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话语智慧、探索多元路径——“教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问题与路径”主题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发布时间:2020-11-28


 汇聚话语智慧、探索多元路径——“教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问题与路径”主题论坛成功举办




      2020年11月21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八届(2020)学术年会 “教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问题与路径”主题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中国教育学学术话语体系与创新研究基地”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承办。本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方式展开研讨,共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信息协会等7家单位共10位专家学者发表观点、建言献策。

一、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朱军文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瑞君教授莅临致辞,对线上线下参与论坛的嘉宾表示感谢,并介绍了近年来学校支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取得的优良成果,强调本次论坛以“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为核心主题,恰逢其时,既是研究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又是回应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任务。


吴瑞君院长致辞

二、主题报告

论坛的主题报告环节,分上、下半场,分别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朱军文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黄书光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丁钢院长等10位嘉宾进行了主题发言。

1

主题报告1

主题   知识生产与概念工具

主讲   丁   钢(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中国教育研究要在全球教育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思考理论生长与实践经验。国内外的教育研究都离不开概念工具,概念是知识生产与理论体系的基石。教育理论概念的建立也是来自于经验研究即某种特定的社会现象和实践,概念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在彼此互动中关联和互涉,从而用来解释和阐明教育现象。不能把概念当成事实去理解,任何理论概念不是静态的,理论是一种运用概念进行思考的过程,因此总是处于不断分析和再实践的过程中,由此不断地重构自身。从全球的视野来看,目前中国教育理论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在“十四五”期间,中国教育实践要从理论概念上加强创新,在理论概念创新上不断地从量变向质变积累,达到根本性的理论体系的质变。这样才能使中国教育研究对全球教育学术知识体系产生具有广泛意义的理论贡献。

丁钢教授发言

2

主题报告2

主题  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大教育 

        学建构

主讲  侯怀银(山西大学教授)

当前对于“教育学中国话语”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对“话语”等理论概念的认识理解多来自西方研究。当前“教育学话语”的内涵包括:教育学科话语、教育学中的话语和教育实践中的话语。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大教育学建构亟待突破四个方面问题,一是要突破学校教育、基础教育领域建构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建立共同的话语平台。二是突破教育学学科界限建构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努力探索教育学科不可替代的话语价值。三是突破西方话语建构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立足我国语言文化传统积淀,以我国的文化传统与语言文字为重要工具。四是突破抽象形式建构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特别是要构建起马克思主义的话语符号理论,用以指导当代中国的教育学话语体系建构。

侯怀银教授在线发言

3

主题报告3

主题  教育学话语的中国概念

主讲  谭维智(曲阜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要回到中国话语的核心概念原点,在中国教育的现实存在处境中生成。新的核心概念对以西方教育学话语为主的概念体系进行重构,进而重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在悠久的历史和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按照自己的表达方式和对教育的理解来构建教育话语体系,形成了具有解释力、建构力和指导力地“为学”“为师”与“为政”的教育话语。中国传统教育核心概念的嬗变主要表现在:以“学”为基本内涵的“为学”话语核心概念演变、以“范”为核心内涵的“为师”话语核心概念演变、以“民”为核心外延的“为政”话语核心概念演变。教育学核心概念的嬗变与重构不仅要遵循其基本逻辑,还要关照文化逻辑和时代逻辑。

谭维智教授发言

4

主题报告4

主题   教育理论话语的条件及进路

主讲   吴  刚(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话语是什么?话语的基本定义是指一种符合特定结构和人种志规范的交流方法,并通过为其成员提供一种团结的手段和一种将该群体与其他群体区分开来的手段来标志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话语以不同的方式出现,一个话语可以由群体选择来具体制定它的身份和成员,另一种话语也可能被其他人强加或识别为一种分层或“他者”群体的手段。“中国话语”有四种基本的表达方式:一是以中国文化传统解释当代教育、二是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转化概念、三是围绕中国问题的教育研究、四是面向中国教育的开放性研究。教育学科的发展需要教育研究的想象力,学科研究的想象力可以让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人的生活历程,以及在社会中二者的联系,这种想象力是一种视觉转换的能力,从自己的视角切换到他人的视角,探究个人在社会中、在存在并具有自身特质的一定时代,个人的社会与历史意义何在。

吴刚教授发言

5

主题报告5

主题  教育学话语建构的几点思考

主讲  黄忠敬(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西方话语体系当前仍旧处于强势地位,不过我国教育话语要摒弃西方中心论立场,由西方中心转向中国主体。教育学中国话语与西方话语之间是互为镜像的关系,彼此应该相互参照。对于“话语”的讨论,要突出“教育话语”和“教育学话语”的特殊性,强调教育学科的话语与自然科学话语的差异。中国的教育虽然引起国际关注,但是中国教育研究却乏人问津,并没有取得我们想要的相应地位。中国教育的优势如何转化为教育学中国话语的优势?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建构好教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需要做三件事:第一,回到我们的文化传统,来一场寻根之旅,在继承中开拓创新。第二,我们要关注中国教育实践,扎根中国大地,研究中国教育经验。第三,我们要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

黄忠敬教授发言

6

主题报告6

主题  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外来因

        素检视

主讲  王保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从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等教育理论引进中国到道尔顿制中国化的实践表明,教育话语无论是作为一种语言表述,还是作为一种权利表达,都关乎并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教育在世界教育之林中的地位和影响。中国当下的教育话语体系,已经历史性地接受了100余年西方教育话语的影响,建构反映中国教育思想和中国教育实践创新性发展成就的教育话语体系需要在不忘本来、继承传统的同时,有必要认真系统地检视中国教育所曾经接受的外来教育影响。20世纪20年代美国道尔顿制引入中国失利的命运表明:一种生成于美国教育话语环境的教育制度或教育方法在移入中国本土的教育语境时,既需寻求与中国本土教育文化传统的内在联结,又应以中国本土教育语境对有关美国教育精神的引入、消化和改造为前提,孤立的移植教育制度及简单的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

王保星教授发言

7

主题报告7

主题  “文化中国”意义上的中国教育学

主讲    龙宝新(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教育学始终是双轨的:一种是理论的显性意义上的中国教育学,是教材课程专业意义上的中国教育学;另一种是隐性意义上的民间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因此,中国教育的民间表达、隐性表达,是中国教育话语的主体之一、是中国教育话语独特的呈现形式。基于“文化养人论”,中国教育学是一部文化养人的教育学,包括两项重点内容:第一,中国教育学的立基点是育人而不是自然科技。第二,“文化育人”的基本功能不是教、而是养。中国式的表达是中国文化的表达,是中国人习惯化的教育表达、是中国人自己生产的本土化的教育话语、教育词汇和教育命题。中国教育话语系统是最密集的中国教育概念的集成,我们必须基于“中国教育”命题,倡导内生式的中国教育表达,汲取西方教育知识,重树中国教育学自信,夯实育人本位的中国教育学独特体系。

龙宝新教授在线发言

8

主题报告8

主题  一种城市教育学的可能性

主讲   康永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从城市和乡村的意义上可以划分出了两种教育学形态,一是城市教育学、二是乡村教育学。现代的乡愁都基于一种城市情结。马克思所说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有一种内在的城市取向。但当下广泛倡导的劳动教育概念,却试图在全国范围推行一种农村教育学。真正要在所有人身上实现一种乐在其中的成长,我们需要发现生活中间的“异世界”。但乡村学校的穷人教育学不足以帮助我们认识到乡村生活的意义。乡土文化要成为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文化,需要在实际社会中间保持自主性,不能完全受制于眼前的世界,而要促成一种精神上的觉醒。为此,我们需要认真考虑那样一种城市或有闲者的教育学的可能性。

康永久教授在线发言

9

主题报告9

主题  对话教育的主体与责任

主讲  肖绍明(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问”与“对”的教育学传统。近代以来,中国教育学话语相对于西方教育学话语,似乎是“陌生异域他者的教育学话语”。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话教育成为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中重要的、核心的教育基本理论,但是,其交互主体性在理想语境中,仍有理性主义的、传统的“强主体”特性。新时代的对话教育需要重视主体与主体在历史处境中的异质性、不可通约性或绝对的他者性。强调,作为伦理主体,它们在起点上是平等的,是在一个极其开放的、不确定的、不可预测的过程中进行理解和交流,表现出人类的平等和差异、共性与个性的双重特征,使我们从伦理上彻底地尊重他者,履行对他者的责任。因此,对话教育的主体及其责任意味着,中国教育学话语需要从中国教育学传统、现实和未来中挖掘教育资源,在历史性对话中用自己独特的声音,创造一种独特的应答。


肖绍明教授在线发言

10

主题报告10

主题   重构课程教学话语体系的实践价值

主讲   丁书林(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副会长)



     当前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建构有三个时代背景,一是人类发展转型期、二是中华复兴机遇期、三是教育革命不确定期。话语体系的建构需要具体的载体,课程与教学是内容之一且面临着深度变革。第一,课程教学分离向一体化融合的转变;第二,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第三,个体学习向集体学习的转变等。课程教学的重构包括:空间与时间的重构、目标与过程重构、角色与资源的重构、理论与实践的重构。课程教学中国话语体系重构的实践价值体现在建立课程教学元认知、利于教育决策与投入等。



丁书林副会长发言

三、嘉宾呼应

     论坛由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中国教育学学术话语体系与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教授呼应总结。


李政涛教授发言

      李政涛教授指出,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建构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学人的使命任务,提升我国教育学的国际地位,需要丰富与完善中国话语的理论内涵。10位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的背景、必要性、存在问题和解决路径,整体上回答了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为何建构、如何建构的宏大问题。本次论坛产生了众多新的研究成果,同时也生成了新的困惑,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生产方式是什么?中国教育学话语与全球教育学话语相比,独特性在哪里?如何建立起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话语之间的关联?为了更加完善地解决上述困惑,还需要更多高质量跨学科、跨国别的学术论坛,因此他倡议,未来两年将继续针对“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主题,计划邀请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教育学之外的学科参与,邀请美国、德国、法国等研究教育话语的专家学者参与,共同探讨新的问题解决方案与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