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中心建设与发展(26)| “成都中心”指导团队开展第五次学术指导活动

作者:发布时间:2025-04-29

共生视野下未来学校高质量育人体系建设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基教所”)在“成都中心”开展的重点项目。为进一步深化“成都中心”项目建设,推进成都市青羊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421—22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教所“成都中心”指导团队赴成都市青羊区开展了第五次学术指导活动。本次活动旨在聚焦课堂教学、学生发展、学校治理三个领域的实践进展与问题,深化重点项目研究,引领五所领航学校持续推进高质量育人体系建设。

参加本次指导活动的团队成员有华东师范大学卜玉华教授、黄向阳教授、李林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方铭琳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柳青、盖平运、硕士生马一翔。指导团队按照专题分成三个小组,分别深入不同学校开展针对性指导,引领各校进一步明确改进方向。

第一组:卜玉华教授牵头组

卜玉华教授及博士生柳青先后前往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和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深入课堂教学一线开展调研与指导。在两所学校,指导专家聚焦英语课堂教学,通过随堂听课、观察教学研讨等方式,详细了解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现状与成效,并对教师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及教研机制提出专业建议。




421日全天,专家组深入两所学校英语课堂,参与两所学校教研活动。卜玉华教授指出,教师应增强课型意识、目标意识与建构意识,深入解读文本,优化教学过程,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设更加丰富和开放的学习环境。同时,她强调教研需以问题为导向,紧扣学科核心素养,注重结构化思维的生成,引导教师从具体教学问题出发,探索有效的教学改进路径。422日上午,专家组与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围绕学校治理体系与学生发展体系进行座谈交流,就学校组织结构与管理体系进行指导,进一步明晰学校整体发展的重点方向。



第二组:黄向阳教授牵头组

黄向阳教授、方铭琳副研究员及硕士生马一翔来到成都市草堂小学、青羊区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成都市石室联合成飞学校,围绕学生发展与德育课程展开专项指导。

421日上午,专家组对成都市草堂小学安全教育班会课设计及安全教育课程整体架构进行调研。专家组指出,单一领域的课程设计需突破知识传递范式,向文化浸润与生命体验的融合维度升级。



421日下午、422日上午,专家组在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成都市石室联合成飞学校,就学生典型问题进行调研。专家组指出,问题干预需超越点状应对模式,转向“预防 —诊断—发展”的系统思维;同时强化发展性教育元素的有机融入,推动育人机制从“危机处理”向“成长赋能”跃迁,构建基于共生理念的立体化支持系统。



第三组:李林教授牵头组

李林教授及博士生盖平运先后前往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成都市草堂小学以及成都市泡桐树中学,参与学校教研活动并就学校治理与整体发展等主题开展调研与指导。

421日上午、422日上午,专家组深入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成都市泡桐树中学语文课堂,参与两所学校教研活动。李林教授指出,新时代的语文教学需把握文化性与生长性双重维度,语文教研要从经验型教研向研究型教研转变。




421日下午,专家组对成都市草堂小学作学校整体发展座谈会。学校结合“建设博物馆中的学校,学校中的博物馆”发展战略,对学校整体发展、学校重点项目进行全面介绍。专家组针对学校困惑作一一解答,并对学校下一步发展计划作详细指导。



此次学术指导活动以深入现场、一线指导的方式,针对各校在课堂教学、学生发展与学校治理中的重点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度指导,为领航学校提供了明确的改革方向。基教所“成都中心”项目将持续深化“共生”理念的实践应用,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为区域教育变革注入新动力。未来,指导团队将继续以学术引领为核心,凝聚多方智慧,探索新时代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为构建更加充满活力的未来教育生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