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研究团队成功举办“回溯与前瞻:教育现代化的中国视角”研讨会

作者:发布时间:2020-07-16

2020年7月15日上午,“回溯与前瞻:教育现代化的中国视角”研讨会在云端拉开帷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我国教育2030年发展目标及推进战略研究”总课题组首席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原所长、基教所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杨小微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助理程亮教授、复旦大学徐冬青副教授以及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博硕研究生等60余位代表在线上展开了热烈而有深度的研讨。会议上半场由徐冬青副教授主持,下半场由哈师大刘梅梅博士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原所长杨小微教授率先发言,他分享的主题为“教育现代化的中国视角——基于回溯的前瞻”。他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背景透视”、“教育现代化中国视角的构成”和“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问题聚焦”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他提出,近40年我国教育现代化推进的特点是以均衡化促进公平、以特色化激发活力、以标准化提升质量。构成教育现代化中国视角的三个维度是“器物、制度、心理”三个层次,重点讨论了教育信息技术现代化以方法与内容的融合为关键,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以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重心,文化现代化以促进人的现代化为核心。最后,他基于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判断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即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动力何以内生?中国教育现代化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特色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教所所长助理程亮教授围绕“教育现代化的语境与困境”这一主题作了发言。他认为,现代化主要意味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是现代性不断增长的过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在这一目标下,教育逐渐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手段”转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构成”。从当前的政策来看,他认为可以从比较意义、发展意义、结构意义和系统意义上去理解教育现代化的“中国特征”。最后,他也对教育现代化推进可能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探讨:一是比较的“两难”,涉及我们在什么意义上参照或参与国际教育经验;二是发展的“断裂”,涉及我们在什么意义上理解或对待本土教育传统;三是结构的“依附”,涉及我们在什么意义上可以促进教育先行现代化;四是系统的“困境”,涉及我们在什么意义上可以促进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转化;等等。


福建教育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鲍道宏教授以“课例研究: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题发言,发言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教育现代化”内涵决定教师教育性质;“课例研究”何以是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他提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理念现代化,即人的现代化,理念可概括为公平与高质量,公平是高质量的前提与基础。然而,在教师教育中,公共知识、宏大叙事与抽象概念背后隐藏着教师教育“去情境、去脉络”的巨大隐忧,“现代知识观”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反现代”特征。课例研究不会必然带来“教师教育现代化”,也因“课例”的标本化,使课例原本应该具有的“情境与脉络”丧失。那些将课例深嵌于“情境与脉络”的研究,能在反抗“知识压迫”,摈弃“远离现场”的教师教育过程中,不断体现出对“公平”的追求,使它具有“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品质。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李牧川副教授围绕“中国教育现代化反思与展望:基于‘情感哲学’的视角”这一主题发言。他首先谈到自己对现代化的中国视角的理解,指出现代化的中国视角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是从被动现代化到主动现代化,从共性现代化到个性现代化,从模仿现代化到生成现代化的一种过程,是中国现代化的主体性的体现。其次,他从“无根之人”的自身经历出发,强调教育现代化的精神价值层面,提出四个问题:1. 现代化进程中的情感现象、情感体验、情感结构是怎样的?2.在现代性和现代化内涵中,情感处于什么位置?3. 在中国文化与情感传统中,有没有足够和合适的情感资源能够用于教育现代化?4. 教育现代化对于人的情感的现代化进程以及现代化的情感结构,需不需要有必要的回应和创造?该如何回应与创造?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徐冬青副研究员就“作为‘中国问题’的治理效能:寻找撬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支点”这一主题进行发言。他从教育现代化的区域推进逻辑以及均衡与非均衡两种手段利弊得失分析出发,提出未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要以治理效能为支点,从效能意识,效能能力建设以及效能文化三层次建设出发,倒逼学校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以治理效能作为聚焦点,实现从现代学校制度向现代学校治理转变,其中,厘清治理效能概念,研制治理效能的评价指标框架及实施路径选择,值得研究的重点。通过治理效能的研究也许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层面有意识、有能力、主动自觉地促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形成。基于此,他提出了聚焦效能的“治理意识——治理能力——治理文化”的三层次建构框架,以期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李学良老师以“区域基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基于复杂性理论的思考”为主题发言。他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基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演进,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重塑基础秩序阶段(1987-1991)、引入市场秩序阶段(1992-2009)、走向多元共治阶段(2010-)。他指出,改革开放40多年,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在保持统一思想的基础上激发教育活力。其次,他从复杂性理论视角入手,提出基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需要保持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保持系统与要素之间互补性与对抗性的统一。最后,他指出新时代区域基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面临诸多挑战。教育体制方面,主要是基础秩序不健全问题,比如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同时缺乏独立性与协同性。而教育机制方面,主要是生成性秩序缺乏良性生态问题,比如系统、子系统、要素之间及其内部之间缺乏有效联结。他认为,解决这些问题,一需要建立一个完备、科学、民主的基础教育体制:一方面,在决策层面由政府主导走向群策群力、价值协商;另一方面,在执行层面要形成规范的调整机制,同时给予区县、学校、教师足够的探索空间。此外,省市一级教育部门要及时为这良性机制的形成清除障碍,创造支持性条件,并及时把机制改革成果升华为稳定的教育体制。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杨雪以“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研究”为题发言,她从多年的学生工作经历出发,以教育现代化视角切入,重新审视高校优秀辅导员的角色定位。首先,基于英格尔斯对于“人的现代化”的阐述,杨老师指出高校优秀辅导员也应当具有现代性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高度的参与性;(2)独立的个性;(3)较大的效能感;(4)创新意愿和能力。其次,她提出关于教育现代化的三个转向,分别是:第一,从物到人的现代化转向;第二,从“自上而下”到“上下互动共生”的教育现代化转向;第三,从理念构想到行动实践的教育现代化转向。再次,她基于对高校辅导员角色特征的梳理,提炼出了如下四个特征:(1)具有专业知识的实践性教师;(2)对个人职业效能抱有充分信心;(3)具有高度的思想独立性和自主性;(4)愿意接受新的经验和思想。最后,她基于高校优秀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背景、榜样引领作用以及能力标准建设,结合教学工作的丰富个案,提炼出了三个典型的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1)爱的守护者;(2)专业领航者;(3)平台搭建者。她总结指出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高校优秀辅导员群体的成长最终要指向博和专、反思与实践的关系处理。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冉华以“课堂生态:基于美国小学数学课堂的评估与反思”为主题进行介绍,她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出发,聚焦于“课堂生态”来反思美国小学数学课堂的评估。首先,她指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需要一条本土化的路径,通过国际视角来转化和利用已有的成果。同时,借助课堂中的非生态现象和实证评估来回应中国教育现代化对于国际视角的需求。该报告归纳了当前我国课堂中存在的非生态现象,包括“教师控制力强”、“师生合作关系缺乏”、“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忽视创造能力和社会能力”等问题,厘清了与课堂相关的两个概念——课堂生态与生态课堂。其次,她借助实验数据对美国数学课堂进行了生态评估,致力于验证“教师干预”对于课堂生态改善的作用。通过自行开发的课堂生态观察量表,从“课堂环境”、“课堂互动”、“资源与发展”、“任务与目标”这四大维度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课堂视频进行评估,借助显著性分析证明教师干预是可以改变整个课堂生态的。最后,她提出要将已开发的评估量表运用到中国的教育环境中,结合国内教育实情和现实困境进行转变和利用。


在自由讨论阶段,参会人员围绕人的现代化、农村教育、家庭教育等教育现代化相关话题发表了各自的独到见解,进行学术思想的碰撞,精彩纷呈。

最后,杨小微教授作会议总结。他首先向与会代表表示了真挚的感谢,在特殊的时期大家因为对学术的热爱聚在一起,用心交流,为教育现代化建言献策。其次,他表示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要脚踏实地,砥砺前行。最后,他发出感慨:压力再大,总是春风化雨;山高路远,总有长情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