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及时总结基地研究团队工作进程中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团队间的交流与分享,在把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的同时明晰未来发展方向,持续深入推进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发展,2022年2月23日14:0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华东师大基教所”),在文科大楼1113室召开“基地研究团队工作会议”。华东师大基教所所长李政涛,副所长黄书光、黄忠敬、卜玉华,所长助理程亮、李林,研究员王建军、马和民、李家成、宁本涛、王占魁、蒋纯焦、朱益明、范国睿、杜明峰、杨光富、吴遵民、鞠玉翠,办公室主任徐继节等参加会议。会议由李政涛主持。
会议主要由华东师大基教所各研究中心研究团队负责人,分别围绕上半学年的工作进展和下半学年的工作计划的汇报进行。
教师教-研-修-述一体化研究中心
教师教-研-修-述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军副教授,基于上学期的研究及实践成果,提出希望能在本学期继续就五育融合的教学设计,编制出符合一线老师阅读习惯的手册。在写作方面,王建军副教授表示后期将在教师研究、教师发展等问题中找到新的突破口,发表系列成果。在学校合作方面,王建军副教授针对重庆荣昌区提出的“三为课堂”建设,表示希望能进一步基于教师培训的项目,助推其成立20-30人的核心团队作为全区推广教学改革的先锋,并基于自身的叙述和经验形成好的培训机制。
英才教育研究中心
作为英才教育研究中心的主任,马和民教授指出目前团队成立了2050富强中国学术委员会筹建办公室,围绕2050****、2050教育行动计划项目,聚焦因材施教、卓越人才培养进行平台搭建,启动2050富强中国学术委员会专家倡议书等方面加以推进。在上学期主要进行了两部分的工作,其一是教育大脑4.0项目,该项目聚焦高中的精准选课、双减后的精准教学、高考志愿智能填报三个方面进行拓展实施;其二是卓越教育系列校园微电影,将在整合和拓展各类资源的基础上,借助媒介传播方式讲述人才培养的教育故事。
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心
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心主任李家成教授,对上学期的工作进行了五个方面的总结:一是编写《家庭隔代互学指导手册》并预期在今年出版,强调老年人和孩子互为老师、互相学习,即由隔代教育转变为隔代学习。基于这一问题团队研发了具体的操作模型,并已将成果在期刊中发表或会议中汇报。二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全球家庭学习数据库中,团队基于老龄化背景的研究成为被其收录的第三个中国案例。同时,在乡村振兴的基础下,团队在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的维度中进行探索,基本完成《乡村家校合作指导手册》。三是《学校家庭社区协同育人》书稿,作为全民终身学习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也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出版项目,即将交付出版社。四是团队依托金山项目,正在金山地区研发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评价指标,希望能在学校和社区合作的薄弱领域率先完成配套指导纲要的研发。与此同时,团队在家长委员会主任的研究领域有了长足进步,针对家委会主任的角色、工作开展状况及其终身发展等问题,已经研发并发布了《家委会主任工作和发展纲要的征询意见稿》。除此之外,项目组与欧洲家校合作研究联盟、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项目团队、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开放大学等均有紧密联系和互动,在内外合作中不断有成果推出。
五育融合研究中心
五育融合研究中心主任宁本涛教授,主要围绕理论建设和实践推进两个层面进行了简单汇报。在理论建设方面,团队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国电化教育》、《教育发展研究》、《福建教育》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不仅思考“五育”如何融合,还拓展思考了对新美育、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研究等问题的研究,同时针对“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学习生态重构,作业减负和校外培训减负深度治理方面进行循证研究。此外,团队在劳动教育素养评价、从五育融合的视角看城乡一体化发展、上海市中小学劳动素养评价体系、新体育的拓展以及对素养教育的反思等方面均进行了深入思考,也都有十足进展。本学期除了认真筹备第三届全国五育融合研究论坛外,团队准备出版关于教育治理问题和国家社科后期项目的两套专著和五育融合课程、教学、评价以及治理等系列指导手册。在实践方面,宁本涛教授表示将进一步在上海金山、四川泸州、江苏常州等地区进行精准推进,同时将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以及中国教育学会的学术交流活动。
办学精神与教学特色研究中心
办学精神与教学特色研究中心主任王占魁副教授表示,中心成立以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在学术研究方面,中心在四个方面上平行推进:(1)研究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不尽相同的说谎问题,提出了重建诚信教育的主张;(2)研究了中国学校新兴的儿童哲学课的实践价值与可能形态,提出了论证式教学的主张;(3)研究并澄清了“二育”“三育”“四育”“五育”生成的历史逻辑,在参与五育融合项目的过程中,提出了当前我国“五育”的价值秩序主张;(4)研究了中国儒家的道统改造问题,提出了针对当前中国教育“绕过修道的传道”实践病症及其改进建议。其二,组织译丛,业已完成选书和译者选定工作并展开译丛的翻译工作,预计明年出版。其三,专著出版,结合道德教育论辩主题,修订出版一本相关专著。其四,教材建设,围绕教育美学课程有两本教材的出版计划,一本是已经完成的清末民国教育小说的选编;另一本是正在写作的通识核心课程《教育美学》教材。展望未来,中心主任王占魁副教授希望在夯实教学、科研的工作后能够再启动论坛建设,聚焦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集团校办学精神与教学特色的讨论。
中华优秀教育传统传承研究中心
中华优秀教育传统传承研究中心团队成员蒋纯焦副教授代表杜成宪教授分为五个部分进行汇报。第一,组织和参加学术活动。团队参与《中国共产党教育100年》书稿讨论会,并作大会发言《中国共产党教育史研究中的八对关系》;《辞海》(第七版)网络版发布会暨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线仪式在上海图书馆举行,团队成员作为分科主编出席;参加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九届学术年会系列论坛之“中国共产党教育思想九百年演进与当代发展论坛”;参与“中国小学教育传统的赓续与创新发展”教育论坛,并作大会报告;共同参与成功承办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二十一届年会,首次尝试线上线下结合。第二,出版和发表成果。杜成宪教授主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中国共产党立100周年”专栏,并组织4篇论文;出版《辞海》第七版以及《辞海》第七版网络版;孙培青教授、王伦信教授、杜成宪教授、蒋纯焦副教授撰写《中国教育简史》;杜成宪教授任《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中国教育史分科主编;杜成宪教授参与编辑《中国近代教育文献丛刊·教育学卷》;蒋纯焦副教授主编《近代师范教育研究资料汇编》。第三,成果获奖。《上海教育史》(四卷)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中国教育史》(第四版)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一等奖”,入选上海市教委“首批上海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名单;张礼永博士《民国教育社团研究》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第四,科研项目。承担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隋唐五代教育与考试研究丛书》(六卷)、“上海社科大师”项目《孟宪承全集》(17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百年党史中的著名教育人物谱系研究》。第五,社会服务。杜成宪教授参加上海市妇联、上海市妇女干部学校主办“妇女与发展”系列讲座第52期 ,演讲《中国历史上的家庭教育》;杜成宪教授作为与谈嘉宾参加上海市宝山区政府文旅局主办“今天如何做真教育——纪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诞辰130周年”主题沙龙。
学校新生活研究中心
学校新生活研究中心主任程亮教授主要围绕研究团队对学校新生活的定位,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总结。在过去的一个学期中,团队主要推进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聚集儿童生活,团队在江苏太仓举行了“第四届儿童哲学与学校变革论坛”;二是围绕教师道德领域,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三是在学校层面联合其他系所教师组建了青年跨学科研究团队,主要涉及到教师学习与评价创新等问题。在本学期,研究团队将围绕儿童哲学,沉淀前期探索,形成并发表两组论文;继续推进青年跨学科团队工作,开展教师阅读方面的调研;完成教师伦理决策和学校变革正当性等专著的撰写。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中心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朱益明教授,总结了上学期开展的四项工作:一是咨询服务,全程参与教委、高中学校建设、特色高中建设的工作;二是撰写中国和联合国合作50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报告;三是完成《中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报告2020年》项目;四是参与“双减”调查数据分析并发表相关论文。本学期将开展作业管理专题研究,启动普通高中学校改革丛书,申请课题并将工作重点转向写作。
教育治理研究中心
教育治理研究中心成员杜明峰老师代表范国睿教授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团队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首先,在项目研究上,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圆满结题,一般项目也已完成研究。全国教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优势及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现路径研究》现已开题,目前正在顺利推进。团队参与教育部政策法规司的委托课题《双减政策实施及其效益》,参与上海市教委的委托项目《上海市劳动力与受教育人口水平调查》《上海市教育事业对上海市城市建设的作用》等。其次,在成果上,团队在《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等中外文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新华文摘转载2篇。出版《中国教育政策蓝皮书(2020年)》《教育治理研究》,在学习强国上转载1篇,报纸上发表3篇,同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加强香港中小学爱国教育提交3篇专报。范国睿教授、Thomas S. Popkewitz教授联合主编的《教育政策研究手册》被授予“中国新发展奖”,范国睿教授撰写的咨询服务报告《加强和促进我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建议》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范国睿教授所著的《从规制到赋能——教育制度变迁创新之路》获得“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最后,在学术活动上,参与“第九届泛长三角地区教育学研究生陶行知学术论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战略规划与政策路径”研讨会以及“数字化转型与现代教育治理高端论坛”并进行汇报,同时参与了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庆报告与教育学系举办的青年学者沙龙等活动。
研学旅行教育研究中心
研学旅行教育研究中心/研学导师培育基地主任杨光富副教授,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汇报。第一,团队对世界研学旅行概况进行了专题研究,对美、英、法、日、新加坡、新西兰等国的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第二,通过问卷及文献研究等,对我国中小学研学旅行教育的经费投入、研学导师培养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第三,对浙江的湖州、台州、缙云以及江苏的苏州等地区的研学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为后续的研究打下了基础。第四,指导学生完成的“‘四史研学启童心’上海市3-12岁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红色文化研学课程开发和研学手册设计”,并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红色专项全国一等奖、上海市特等奖等殊誉。第五,研学导师工作指南的书稿撰写将尽快完成。杨光富副教授表示,中心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国外研学旅行的历史演进及现状比较,争取尽快有标志性成果发表,同时将研学旅行教育研究与团队建设结合起来。
终身教育研究中心
终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遵民教授,首先分为六个部分汇报了2021年下半年的成果进行汇报:第一,课题研究情况。国家重大项目“适应老龄社会的教育体系完善研究”结题,鉴定为“良好”。该项目自2018年立项以来,历时4年,完成了系列研究论文共22篇。在CSSCI来源期刊的论文有7篇,在CSSCI扩展版期刊发表的论文有8篇。其中1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4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第二,专著出版情况。吴遵民教授出版专著《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修订版)》。第三,论文发表情况。团队发表《终身教育背景下基础教育的改革现状与发展路径》《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本质思考——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的视角》《正视校外补课负面影响,重整绿色教育生态》《学校不能成为新时代的孤岛——新社会化学习刍议》《三教合力,构建儿童导向社区教育》《终身教育背景下基础教育的改革现状与发展路径》等6篇学术论文。第四,成果获奖情况,著作《现代终身教育体系论:中国终身教育发展的路径与机制研究》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五,学术交流情况。参加上海教科院“终身学习视野下校外培训机构转型与规制”研讨会,并做主题发言;参加国家开大、四川开大联合主办的“在线教育与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术论坛,并做主题发言;参加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委员会学术年会,并做主题发言。第六,决策咨询建议。参与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关于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决策咨询建议。接下来,吴遵民教授对新学期工作规划进行了介绍:第一,筹划举办“第二届浦江终身教育论坛”,拟研讨的主题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构建:路径与策略”。第二,进一步推广理论研究成果, 推广《终身教育研究手册》《现代终身教育体系论:中国终身教育发展的路径与机制》《终身教育发展的中国经验——改革开放40年终身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展望》《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修订版)等著作在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应用,由此加强学术研讨和对中国终身教育实践的指导。第三,积极参与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终身教育实践改革。第四,拟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2-3篇终身教育相关论文。第五,拟在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老年教育论纲》。第六,拟申报2022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新时代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少先队教育与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
“少先队教育与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工作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学术研究。体现在完成了一本高校精品教材《少先队教育导论》的顺利出版;发表学术论文2篇。二是学术会议。2021年6月当选“中国少先队学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2021年12月,与联合上海少先队工作学会联合主办举办了为期两天的“新时代少先队改革”的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新时代少先队改革的政策要求、理论思考与实践路径”。共约300人参与了会议。并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在华东师范大学成立“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研究中心”的教育学团队负责,开展基线调研,提供中国发展的调查报告。三是社会服务参与普陀区、长宁区、浦东新区的少先队工作“十四五规划”的建议咨询工作和少先队辅导员培训辅导工作;四是学术组织工作。卜玉华教授当选为上海市少先队工作协会副会长,担任全国少先队代表大会的高校代表之一。2022年该中心将在6月中下旬,与系所合办“中国少先队学科建设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
新时代学校变革创新研究中心
卜玉华教授是新时代学校变革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她汇报了从四方面汇报了该中心在2021的年度的工作与新学期计划。进展方面:1.学术研究成果方面。完成两项课题。一是国际项目“中国—加拿大教师教育与学校教育互惠学习研究”的结题工作,并在国际知名出版社Macmillan出版成果著作《Narrative Inquiry into Reciprocal Learning Between Canada-China Sister Schools: A Chinese Perspective》》;一项上国家社科项目“学校生活中的儿童形象研究”,成果著作一本,已经通过项目结题。另完成著作一本《叶澜学校教育变革思想研究》,即将于2022年6月出版。2.学术会议。2021年5月,联合主办了“未来学校与社区融通之路”的全国学术研讨会。3. 项目立项。成功申报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未来学校的组织形态与制度重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4.社会工作,参与国内学校变革的指导与咨询工作。2022年该新团队将进行全国基线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与政策咨询报告,适时开展小型的学术沙龙,并就该项在学术论文、著作等方面深入推进。
学生发展指导研究中心
学生发展指导研究中心主任鞠玉翠教授,总结了中心上学期在学生发展指导方面所做的工作。中心以“价值引领,适性育人”为基本理念开展工作。科研方面,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乡村学生心理辅导》一书。从宏观上,着重体现立德树人、五育融合的大方向,体现明确的价值导向;从微观上,着重基于真实情境问题的任务设计与评价、反馈等关键环节,将价值导向落到实处,体现“适性育人”。培训方面,围绕“师生心理健康维护”“五育融合视域下的教学”、“真实情境问题在教学中的运用”“五育融合视域下的美育”“劳动中的五育融合”“家庭教育中的正面管教”等相关主题做过多次报告。
本学期,中心希望能推出精品教材,加快学生发展指导手册的撰写进程,继续举办论坛。
教育家与教育历史变革研究中心
教育家与教育历史变革研究中心主任黄书光教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在研究项目上,团队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十三五”基地重大项目中有着持续进展并获得重要成果。在论文成果上,发表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出版《外国教育史学科地图》《百年动变:教育家办学的文化反思》等著作。在学术交流上,团队成员负责协同承办“第二十一届全国教育史年会”,产生良好学术影响。
学校德育研究中心
学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唐汉卫教授由于另有会议,故以文稿的形式对团队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计划。
在2021年,学校德育研究中心承办了教育部教指委德育专委会工作会议。撰写了《全国德育“十四五“发展规划》报告,主编了2本著作:“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优秀案例集”,主持了《德育原理与方法》学部本科生通识课。除此之外还参与了荣昌项目的班主任工作指导、参编了《德育原理》教材、参与了田家炳基金会学校德育优秀案例的指导和评选。
在2022年,学校德育研究中心将继续主办或协办教育部教指委德育专委会年度工作会议、将主办中小学德育“一校一案”年度论坛。同时,加强团队建设,建设校内外、专兼职相结合的研究团队、建立几个研究基地并围绕德育基础理论、德育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拟重点开展教师德育能力、青少年公正观发展及其培育等方面的研究。
会议总结
在会议总结阶段,华东师大基教所所长李政涛教授,感谢各研究团队负责老师所做的大量工作以及形成的工作成效。虽然各中心有着一定差异,但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对所里的发展做贡献。为了将华东师大基教所打造成一个更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基地平台,李政涛教授提出了以下几点期望:
第一,多一些手册。包括研究手册、指导手册等形式,各研究中心可以借助这一工具形成理论与实践成果。
第二,多一些发布。各研究中心要通过开发布会及时分享专著、指南等研究成果,对其意义、内涵、贡献进行学术研讨,并逐渐将发布会系列化、制度化。
第三,多一些交流。在团队的研究和发展进程中,要加强理论界、实践届和政策界的多类型多层次交流,进一步强化开研讨会的意识。
第四,多一些教材。各研究中心要将教材作为所里成果的重要类型。
第五,多一些专报。及时把课题研究成果、实践研究成果转化为咨询报告,努力实现化理论成果为咨询报告。
第六,多一些报道。各研究中心要在基教所的平台上多发声,进行活动的报道、成果的报道和进展的报道,尽可能在这一点上做一些补充和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