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现代性”的中国教育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视角

作者:发布时间:2021-03-12

超越“现代性”的中国教育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视角


作者简介: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导。南京 210097

内容提要:现代化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必须确立个人主义、主体性和技术理性的现代性理念。教育以培养人为手段,促进社会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在根本上指向人,提升人的现代性,培育现代人格。但我们必须看到,人类社会发展到当代,现代性的危机越来越严重。因此,发达国家开始了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第二次现代化。我国作为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既要发展现代性,也面临现代性的危机,因此,发展现代性,又必须超越现代性,走一种综合现代化之路。现阶段中国教育现代化,一方面以提升人的现代性为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又要防止现代性的泛滥,以传统性和后现代性匡正和重构现代性。

关 键 词:现代性;第一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综合性现代化;教育现代化

标题注释: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校公共生活的建构与公民品格的培育”(17JJD880008)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9)09-0133-06

  教育现代化研究,是当前我国教育研究和教育政策的热点。但考察我们对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和政策,多关注的是外显的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忽视了对内隐的教育现代性的讨论。即便是偶有对教育现代性的讨论,也多局限在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中,忽视了中国教育现代性的多重境遇。本文拟从现代性入手,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现实与未来,探讨有别于西方的超越现代性的中国教育现代化之路。

一、提升人的现代性:教育现代化的魂灵

  1.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现代化”(modernize)作为动词,就是“化现代”,即“转变为现代”(to make modern)。现代社会相对传统社会而言,通过现代化,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实现了现代化。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化既包括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也包括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的发展目标。

  现代化始于何时?有学者认为始于文艺复兴。但一般认为,文艺复兴是早期现代化阶段。现代化是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社会所发生的整体的深刻变化。与工业社会相对的是农业社会,因此,现代化特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①,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整体转型。

  现代化的社会转型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人的发展等各个领域。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人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人与人之间依靠血缘、地缘结合成为自然共同体,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依附关系。因此,农业社会在经济上是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在政治上,是一种依附的等级社会、专制社会,人治是政治运行的基本形式;在文化上,强调宗教权威、神灵崇拜,重视道德教化和礼仪规约;在生态上,人缺少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与自然混沌不分;在人的发展上,个人缺少独立性,没有获得主体地位,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②

  工业社会是工业化主导的现代文明状态。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产打破了自然经济的人身依附,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在经济上,由自然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政治上,由等级依附转变为公民自由平等,民主化、法制化成为现代社会管理的基本方式;在文化上,科学启蒙愚昧,技术成为工业社会的主导,理性成为工业文化的范式;在生态上,人与自然从混沌不分走向分离,以至走向天人对立和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的发展上,从“依赖性的人”转变为“独立性的人”,主体性不断张扬。

2.现代化的关键是现代性

  现代化虽然依赖于物质的供给、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民主、法治的建设,依赖于现代文化和人与自然和谐的良好生态,但这些在根本上都依赖于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无法创建现代政治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培育社会文明。美国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③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人的创造物。马克思指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④人与社会不是两个东西,人的现代化不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结果。人与社会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人的现代化就是社会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也就是人的现代化。

  金耀基先生把现代化划分为器物技能的层次、制度的层次、思想行为的层次。⑤器物是现代化的物质层面,是中性的。制度是维护社会运行的规则,为价值所支撑。思想行为指向人的精神和价值。决定现代化的不是器物,也不是制度,而是思想观念。这一思想观念就是现代化的核心——现代性。现代化就是促进人的现代性不断增长和提升的过程。如果没有人的现代性的提升,现代化就可能出现器物超前而思想观念落后的畸形,可能会因失去根本而变形、走样,甚至落空。这当然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的现代化。

  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的精神气质,是指“欧洲启蒙运动所倡导的自由、理性、个人权利等核心价值观,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市场经济、民主政体和民族国家等一整套制度,即现代文明秩序”。⑥个人主义、主体性和理性化是现代性的核心,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民族国家是现代性的制度设计。

  第一,个人主义。传统社会是人的依附社会,个人没有自主性,也没有独立性。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解放了人,人通过占有物质获得了独立性,确立了现代性的基点:个人主义。个人主义以个人为核心,捍卫个人权利,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自由的最大化和个人的自我实现。

  第二,主体性。传统农业社会,无论是相对于自然,还是相对于社会,人都是一个被动的客体,受命于自然和社会的支配。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把人从自然和社会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使人成为主体的存在,具有主体性。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自由、能动、选择、自觉、创造和超越等特性。

  第三,技术理性。现代化是伴随工业革命而兴起的,科学技术在工业革命中的运用,孕育了工业社会的技术理性。技术理性作为一种价值和思维方式,表现在对科学技术的追求,以及以理性的方式建构社会制度——科层制。现代性以理性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以理性作为工具,创造了现代物质文明。

3.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在于提升人的现代性

  现代化的核心是不断提升人的现代性,建构现代社会。但在中国的语境中,现代化主要是指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福祉的改善,亦被理解为“民富国强”。⑦现代化因此就成为一个阶段内可以实现的指标,尤其是经济发展指标。对现代化的这种认识也影响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失去了动词意义上的“化”,变成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以各种指标来规定,达到某一指标,即实现了特定水平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研究就成了建构指标体系,教育现代化的实践就成了达到这些指标。至于说,这些指标为什么能够代表现代化,代表了什么样的现代化,达到了这些指标教育是否真的实现了现代化?政策和实践研究对这些价值问题追问不多。

  不过,也有学者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褚宏启就指出:“理解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理解教育现代性,离开了现代性,教育现代化就成为没有实质的空壳、没有内容的形式、没有灵魂的过程。”⑧现代化的魂灵是现代性,教育现代化的魂灵是教育现代性。教育现代化作为一个过程,是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和提升的过程,最终促进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

  依据现代化的定义,教育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的传统教育向工业社会的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传统教育具有特权化、等级化、个别化、古典人文主义、政治化等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的特征,现代教育具有普及化、民主化、法治化、统一化、标准化、理性化、生产性等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的特征。普及化、民主化、法治化、标准化、理性化、生产性是现代性在教育形态和教育制度中的体现,但作为教育形态和教育制度,也只是现代教育的外在形式,它们作为工具和手段服务于教育的内在目的,即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教育只有提升人的现代性,促进人的现代化,才真正实现了教育现代化。离开了人的现代化,单靠教育装备和手段的现代化,以现代化的外表遮蔽了现代性,只能是自欺欺人。

  人是教育的原点,育人是教育的根本。所以,教育现代化必须回归育人的原点,即提升人的现代性。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的发展的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⑨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状态,第一种代表传统社会人的发展状态,第二种代表现代社会人的发展状态。从“人的依赖关系”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即从无个人的群体到个人主体,人的主体性的出现,是人的现代化最典型的表征。正是人的主体性,推动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也在现时代遭遇到了问题。20世纪中期之后,人们开始反思现代性,探讨超越现代性的新思路。

二、人的现代性的反思与超越

  现时代,社会正在向工业社会之后发展。工业社会之后的社会,有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知识社会、智能社会、生态社会、风险社会、消费社会、全球化社会等不同说法,这些说法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工业社会之后社会的局部特征。伴随着社会发展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跨越,现代化也正在经历着一次转变。有学者把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现代化称为第一次现代化、经典现代化,或现代化的1.0版本;把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转变称为第二次现代化、后现代化,或现代化2.0版本。从第一次现代化到第二次现代化,现代性经受了一次反思。反思不是抛弃和否定。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持续发展的过程。正如哈贝马斯所说,“现代性是一个未完成的方案”,反思现代性不是推翻现代性,是为了修补和完善现代性。

1.对个人主义的反思与超越

  传统社会人的依赖关系,无论是自然发生的依赖于氏族、部落、大自然,还是私有制条件下权力阶梯上的人身依附,个人都不是作为主体而存在,而是依附于群体获得规定性。现代社会打破了人身依附关系,个人获得了主体性,具有了独立的人格。这是人类解放过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近代西方社会,个人的独立一方面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结合,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建立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私有制又使独立的个人走向了个人主义。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写道:“个人主义是一种只顾自己而又心安理得的情感,它使每个公民同其同胞大众隔离,同亲属和朋友疏远。因此,当每个公民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小社会后,他们就不管大社会而任其自行发展了。”⑩个人主义作为民主社会的产物,使个人在一个平等的社会中具有独立性和主体性,促进了人的解放,这是积极的一面。但还要看到,个人主义把个人作为一个单子式存在,每个人遇事总是只想到自己,为了自己的利益与他人竞争,如同霍布斯所说“人与人像狼一样”。个人主义主张个人权利优先,国家必须保护个人权利不受任何侵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承担责任,他们接受义务也只是为了减少个人生活的风险。个人主义导致社群生活的衰落和诸多社会病症,有学者表示出极大的隐忧。罗伯特·贝拉就指出:“个人主义今天已经发展得像癌症一样危险了。”(11)查尔斯·泰勒也指出:“个人因为只顾自己的生活而失去了更为宽阔的视野”,“这使我们的生活既平庸又狭窄,使我们的生活更缺乏意义,更缺少对他人及社会的关心”。(12)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明的核心价值观,根深蒂固。面对个人主义的问题,杜威认为,美国不是抛弃个人主义,而是修正个人主义。他把伴随工业革命出现的个人主义称为旧个人主义,在批判旧个人主义的同时,提出了新个人主义。他认为,旧个人主义是与早期的拓荒者相适应的,“合作占统治地位”的时代需要一种“新型个人——其思想与欲望的模式与他人具有持久的一致性,其社交性表现在所有常规的人类联系中的合作性”。(13)与旧个人主义的单子式不同,新个人主义是一种合作行动,个人是合作中的个人,不是单子式个人。

  针对个人主义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社群主义出现了。社群主义认为,“对人类的美好生活而言,社群是一种基本的且不可取代的组成要素”。(14)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社群之中,社群赋予个人的身份,社群优先于个人。社群不是原子式个体通过制度维系的机械集合,而是一个有机体,他们具有公共利益、公共善,每个人对社群尽责任,具有社会公德。(15)不管社群主义对个人主义批判多么彻底,但其目的都不是否定个人主义,“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修正,不过是对相同价值观的有选择的补充和增强,或者,借用M.奥科施特的名言来说,是‘在自身之内对社群的追求’”。(16)经过对个人主义的反思,社群主义确立的人的共生共在,成为现代性的新起点。全球化、后工业化为人的共生共在提出了客观要求,也为其实现提供了条件。

2.对主体性的反思与超越

  主体性是个人主义的伴生物。个人从人身依附中独立出来,获得了主体性。主体性在人类解放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成为人的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不断高扬人的主体性的历史。

  主体是相对客体而言的,主体与客体是一对关系性存在。主体性是主体在与客体的关系中所具有的特质。主体性的积极意义在于把人从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摆脱了对他人、对社会的依附,成为独立的存在。主体性与个人主义的结合,就成为单子式个人主体性。占有性是个人主体性的显著表现。占有就是一方作为主体,把对方作为客体,去支配和盘剥、利用对方,以满足自我的需要,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占有性个人主体性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在占有性个人主体性观念的作用下,个体及其群体以一种占有的心态对待他人、对待世界,主体与客体之间是一种占有者和被占有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在个体与个体的关系中,形成个人中心主义和利己主义;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形成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支配的大国沙文主义;在民族与民族之间形成一个民族歧视另一个民族的民粹主义和种族主义;在人类与自然之间,形成人类支配和肆意改造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随着主体性的不断张扬,20世纪后期,战争冲突、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环境危机等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将人类引入了风险社会和危机事件频发的境地,哲学家们由此不得不开始进行反思和消解个人主体性的工作。

  美国学者多尔迈在《主体性的黄昏》中反思主体性的问题,但他又指出:“再也没有什么比全盘否定主体性的设想更为糟糕了。”(17)主体性中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超越性都具有积极意义,反思主体性主要是消解主体对客体的占有性。占有性源于主客体对立和支配关系,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一方是目的,一方是手段。康德说,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所有人都应该是目的。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互为目的的关系,而不是主客体的支配、占有关系。所以,主体性表现在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主体间性或者交互主体性。

  主体间性改变了主体性的性质,使主体性由对客体的占有和支配,转变为对另一主体的尊重,双方都是主体,主体与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交往关系。“真正的主体只有在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中,即在主体与主体相互承认和尊重对方的主体身份时才可能存在。”(18)

  主体间性是基于主体平等关系的交互主体性,人与人之间不仅是民主的、平等的关系,而且是一种交往关系。这种交往不是单子式的利益互换,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关注个人的主体性转向他者性,个人是他者眼中的我。每个人都从他人身上看到自己,也从自己身上看到他人。他者性不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而是强调对他者负责任。他者性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公共性。公共性不是人的依赖关系中的群体性,也不是简单的机械的个体性的叠加,而是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共生共在的主体间关系,是共生主体的主体间性。(19)

3.对技术理性的反思与超越

  相对于动物的本能,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理性的动物”。他所说的理性,不仅表现为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也具有心灵信念的价值。按照后来韦伯的分类,即为价值理性和技术理性。价值理性关怀人存在的意义,解决“为什么做”的价值问题;技术理性以技术和量化的方式解决“如何做”的工具问题。近代以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成为西方哲学的第一原则,理性强化了人的主体地位,个人作为主体,则是由于理性力量的支配。理性成为西方文化的主导。由工业革命引发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成为第一推动力,现代化就是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推动物质财富增长的过程。亚里士多德的完整理性,在现代化过程中与科学技术相遇,就成了技术理性。在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技术理性成为理性的代名词。技术理性的膨胀,严重挤压了价值理性的空间,造成了价值理性的衰微,出现了技术理性独霸天下、价值理性缺失的局面。

  从历史的角度看,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能力,拓展了人的体力和脑力,给人类带来了解放。“但也带来了一种广泛的不安:技术理性不仅已经扩展了它的范围,而且也有控制我们生活的威胁。”(20)表面上是技术服务于人,实质上是人受制于技术,人成为整架机器上的一个链条,成为机器的附属物。存在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对技术理性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工业社会中,技术连同官僚政治和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导致了人的平均化、机械化、大众化”。“个别的人已经消失于类型之中”(雅斯贝尔斯),导致人的同质化,成为“非个体化的社会原子”(霍克海默、阿多尔诺)。(21)每个人都成为机器中的一个齿轮,成为同质化的一员,失去了自身,失去了丰富和多元的个性。

  现代化的教育是一种工业化模式,不仅重视科学教育,教人征服世界的知识和技术,而且以理性设计教育,把学生作为工业品进行标准化塑造,追求效益最大化。技术理性追求教育的外在指标,丢失了教育内在灵魂,使教育现代化远离了育人的本真。

  20世纪后期的哲学家批判技术理性的霸权和对价值理性的僭越,主张回归价值理性,回归生活世界。但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不可能抛弃技术。技术理性的问题,不在技术,如同爱因斯坦所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22)技术作为工具没有生命力、没有价值判断,但运用技术的人具有生命力,具有价值判断。什么时候不该运用技术,什么时候该运用技术,运用什么样的技术,取决于技术运用者的价值。例如克隆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是否能够运用,不在于技术是否完善,而在于是否符合人类的伦理价值。在两种理性中,技术理性只是手段和工具,价值理性才是目的。价值理性引导技术理性,技术理性服从于、服务于价值理性。因此,我们必须谋求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整合发展。

  现代化进程中技术理性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重申人文主义。(23)但新的人文主义不是回到传统社会的古典人文主义,新人文主义不排斥技术,不排斥理性,而是如何更好地促进技术的进步、理性的发展。“今天的人文主义强调人类在认识、发明和制造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并不断促进它们升级的同时,也持续地增进和提升了自己的理智能力”。(24)相对于传统的古典人文主义,新人文主义是科学人文主义。它以科学为手段,以价值为引导,以价值理性校正和引导技术理性,更好地促进技术理性的发展,实现科学与人文、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三、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第二次现代化,面对引领世界的第二次现代化,我们是否可以超越第一阶段现代化,直接进入第二阶段呢?马克思认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够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25)这意味着,我们虽然不能跨越第一个阶段直接进入第二阶段,但我们可以有效避免第一次现代化中现代性的“痛苦”问题。对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来说,这是一条可行的“捷径”。

1.超越第一次教育现代化,走综合教育现代化之路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化经历了两次。第一次是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它追求经济发展,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要。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它追求人的生活质量。

  从第一次现代化到第二次现代化,西方发达国家引领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国是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时间短,进程缓慢,道路曲折。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现代化进程加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分为两个阶段: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中,第一阶段以工业化为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任务。第二阶段进入第二次现代化,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主要任务。现阶段,我们正处在第一次现代化的时期,也是第一次现代化的决胜期。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部分,现阶段我国处于第一次现代化时期,因此,教育现代化应服务于第一次现代化,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的要求,打造适合工业社会的现代教育。在形态上,追求教育普及化和标准化,关注教育外延发展,以理性的方式促进教育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提高教育效率;在内涵上,着眼于教育现代性的发展,施以****和科技教育,发展人的主体性,培育人的技术理性。

  现阶段实施第一次现代化,还必须关注前现代(传统)和后现代(第二次现代化)的影响。现代化由传统而来,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中国的现代化不是对传统的全盘否定,而在更大程度上,是对传统的转化和‘活用’,是传统在现代的‘再生’”。“中国延绵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实则是一个历史资源的宝库,从中可以发掘出有利现代化的无穷无尽的思想资源”。(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不能移植西方,必须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例如,以社会为核心的家国情怀、家国一体,纠正现代性中的个人中心主义;以伦理关系为本位,纠偏现代化中的理性主义和人际冷漠。中国传统文化为现代化中失落的心灵找回家园,找到寄托和归属。

  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是内生的,是第一次现代化完成之后自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第一次现代化,创造了现代西方社会的物质繁荣,但也承受了理性的专制、人性的淡化、亲情的泯灭、精神的空虚等“现代病”。中国的现代化该怎么走?“只能从我们的现状出发,不能模仿西方国家。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现阶段集中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多重矛盾和问题”。(27)因此,中国的现代化不能走单一的、线性的现代化之路,必须走一种复杂的、综合性之路。何传启认为,综合现代化是协调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用第二次现代化带动第一次现代化,以第一次现代化促进第二次现代化,最终实现第二次现代化。(28)这样既能避免西方第一次现代化的恶果,又可以利用“弯道超车”的原理,及早实现第二次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矛盾主要方面的变化,预示着第二次现代化的到来。新时代的社会生活也开始享用后工业社会的信息化、知识化、智能化、全球化和生态化带来的福利。因此,我国教育现代化虽然处在第一次现代化之中,但又必须超越第一次现代化,以两次现代化协调的思路,综合考虑现代化的发展。褚宏启教授提出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版本,也不完全是第二次现代化。他指出,2.0的现代化既要完成2.0阶段的任务,也要完成1.0阶段没有完成的任务,“两阶段问题交叉”“两阶段任务叠加”“两步并作一步走”,是现阶段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29)

2.超越人的现代性,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综合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决定了教育促进人的现代化必须完成双重任务:一是提升人的现代性,二是超越人的现代性。看起来这似乎是一对矛盾,实际上,超越是为了引导现代性更好、更健全的发展。

  第一,提升人的现代性,是教育现代化的当务之急和基本任务。中国传统社会是小农经济的封建宗法制社会,它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共同塑造了人的依附性人格,严重压制着传统社会个人的主体性。加之,中国传统价值观是一种以集体为本位的伦理文化,也不利于现代性中个人主义和理性文化的发展。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现代化转型,适应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依附性人格,首先要唤醒个人的主体意识,“培植独立的个人主体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这是越不过的历史阶段”。(30)

  第二,超越人的现代性,匡正和引导现代性的健康发展。人的现代性是从传统人走向现代人的必然要求,但当代社会,现代性的极端发展,个人中心主义、占有性个人主体性膨胀和技术理性的僭越,使人的发展出现了危机。现阶段的教育现代化,一方面要反思批判现代性的问题,通过减少现代性的弊端促进人的发展。反思批判不是推翻现代性、否定现代性,只是在新的境遇下以更积极的方式匡正和重构这些思想和行为模式(31),如以社群主义、共同体主义引导个人主义,以主体间性、公共性引导个人主体性,以价值理性引导技术理性,以人文引导科学,使现代性的发展更为健全、更为完整。另一方面,又要积极迎接第二次现代化的到来。第二次现代化,以知识化为根本动力,信息化为典型特征,绿色化为基本要求,全球化为普遍现象,具有智能化、创新性、多样性、个性化等特征,(32)这些对人的发展都会提出新的要求,如知识化、智能化要求增强学习与创新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信息化要求增强人的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交流和科技素养;生态化要求增强人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素养;全球化要求增强人的国际视野、社会和跨文化技能、国际理解意识;多样性和个性化要求培养学生民主精神、宽容意识和个性特征。

  总之,人的现代性是随现代化进程不断完善的过程,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马克思所预期的“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33),这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永恒目标。

注释:

  ①(26)马敏:《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若干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③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⑤金耀基:《中国文明的现代转型》,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5页。

  ⑥⑦秦晓:《当代中国问题:现代化还是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⑧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评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现代化》,《教育研究》2013年第11期。

  ⑨(3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2页。

  ⑩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25页。

  (11)罗伯特·贝拉等:《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翟宏彪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页。

  (12)(20)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13)杜威:《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集》,孙有中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91页。

  (14)(16)沈永福、马晓颖:《论西方社群主义对个人主义的批判》,《思想理论教育》2014年第8期。

  (15)冯建军:《社群主义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11期。

  (17)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18)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9)冯建军:《从主体间性、他者性到公共性》,《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

  (21)冯建军:《当代****论——走向类主体的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22)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增补本)》(第3卷),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69页。

  (2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7页。

  (24)韩水法:《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10页。

  (27)(30)高清海:《主体呼唤的历史根据和时代内涵》,《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28)何传启:《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46-347页。

  (29)褚宏启:《教育现代化2.0的中国版本》,《教育研究》2018年第12期。

  (31)喻聪舟、温恒福:《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融合式发展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6期。

  (32)何传启:《现代化科学国家发达的科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5-147页。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