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2035: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方案

作者:发布时间:2019-07-19

2019年7月15日上午,“走向2035: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方案”研讨会在我校办公楼小礼堂拉开帷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我国教育2030年发展目标及推进战略研究”总课题组首席专家杨小微教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黄书光教授、教育学系副系主任程亮教授、复旦大学徐冬青副教授、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劲渝、荣昌区教委主任郭永雄、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副局长费蔚、合肥市经开区社会发展局副局长彭桂贞以及来自上海、重庆、安徽、湖北、江苏、浙江、辽宁、福建等地的大学研究人员、中小学及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等近60余位代表济济一堂,展开了热烈而有深度的研讨。开幕式由黄书光教授主持。


课题负责人杨小微教授率先发言。首先,他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指导思想、核心理念、总体目标、战略任务和实施路径等内容进行了简要的解读。随后从“教育现代化推进的背景与价值、走向现代化的愿景与目标、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宏观战略”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他提出,现代化的本质是现代性生长的过程,而现代性的核心是理性;从量的方面说,现代化是一个传统性渐渐削弱、现代性渐渐增强的过程和结果。教育现代化的重点是“以文化人”。未来教育的图景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描述,即:宏观图景——教育与社会与生活和谐共生;中观图景——学校成为令人向往的地方;微观图景——教育过程充满平等、尊重和爱。他最后指出: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研究上,作为一项课题研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在“扬长”和“补短”上下功夫。

一地一案: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区域行动

近些年来,国内不少地区都展开了独具特色的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探索性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地区经验。在“一地一案”环节中,重庆、杭州、合肥三个地区的代表做了重点发言。该环节由复旦大学徐冬青副教授主持。

去年以来,总课题组与重庆荣昌开启了合作探索教育现代化西部路径之旅。重庆市荣昌区教委主任郭永雄首先简要介绍了荣昌的历史与文化特色,然后他表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荣昌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教育现代化则是荣昌教育深化发展的新机遇。最后,他详细介绍了荣昌在推进教育现代化方面的四大行动,即:以特色学校群为建设重点的素质教育发展行动,以学区制创新为抓手的城乡教育一体化行动,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任务的“三名”(名校长、名教研员、名教师)培养行动,以教学质量改进为基本策略的高初中学业质量提升行动。

杭州江干区教育局费蔚副局长围绕“老城区学校整体提升江干方案”这一主题作了发言。她强调与多方合作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共商、共建与共享,系统阐述了江干区的特色经验:1.依校施策,单一委托管理:名校集团化(2001-2008年);2.依片施策,多元参与治理:教育新共同体(2009-2017);3.依需施策,学校专业自治:圈群式学习社区(2017-至今)。她围绕老城区的学校特点、运行系统、运行机制以及工作成效等向与会代表展示了教育现代化“江干方案”推进东部教育发展的生动局面。

来自合肥经开区的彭桂贞副局长围绕“推进教育现代化,打造教育新高地”这一主题发言。她从对教育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经开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行动回顾、现代化样本区样本校研究、下一步发展思路这四个方面展开了阐述。她提出教育现代化包括了教育环境、教师队伍、育人理念、办学格局、学校管理五个方面的现代化。经开区现在已经有7所学校成为教育现代化样本校,学校采用“5E”现代学校管理标准,进一步推进一校一策。后续发展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动作:1、坚持多措并举、创新发展,统筹推进,推动经开教育现代化进程;2、坚持高位引领,在华师大基教所的精细指导下科学发展,使成果更加显著丰实;3、根据中国学校现代化“5E”标准,修改完善区域相关学校发展规划,全力打造教育现代化样本校。

在自由发言阶段,重庆荣昌区李劲渝副区长谈了他与教育现代化的三次结缘以及对教育现代化理解的不断深入,表示从重要文件中去读懂国家意志、准确地找到下一步行动的方向是十分必要的。他谈到重庆现代化发展的定位与布局以及荣昌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指出荣昌的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是荣昌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荣昌要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但不宜套用东部的指标。荣昌的教育下一步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二是产教融合,三是对外开放。还有超小规模的乡村学校如何办,也正在思考和行动。他最后表示,在这样一个共同体中,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一校一策:聚焦教育现代化的变革行动

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宏观政策,最终都要靠一个一个学校来具体落实,落实的过程都要因地制宜,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展开合理而有效的实践,并形成各自的特色。在与课题组合作探索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合作学校也都亮出了自己的“一校一策”。该环节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副系主任程亮教授主持。

上海市明强小学校长姚凤从“在劳动中审美超越”视角出发介绍了学校对新形势下劳动教育的关注与探索。她提出明强小学的校情是百年老校不断扩张和现代转型持续发展,学校达到的共识是自明中自强、审美中超越、成事中成人。学校整体发展框架为“三名三强”,即:明劳动教育现状,强三位一体体系;明一体双翼框架,强创新体验策略;明劳动育人本质,强未来劳动愿景。劳动创造未来,劳动教育培育新时代新人。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夏海萍以“课程,生命的滋养”为主题展开发言。首先,“立足学校文化,构思特色课程”,需要加强物质建设和制度建设以及重视精神文化。其次,“浸润学校文化,确立focus特色课程”,聚焦学生全面发展、课堂多维延展、外国语素养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养成,同时坚持五育并举。focus课程包括“社会活动”课程、“基础”课程、“适应”课程、“二外”课程和“挑战”课程。最后,“风正帆悬正当时,走向教育现代化”。她表示课程现代化可能的特征是高度、深度、广度、深度和速度。

合肥市经开区翡翠学校校长吴欣怡从“赋权增能  培育教师团队”出发介绍了翡翠学校作为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迅速成长起来的学校,是如何在与华师大的合作中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她强调领导方式对于教师发展的重要性。关于规划与愿望,她表示教师培养目标确定要考虑到人的因素,大家需要形成统一的价值观。教师培养机制方面,她强调内在动力激发、队伍民主建设、重视反思和重建、多层面互动生成和实现温情交往。最后,她提出教师队伍培养的两大立场,一是“学校立场”即将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教师,二是“教师立场”即回归“真善美”,汲取生长的力量。

合肥市莲花小学校长姚赛明月围绕“以莲文化为视角的现代君子课程体系探究”这一主题进行了介绍,她首先谈到“莲文化”的内涵,即:香远益清的理想抱负、中通外直的人格追求、卓立群芳的聪明智慧、花叶成趣的生命活力。其次,她介绍了君子课程:学科课程(有拓展有融合)、拓展课程(有品质有特色)、体验课程(有意义有意思)。最后,她详细展开阐述了学校推进书法特色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与效果。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杨雪以“面向现代化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为题发言,她的发言聚焦的是高等教育现代化这一主题。首先,现代化要放在时空整体中考虑,包括政策背景、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是:(1)高标准的教育目标现代化,建设高质量的教育,实现人的现代化;(2)创新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化;(3)面向社会转型的教育体系的现代化;(4)构建依法治教的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随后,她提出走向2035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教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关系,两个核心问题是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最后,她以应用型本科为例,介绍了其学校的以“ASciT(爱科技)”能力素养结构为核心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以及其建设方案:理念现代化和以学习者为中心。同时结合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构建对接行业发展学科专业。

下午场

7月15日下午,会议继续进行教育现代化若干问题的研讨,主要围绕“教育现代化的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和“教育现代化的理念、目标与路径”两个主题展开,大家自由发言。两个时段分别由杭州师范大学王凯教授和福建教育学院鲍道宏教授主持。

王凯教授首先发言:课程既是适应社会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载体。构建现代化的课程形态是变革学校、促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在古代,我国学校教育中的课程形态是文献课程(陈桂生语),课程是文化典籍,尤其是遴选的圣人言行记录。使用课程的目的是培养道德人。近代以来,我国受西方影响,建立完备的学科课程,其目的是培养知识人。期间,杜威及其门徒克伯屈访华,课程观念丕变,课程即现实生活历程(process of living)。一些学校建立起了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解决生活问题能力的人。学科课程与生活课程的交织与共存是当前学校课程的存在样态。如何构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课程形态,需要反思三个方面:

1.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所培养的不只是知识人、道德人,而是追求自由、公平、美善而持续发展的人。

2.课程内容的定位。(1)广域性。以天地化育,用万物启蒙。突破狭隘的课程即教材的观念。(2)现实感。课程以儿童现实需求为起点,为儿童的真实成长服务。(3)生活味。让儿童主动参与生活,让儿童从生活中探求,让儿童的学习不再与儿童的生活割裂。 

3.课程开发主体的定位。教师是最靠近儿童的人,最了解儿童发展需求的人。把课程开发权还给教师,不要让校本课程沦为“校长课程”。

杨小微教授从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现的生活之间的关系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说核心素养是个体在特定生活情境中面临和解决特定问题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的素养,也是把一个卓越的人与平凡的人区分开来的重要标志。核心素养不是单一的知识、技能或态度。一些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素养就表述得很到位,如行动力、人际沟通力、社会参与能力等等。

鲍道宏教授指出,我们提到“课程”概念,似乎存在一种简单化的思维模式。当然,这也可能是概念化本身带来的麻烦。其实,不要说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很不相同,如果把课程放在12年基础教育长河中,课程在不同的阶段,有较为明显的差别,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静态的概念。如果不加区分运用“课程”概念,可能会造成处理课程问题简单化。

黄书光教授表示,基础教育离不开教材,问题是怎么编教材?陈鹤琴、陶行知,当年也在编教材,他们懂得要与生活实际结合,不断变化的生活需要是教材编写的核心,也是育人目标的落脚点。陶行知先生就是基于生活,从育人目标入手,进行教学教育改革。如:杜威主张“做中学”。陶行知认为,光讲“做中学”还不够,要“教学做合一”,教师也要在“做”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成长、与时代共同进步。在办晓庄学校时,陶行知注重的是乡村生活变化及其教育需要;在办育才学校时,注重抗战生活境遇及其教育诉求,包括教材编写在内的种种教育教学改革,当然要围绕时代生活变化而展开其与时俱进的丰富内涵。生活变化了,育人目标与方式自然也要变。教材和教学参考用书的编写,当然要与时代生活和育人目标相一致;如果编得好,是相得益彰的。

参会人员围绕课程、素养、信息技术、教师发展等教育现代化的相关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发表了不少的真知灼见。

最后,杨小微教授作会议总结。他首先向与会代表表示了真挚的感谢,是共同的学术兴趣把大家聚在一起,对话交流,促进思考,为教育现代化建言献策。其次,他表示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共研,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服务和改变实践,也是在互动中创新和发展理论。这是一个协商的过程,通过协商寻找共识,在共识之下展开共研,在共研中不断地探索、总结和提炼。这种方式我们学术团队称之为“协商式行动研究”。最后,他以洵阳路小学的“广域课程”研发的研究与实践为例,证明了这种“协商式行动研究”的创新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小编说:教育现代化的推进需要每一位教育学人的努力,一日的讨论,一起头脑风暴,共同探寻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方案。未来,我们一直在前行的路上,教育现代化还在进行中~

在此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同时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徐继节老师、胡瑶、张秋霞、张晓月、杨晓莹、孟宇婕、宁会苗等工作人员致谢!特别感谢李飞师兄的记录!

 

/杨小微、张秋霞

摄影/张秋霞、张晓月

编辑/张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