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基教所的发展谋篇布局——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

作者:发布时间:2019-05-16

2019年5月12日上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在华东师大文科大楼401室召开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出席此次学术委员会的成员有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叶澜、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新任所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政涛教授、前任所长杨小微教授、常务副所长黄书光教授、副所长卜玉华教授、所长助理程亮教授,浦东干部学院郑金洲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吴康宁教授、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秘书长杨银付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涂艳国教授、原北京小学吴国通校长、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助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于伟教授、广西师范大学王枬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陈如平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邓友超、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张丰研究员、中国台湾淡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潘慧玲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范国睿教授、朱益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杨九诠教授、媒体代表《人民教育》杂志总编辑余慧娟等。


会议上半场由黄书光副所长主持,在介绍参会专家之后,李政涛所长宣读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章程。随后,他在专题报告中回顾了基教所自2000年建所以来的历史与现状,再次重申了该所秉持的创所宗旨和优势传统。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读好“背景”、定好“目标”、守好“传统”、组好“队伍”、选好“方向”、开好“论坛”、办好“杂志”、做好“宣传”、创好“区域”、建好“实验室”、做好“服务”和育好“人才”等十二个未来发展的目标与发展思路。
在接下来的专家建言环节,首先,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郑金洲教授,在回顾了基教所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基础上,提出以后还需要在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突出人与自我、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研究;在现代化强国中建立教育强国以及处理好与其它强国之间的关系;同时,着重加强对基础教育改革自身的思考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史的研究。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教授,对叶澜教授创建的、在上海诞生,而且在上海基础教育发展中独具有特色的“新基础教育”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同时指出,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的来源、储存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继而引发学校管理、学校功能、课堂教学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变革。面对面的教育与线上教育的结合,是当代教育的新常态。教育者亟需研究、提升引导技术进入教育的能力,按照未来需要的方向去发展,真正通过技术触及到“人的学习”这一根本,避免把教育变成纯粹的技术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吴康宁教授,肯定了在现在这个关键时期,中国教育学需要有像叶澜教授领导的这样有理想、有热情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团队。他认为,李政涛教授提出的基教所未来发展和研究的重点,展现了五个方面的延展目标:由学校延展到区域、由基础教育延展到终身教育、由教育系统延展到社会系统、由人的系统延展到“人机”系统、由中国样本延展到世界样本。他同时也就研究人员扩充、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的辩证关系等问题提出深刻见解;基教所在中国教育领域内的顶尖位置决定了基教所今后的努力方向,不再是“在高原上建高峰”,而是实现其本质价值,做好最根本的东西。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研究员,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矛盾发生变化以及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供给侧不平衡的现实,认为基础教育发展面临问题越来越多,越精细。提出四个建议:一是将服务决策咨询、服务理论创新、智库建设三者结合起来;二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基于“新基础教育”扎根中国大地、扎根实践土壤的优秀传统,总结有益经验;三是将教育学科与诸如脑科学、信息科学等其它学科结合起来;四是将出成果和出人才结合起来。
广西师范大学王枬教授提出,基教所的未来发展,面临两大任务:一是改革,通过基础教育改革,引领中国教育发展,体现前瞻性和引领性。二是总结提炼鲜活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生成和推广教育理论,后者也是国家思想库之一的基教所必须承担的使命与责任。
会议下半场由基教所副所长卜玉华教授主持。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涂艳国,以教育现代化的角度为切入点,认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很不平衡,存在地区差异,因此教育现代化示范区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区域平衡,他建议可以将其所在的湖北等中部地区,作为创建区域教育现代化示范区的选项之一。

原北京小学校长吴国通表示,叶澜老师创立的“新基础教育”,从原理层面讲清楚了理论和实践是内源性联系,以及“没有观念的变革就是没有生命实践的变革”。他认为,《“新基础教育”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富尔报告》和《学会生存》具有共通之处,都强调从少数精英到面向大众的人生教育,引领社会共同发展。由此,他进而建议,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三个报告《反思教育》,回归人的本身,重新界定知识和教育的超越功利的价值;重审人文主义的伦理和道德;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组织方式,回归到原理层面来关注学校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附小校长于伟教授认为,基教所首先要很好地研究“新基础教育”、上海的基础教育和其他基础教育。其次,是深度建立与大中小学的联系与合作;最后是致力思想引领与理论创新,这是第一要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陈如平教授,从研究对象、研究目标以及工作内容等方面,回顾了中国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式,希望借此能够为基教所的发展提供借鉴。他同时指出,基教所需要加强智库建设,从国家宏观决策和重大政策文件中,把握重点问题。要具有政治敏感和政治眼光,关注和把握政府部门的教育决策模式。
台湾淡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潘慧玲教授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建构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是时代重点,也是其研究团队近年来一直思考和努力的方向。她认为,李政涛教授介绍的基教所持续发展的整体设想,涉及到了教育治理与领导、新基础教育与教育现代化、教育指标与评鉴等三个轴线,她阐述了三者的内在关系;同时也分享了信息化时代中,中国台湾地区最新的相关研究动态。


《教育研究》主编邓友超主张,需要找准基教所的位置和存在方式。具体包括:在全国各研究基地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全国基础教育研究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与基地管理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等。同时要处理好基教所的工作目标与资源配置的关系等。他认为,理论研究应当是基教所最本质的存在方式,“最彻底的理论研究就是最好的决策服务”,最彻底的理论来自实践中的真问题和基本常识。此外,他还建议,在改革与发展之间,以改革为重,以改革为基础,为手段。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张丰研究员指出,从地方区域教研发展的经验和视角出发,强调基础教育要回归基础教育的本原,关注并坚持由内到外的改变。在此过程中,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下学校变革的两个重要方向。此外,基于区域教育质量管理的教育生态研究,也是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最后,叶澜教授总结发言。她首先反思了个人的精神世界成长的历史,认为“传统文化的缺失”和“近代文化的缺失”,是她所代表的这一代人精神世界的缺失。

叶澜教授提议,基教所后续的发展,在读好“时代背景”、“政策背景”的基础上,还需要读好“学术背景”。她认为,只有懂历史的人才能懂时代,也才能够看到未来,为此,我们需要“读好100年,思考20年”。在当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在这个时代保留“教人成人”的内在本质?我们中国人的思想根源和理论资源在哪里?针对这些问题,她提出,我们可以从中国哲学的智慧——“综合”思维和“过程转化”思维中,找寻前行发展灵感和精神滋养。同时,她还针对基教所未来发展目标与任务的设想,提出了诸多富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的修改建议。例如,将“提高教育学科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纳入发展目标,将“守好传统”改为“发扬传统”等。


本次学术会议的成功举行,为基教所未来持续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文字:于金申、张蕊

图片:李政林、吴春琼

编辑/张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