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班主任发展研究第二辑

作者:发布时间:2019-11-06



乡村班主任可以发展到怎样的境界

乡村教育长久以来受人关注,但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有极好的发展机遇期。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城乡的关系定位,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更是拉开了新发展的帷幕。当下,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在呼唤高质量的乡村教育,在呼唤新型乡村教师了。

在乡村教育中,乡村校长很重要,乡村学科教师很重要;但绝不能替代乡村班主任的重要性——乡村班主任是乡村学生、家长的贵人,是乡村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学习型乡村建设的关键力量!

长久形成的城乡教育差异,让许多乡村班主任感到自卑;各类城乡合作项目的实施,过度强调城市教师到乡村的“传经送宝”“带教”;这极大消耗了乡村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精神力量,更形成了不利于乡村教育发展的社会舆论。而在新时代,乡村班主任需要在人格上独立,需要在精神上自强,需要摆脱对城市教育缺乏理性的崇拜,需要形成城乡教育合作、协同发展的全新格局——而这,正是当前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

当前对乡村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相关宣传,更多突出了任劳任怨,更多突出了付出与风险,而极大忽视了乡村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

辛劳可以博得同情,但唯有专业才能赢得尊重!

乡村班主任能实现专业发展吗?

肯定可以!

我们在浙江武义召开的首届全国乡村班主任发展研究论坛,在北京房山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乡村班主任发展研究论坛,2018年出版的第一本《中国乡村班主任发展研究》,2018年全年刊发乡村班主任专栏文章的《江苏教育》杂志,与我们一起合作的天南海北的乡村班主任,这些人、这些事、这些出版物,就真实地在我们的身边。

那么,乡村班主任可以发展到怎样的境界? 

例如,乡村班主任可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吗?

当然可以!

创新的意识,全纳的追求,学生的立场,综合融通的取向,是可以真实存在于班主任的专业生活中的。在本辑中,读者能读到来自浙江武义县的经验总结,来自北京工商大学附属小学的系列论文,来自每一位乡村班主任作者对一系列教育思想与理念的直接践行。对于我们的乡村班主任合作者来说,理念不再高高在上,不是远在天边,而就在自己的实践中,在自己的心中。

例如,乡村班主任可以有基于乡村资源、自主创生高品质教育的教育智慧吗?

当然可以!

我们有太多的乡村班主任合作者,在田野间,在乡村中,在班级内,在引导孩子与大自然、与乡村文化的互动中,创生了城市班主任难以做到的活动,实现并体现着自己的专业性。在本辑中,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的焦忠宇老师,来自浙江武义的陶健美老师,来自广东阳江的施建珍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城市班主任几乎难以做到的教育创造的案例。

例如,乡村班主任可以有高度的反思与重建意识与能力吗?

当然可以!

我们组织的乡村班主任现场研讨活动,我们一起投入其中的阅读、对话活动,就极大激发了乡村班主任的学习意识,突出了自我更新的生存方式。这一辑中的每一篇,都来自乡村班主任对于自己实践的自觉反思,都包含着理性的力量,都有着专业的内涵。当我们一遍遍修改论文时,我们的乡村班主任在学习,在成长,在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例如,乡村班主任可以有高品质的表达与对话吗?

当然可以!

我们的乡村班主任合作者们,会写作,会调研,会交流,甚至部分乡村班主任已经成为国家行政学院网络课程的主讲者。在这一辑中,您会读到乡村班主任如何运用问卷调查,如何采用案例分析,如何开展访谈研究,如何基于自己的教育实验而写作。与此同时,我们的乡村班主任们在直接与上海的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交往,直接与台湾的教授、校长合作,直接与杂志社和出版社的编辑合作,必然要求话语系统的对接、思维方式的呼应。而这些,我们的这些作者都做到了!

例如,乡村班主任可以有高品质的专业交往吗?

当然可以!

我们合作的乡村班主任,在与华东师范大学的硕士生、博士生交往,在与相关专业期刊的编辑、主编交往,在和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西省教科所的教授、研究员交往,在和来自以色列、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的国外教授交往,没有问题!

例如,乡村班主任可以有尊严地享受在乡村的专业生活吗?

当然可以!

我们合作的乡村班主任们,在孜孜以求,在勤奋上进,在勇于变革,在不断创造学生、家长和自己的新生活!身在城市的班主任,何尝没有自己的困惑与问题?冷暖自知,班主任的工作与发展都不易,但也都有自尊自信的可能,有着创生意义的可能,有着让具体的个体自豪的可能。这些可能性,已经在乡村班主任的创造性实践中,变为现实了。

诚然,当前乡村班主任的发展,非常需要良好的教育政策,需要直面乡村、扎根中国大地的教育研究,需要高品质的专业社群。让我们欣喜不已、且充满信心的,是已经有一批具有高度专业性的乡村班主任,已经在黑龙江、在安徽、在浙江、在广东、在河南、在北京了!

以《中国乡村班主任发展研究》(第二辑)的出版,记录这段新生的历程,向这样的乡村班主任致敬,并继续发出我们的邀请……



李家成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