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是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与上海教育出版社教育与心理出版中心联合打造的学术集刊,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学校变革实践的理论原创和学派建设”(项目批准号:16JJD880017)的重要研究成果,由“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创始人叶澜教授任名誉主编,李政涛教授为主编。自2016年开始,每年一辑,以专题和专栏的方式,及时刊载、发布“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最新成果,推动学派实现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双向交融共生,致力于成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理论与实践的生长创发平台、本土理论与国际思潮的对话平台,以及学派同仁与新人研究成果集中呈现的互动平台。
本辑由卜玉华教授任执行主编,以“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及其开发”为议题,辑录的25篇论文是最近三四年以来“新基础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对育人价值问题认识的全面深化,既有理论探讨,也有学科教学实践经验,具有“新”“深”“全”三个显著特点。
编后记
“新基础教育”认为,“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是探索中国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个“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抓住了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矛盾与基本方向。所以,叶澜教授一再语重心长地强调探究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李政涛教授也说:“没有育人价值的探究与实践,就没有‘新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甚至没有以推进学校整体转型变革为己任的‘新基础教育’。”
自1994年起,我们“新基础教育人”在这个问题的探索上用了25年的时间,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02年叶澜教授发表的《重建课堂教学的价值观》,2006年她出版的专著《新基础教育论》,同年《基础教育》杂志的一组关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育人价值的专题论文,以及2014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语文、数学、英语、班级建设等“指导纲要”(即“‘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丛书”)也都有专文论述育人价值。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回答了学科教学育人价值的问题意义、基本内涵、分析框架、开发策略以及对育人价值的认识误区等。这些成果在帮助“新基础教育人”达成共识,明确实践方向,提升教育素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本书呈现的25篇论文并不是“新基础教育”关于育人价值的全部认识成果,而是最近3—4年以来“新基础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在育人价值问题认识上的全面深化。为此,本书在此论题上的成果整体上呈现三个特点。
第一,新。既指新认识、新思想,也指一批新的作者加入此论题的探索。如除了上海、常州新加入的教师以外,还有深圳、北京等地的教师也参与了讨论。此外,本刊还第一次推出几篇人文、艺术和自然科学学科领域关于育人价值的研究成果。这是“新基础教育”以往没有的。
第二,深。这体现在“新基础教育”对育人价值的探索已经深化到学科教学中更为具体的领域,如识字教学、字串识字、互文阅读、作业设计、某年段的教学、语境、故事教学、实验设计,等等。
第三,全。以往“新基础教育”对育人价值的探讨多集中于语文、数学、外语、班队等核心领域,本书推出的研究论题的论域进一步拓宽,在美术、音乐、历史、化学等学科都有所探讨,几乎涵盖了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各领域。
通过阅读本辑中的文章,你将体会到,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理解、运用这种单维度的活动,更是一项内涵深刻的道德活动。所有教学活动育人价值的挖掘与开发,都与教师内在的道德性密切相关,它要求教师不仅以育人眼光看待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还要以合乎道德的方式与过程实现育人价值。进言之,实现育人价值的教育教学活动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不断反思并自我追问:我教什么?在什么意义上教?教的价值何在?对学生有何价值?以何种合乎道德的方式更好地实现这样的价值?等等。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书编辑过程中,“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的一些研究者参与了选稿、沟通、编辑、校对等工作,为本刊顺利而有质量地出版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朱园园、李栋、李文淑、杨茜、戴孟、倪彩凤、丁文、刘露霞等。叶澜教授和李政涛教授也对本书的编辑出版给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同时,上海教育出版社的董洪老师一直与我保持沟通,并给予我因忙碌而拖延工作以最大的理解与宽容。本研究也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脑科学机制研究”(17ZDA323)的支持,一并致谢!
时值三月春暖花开之季,希冀欢颂万物生长的春之歌与诸君永相伴,表以谢意和祝福!
卜玉华
2019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