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中心建设与发展(10)|华东师大基教所“杭州中心”项目组联席工作会议顺利举行

作者:发布时间:2024-08-19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华师大基教所”)与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局合作成立“杭州中心”项目组,主动应对临平高质量学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和瓶颈难题,以“思维课堂”和“作业评价改革”为抓手,全面深化临平教育综合改革,共同探索基础教育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临平模式”,助推临平教育现代化进程。2024816日,华东师大“杭州中心”2024年度联席会议在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人员有“杭州中心”项目组专家团队鞠玉翠、刘世清、程亮、董轩、杨光富、李栋等,临平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方建胜院长、杨正刚副院长、肖晶副院长,各合作校校长、种子教师,临平区教研员等。




首先,八所合作校项目负责人汇报近期工作进展、成效及后续计划与期待。随后,华师大基教所核心团队成员对合作校项目负责人的交流内容做出回应。

杨光富副教授总结了前期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总体感受,肯定了合作校在前期工作中体现出学校龙头项目各具特色,双方合作机制初步形成等特点,并提出优先保障龙头项目、扩大项目辐射影响、挖掘优秀种子教师、拓展项目成果形式等建议。

程亮教授表示合作校上一年度的工作开展有理念提升、有实践抓手、有推进思路、有成果呈现,指出后续工作开展需考虑三个关键问题,包括如何上下结合提升项目高度,如何点面结合强化深度,如何内外结合增加能见度,并就此提出针对性建议。

刘世清教授对项目后续开展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关注作业、教学与评价的联动性,二是打通实践操作、经验总结和理论论证的区隔,三是明确研究所处的阶段和侧重点,四是注重项目推进过程中学生发展、项目进展和教师成长的三重性,五是凝练区域和学校的核心理念。

董轩教授肯定了合作校的前期探索,提出后续工作中需要重点考虑四对关系,包括个案与体系、课例与学校品牌、科研与教学、模式与故事等,并就此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李栋博士从四个方面对后续工作提出建议,工作计划方面,需明确学校发展需求细化行动计划;政策回应方面,需面向新政策聚焦龙头项目;成果产出方面,需以成果应用、模型搭建、标准设计为主要途径;团队建设方面,可通过梯队化建设持续推进点对点合作研究。





接着,临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肖晶副院长就“杭州中心”项目组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她指出华师大“杭州中心”自成立以来,通过理念引领、深入一线、搭建平台等方式对合作校进行精准指导,取得了教学有范、案例成集、科研增量等成效,并提出找准切口提炼范式、主动对接量化考核、典型辐射举一反三、拓展平台对标成长等具体建议。



最后,华师大专家团队牵头人和临平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讲话。

鞠玉翠教授表示,各合作校上一年度工作有品牌、有亮点、有实招、有成效,接下来要在此基础上展望后续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说,一要提升立意,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思索日常教学与科研活动,致广大而尽精微;二要抓准品牌,在政策迭代完善的过程中抓住关键,关联既有基础,提炼学校品牌,做出新的突破;三要落稳实处,以课题、课例、作例和评价为研究抓手,以经典理论和前沿文献为理论支撑,将高远立意真正落到实处。

方建胜院长对华师大专家团队和八所基地校表示感谢,并对与会的三方团队提出几点期望,他认为各专家团队要继续帮助学校理论认识再提升,理论支撑再深化;教研员要继续协同跟进,紧密配合,结合学校需要再落地,提供系统性、操作性指导;学校要转化真实问题为项目课题,推广已有成果并检验反思,发挥种子教师的辐射作用,调动学校资源给予充分支持。方院长表示期待后续工作能够方向明确,扎实推进,亮点再突出,特色再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