅是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视角和眼光。二是增进了对“五育融合”教学模式或范式的理解。“五育融合”的教学要以教材为中介;要针对问题的解决;要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要坚持学科本体,挖掘学科独特价值;要化融合视角为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要重视融合的综合性和系统性;要重视长程的设计;要以学科融合为抓手。三是重视评价体系的建构。要系统思考依据什么来评价、评什么、如何评价、谁来评价等四大根本问题。
最后,他特别强调,目前华东师大基教所“五育融合”研究,已进入课堂改革的攻坚阶段。接下来,研究团队将尽快形成教学设计框架和范本;构建以融合为对象的评价机制;加快课例和案例的日常积累;建立成果创生共同体;不断加强自身学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