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研究团队召开《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学习研讨会

作者:发布时间:2020-03-28

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3月2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重磅发布。为深入领会和落实文件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五育融合研究中心,第一时间组织专家学者和实践联盟学校校长代表召开了线上学习研讨会。基教所所长李政涛教授、研究员鞠玉翠教授、杨光富副教授、杭州市凤凰小学缪华良校长、富春第七小学章振乐校长,教育学系10余位研究生等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基教所五育融合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宁本涛教授主持。



首先,李政涛所长点明了本次会议的重要目标,紧紧抓住“四个及时”:一是及时领会解读文件精神,把握其要义,以此作为后续探索的重要指南;二是及时学习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教育研究》发表的“劳动教育”系列论文,以及华东师大基教所五育融合研究团队,在《光明日报》、《文汇报》、《教育学报》、《教育科学》、《中国电化教育》等报刊上发表的专题文章。对这些成果,团队内部要及时学习、分享和交流。三是及时确立落地转化的方向与思路。政策文件出台了,理论也有新成果了,要让政策和理念及时落地生根,实现创造性的转化;四是及时分享总结有典范意义的实践个案。

作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校领航人,章振乐校长以对文件的解读为基础,分享了杭州市富春第七小学近十年来的乡村新劳动教育实施经验,强调劳动教育是五育融合的最佳载体,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在中心城区公办学校很早提出“聪明长在手上”的缪华良校长,分享了学习文件的心得体会,交流了杭州市凤凰小学在推进劳动教育中落实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施途径、评价手段等多方面的经验。缪校长认为,文件的核心理念是育人方式和育人实践。育人方式有很多种,劳动教育最能体现育人价值的就是实践,通过实践去实现对学生的教育。这是文化之外的一种特殊教育,所以劳动教育区别与其他四育,但又融合在其他四育之中。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要求,对小学生的学校劳动教育来说,应该做好“四个把握”:一是把握好课程的要求。课时、课程的内容如何保证,并且要与其他课程有机融合到一起,离开了课程来谈劳动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最为稳定的就是课程。二是把握好劳动教育基本的内容。对中心城区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劳动该如何关注,同时还要兼顾不同学段的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生产劳动的劳动比例。三是把握好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和评价的手段。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素养培养,更多不是掌握娴熟的劳动技能,经历更为重要。每个年级都应该有相应的学农基地,去体验劳动教育,这种经历伴随的成长才是有童年味道的。四是把握好落实评价的问题。在以后的升学、就业中都要使用好劳动素养评价,我们要有新的评价,反对劳动教育进行过多的类似语、数、外等课程学习成效的终结性评价,要有发展性、过程性和展示性的劳动教育新评价。

鞠玉翠教授认为,若以文件精神为参照系,在实地调研中,可以发现孩子劳动意识缺乏、轻视劳动现象比较普遍。新时代的劳动要体现脑体的结合,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学习劳动、发现劳动中的美和快乐。杨光富副教授主张,要做好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结合工作,包括与其他各育的结合,与家庭、社会的结合,劳动与评价的结合,必修课与其他学科课程的结合等。

李政涛教授认为,对这一重要文件的学习,有几个方面很重要:一是把握核心理念很重要;二是聚焦类型层次很重要;三是落实评价机制很重要;四是突破瓶颈难题很重要;五是寻找理论基础很重要。这一政策文件后续的落地转化,要有五个方面“不要忘”:一是不要忘了“五育融合”,我们团队研究和推进“劳动教育”,始终是在五育融合的背景之下推动和实施,为此要找到“劳动教育”与其它各育的融合点或结合点;二是不要忘了“理论、实践和政策的融合”;三是不要忘了“大中小学的融合”;四是不要了“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的融合”;五是不要忘了“家庭与学校的融合”。始终在“家校合作”中推进五育融合背景下的劳动教育。

宁本涛教授认为,劳动教育也会成为双刃剑,上世纪70年代曾走向极端,光有外力,没有内生动力,仅是制度化推进反而适得其反。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之人所必不可少的,学校、家庭、社会应适时适地适度进行劳动教育,它对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社会形态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重磅文件的发布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教育顶层设计对新时代以劳成才和成人相结合的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令人鼓舞。学习领会文件精神一定要结合自身教育工作实际,深入冷静,不走极端,要以“后制度化”劳动教育之念,执“制度化”劳动教育之事。既要继承和保持劳动教育的优良传统,也要有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探索。学工周、学农周,以前曾有的劳动教育开展方式要保留下来,同时进入后现代智能时期,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寻求到新的理论基础,要突破制约劳动教育的一些瓶颈问题。在思想认识上,一定明晰和突破对劳动、劳动教育及劳动教育内涵与价值上的狭隘理解,在重视和尊重普通劳动者劳动价值和尊严的同时,进一步突显劳动教育的智力性、创新性,审美性和内在精神性价值。劳动教育既要尊重和弘扬劳动者和劳动价值的规律,更要尊重教育的本质规律


据悉,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五育融合研究团队,长期关注劳动教育,发表了系列研究成果

在2018年第5期《教育学报》杂志上,鞠玉翠教授发表了《追寻劳动的教育美学意蕴》一文,认为以美学尺度来审视劳动乃至整个教育系统,追寻劳动的教育美学意蕴,可从三层面着力:帮助学生体会劳动的合目的性,让学生学习做有益的事;感受劳动的合规律性,学习做明智的事;在二者的统一中创造劳动的和谐与自由,确认自己在做美妙的事。


2019年1月29日,《光明日报》第13版刊登了宁本涛教授发表的《重塑劳动教育观》一文。文章对如何重建中小学劳动教育观进行了思考,提出劳动教育不是一种独立的教育形式,而是各种教育的统领,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以劳促全”提升心志,使学生拥有充实的人生。重建劳动教育观,对提升每一个教育个体的内在生命力意义重大。该文被教育部官方网站、《新华文摘》2019年第9期全文转载。


随后,宁本涛教授在2019年第4期的《中国德育》上,发表了《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重建的几点思考》一文。该文认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建要紧密联系时代发展,认清现代社会劳动的本质和需求,注重培养符合时代发展和需求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并以此为目标进行改革重建。这不是社会、学校或家庭单方面的事情,而是这三个教育渠道相互配合、密切联系、各司其职的整体性教育。


《上海教育》2019年6月A刊刊登了对宁本涛教授的专访。宁本涛认为,当代劳动不仅仅是个体谋生的手段,更是个体确证自身的幸福存在方式,是劳动者彰显个体存在价值,激发个体潜能,从而实现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生存方式。


2019年7月30日,宁本涛教授《光明日报》第8版回应了对“信息化时代,怎样教孩子爱上劳动”问题的看法。强调信息化时代,要有效激发孩子们对劳动的尊重与热爱,必须抓住三个重点:对学校教育工作者来说,要以身作则,切实做好学生劳动实践教育的示范者和引路人。在劳动内容、方式和方法的选择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引导、鼓励孩子的意愿,不能强迫或利诱;对家长来说,要尽早规划和培养孩子的自我劳动意识和能力,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家长绝不包办代替。在劳动价值的引导上,也要让孩子知道劳动不仅是获取劳动报酬和财务自由的重要手段,更是以付出或奉献表达爱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劳动保障部门及宣传部门来说,要积极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利。要宣传关于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让学生从小学会在劳动过程中保护自己,懂得创造性劳动、健康劳动,不做非法劳动、不诚实劳动。


2019年10月29日,《光明日报》第13版再次刊登了宁本涛教授研究团队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观点。在《走出劳动教育实践的认识误区》一文中,团队认为,对劳动及劳动教育内涵的把握不到位,使目前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认识性脑力劳动“劳役化”使学习和劳动对立起来、“玩乐”取代劳动的真正乐趣以及劳动教育停留在体验层面,缺乏连续性等误区,需要结合劳动教育内涵进行认真反思。


在2020年第1期《教育科学》杂志上,研究团队发表了《五育融合视野下劳动教育的中国经验与未来展望》一文。该文基于政策转移视野,认为我国劳动教育经历了借入苏联模式、探索自身路径、绝对去西方化、开辟中国模式、形成新时代价值体系五个阶段,从“工具理性”逐渐走向“价值理性”。未来,应以“五育融合”为出发点,探索劳动教育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