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魁副教授及其团队发表“办学精神与教学特色”阶段性成果

作者:发布时间:2021-04-21

“爱智”抑或“爱人” 

——论中国儿童哲学课程的价值与未来


[摘   要]在哲学“爱智”传统的背后包藏着“爱人”的价值意蕴,这是哲学从源头上切近教育的思想基因。承继这一价值意蕴,儿童哲学课程的开创者李普曼也为儿童哲学指出了“思考自我”和“学会推理”两项使命。面对当下中国学校教育的现实,在中小学开展儿童哲学课程实验实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一大进步。然而,业已尝试开展儿童哲学课程探索的学校里,实验者更多地是在追求儿童哲学的“哲学性”(爱智传统),而对如何让儿童哲学成为“儿童的” (爱人传统)思考不足。质言之,如何在追求“爱智”(哲学性)的过程中体现“爱人”(儿童性),或者说如何以“爱人” (儿童性)的方式追求“爱智”(哲学性),进而实现中国传统课堂整体上从“灌输式教学”向具有儿童哲学品质的“论证式教学”转变,乃是今后中国儿童哲学课程的历史使命。长远来看,“儿童哲学”客观上要求它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是应当融入学校的整个课程体系成为“全科的”进而成为“全体教师”的“教育哲学”。届时,作为一种教育哲学和教师哲学的“儿童哲学”,必将是对既往课堂教学在板书和课堂形态上的一系列改观,从而极大地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生命质量和思维品质。

[关键词]爱智;爱人;儿童哲学;教师哲学;论证式教学


 _爱智_抑或_爱人_论中国儿童哲学课程的价值与未来_王占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