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中心召开教育部委托课题专题研讨会

作者:发布时间:2020-07-27

2020年7月21日19:00-22:00,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学旅行教育研究中心/研学导师培育基地召开在线会议,就教育部财务司委托课题“十四五期间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投入政策研究”项目开展专题研讨。参加会议的领导与专家有: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研究所所长李政涛,教育部财务司干部及专家刘伟、卢正天、茹家团,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家校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李家成,上海四季教育集团高级顾问、安徽省池州市原副市长桂林,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重庆市大渡口区教委主任伍平伟,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朱国清、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市革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周群华,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秘书长、原上海市教委德育处调研员邹竑,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浙江省中小学研学旅行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孙芙蓉,山东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临沂蒙山彩蒙景区管委会党委书记黄树田,新希望集团宁波乐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天宸,海亮教育集团研究院首席课程专家研究员戚卫丹,浙江省天台县教育局教育科副科长杨仁懿。参加会议的还有各地研学教育研究专家、研学基地/营地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共计约30人。研讨会由课题负责人、研学旅行教育研究中心/研学导师培育基地主任杨光富主持。


会议的第一项议程,教育部财务司地方财务处干部刘伟老师讲话。他介绍了课题立项的背景及对研究的期望。他指出,十三五期间教育部财务司在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投入方面存在如下挑战:第一,项目布局不够完善。营地不是所有省份都有覆盖,营地、基地资源布局不够配套;第二,没有调动起地方积极性。许多地方的资金仅够保工资保运转,没有资金支持建设,并进一步引领发展;第三,资源受益属地化倾向严重。大部分营地只接待周边县市的学生,跨省和贫困地区学生接待量较少;第四,管理上工作量较大,基地基础工作较差;第五,公益性问题。要向狭义的公益概念靠拢,即助贫、济困、扶弱。最后,他还重点强调了课题研究亟需解决一些的问题:第一,清楚界定校外活动概念的外延;第二,明确中央投入应重点支持哪些项目以及对中央和地方的投入作出区分;第三,建立联动机制,以营地为中心带动基地和其他校外场所的发展。



会议的第二项议程,参会专家围绕“我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经费投入的经验、困境及对策”展开自由发言。

中共重庆市大渡口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大渡口区教委主任伍平伟介绍了重庆地区研学投入的相关情况,他指出还存在着活动仅限于单天行程、暂时未能全员普及等困难。他建议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同筹措经费。政府以政策的方式明确教师专项能力的提升经费、课程开发经费,运用专项资金建立基地。学校年度预算单列研学实践教育专项经费,负责教师执行团队的培育和家长的宣传引导。基地方、承接方要给贫困学生资助,加大公益基金的投入。同时转变家长育人观念,让他们更加支持孩子参与研学活动。


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朱国清指出,在研学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存在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和课程的问题;第二,如何评价的问题;第三,安全的问题;第四,经费保障的问题。首先,围绕经费保障方面,有三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明晰:第一,研学实践教育如何定位;第二,研学实践教育的费用承担;第三,研学旅行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统筹考虑。围绕上述问题,他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国家需进一步明晰经费保障的渠道;第二,要把研学实践教育加入十四五的教育规划和大纲,研学实践教育只有在相关的发展规划中得以明确,经费才有保障;第三,建议把研学实践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连接起来。另外,在研学基地的控制和建设,他认为还存在三个问题,第一,国家的基金补助营地使用不了;第二,国家的基金补助营地使用不好;第三,基地的积极性还存在问题。因此,他认为在十四五建设中应该以奖励的形式,多元化的建设基地,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来认定标准。最后,在研学活动经费来源方面,他提倡“三个一点”,即政府出一点,家庭出一点,社会赞助一点。


上海四季教育集团高级顾问、资深旅游专家、安徽省池州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桂林,首先介绍了四季教育目前的项目开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规划,他认为中小学实践教育的投入政策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并提出两点建议:第一,要使研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需要政策扶持,另一方面,需要发挥财政的引导作用,加大研学项目的补助,从地方政府的角度需要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利用,建立相应营地建设的补助政策,加大营地建设的投入;第二,要将营地建设纳入国家发改委的目标中;第三,抓点带面,推进师资的发展和培训,鼓励教师以课题申报的形式获批经费,每一年组织优秀课程、优秀研学指导员、优秀研学基地等评选并给予奖励,树立行业的标兵。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从已有做法、现存问题和建议三个方面作了交流。他指出深圳市区两级已发文指导,将研学旅行纳入综合实践教育的定位。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基地建设。并组织好家委会负责收费、招标等工作。但目前公益组织力量发挥得还不够,2016年出台的优惠服务政策并未完全落实,研学实践教育承办机构收费不规范。他建议建立健全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学校统筹、家庭分担的机制,落实相关部门提供优惠的职责。未成年人保险额度建议提升至和成年人一致的水平,按规定减免困难学生收费。


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研究所家校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李家成教授表达了四个观点:第一,中央经费应支持投入高品质的研学活动,在研发、鼓励、表彰等方面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第二,中央经费应支持系统的研发。理解系统集成的价值,在学科意义上综合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在时间上沟通周末和寒暑假,在空间上沟通家乡和其他乡村、城市,在组织上协调家庭、学校、社会;第三,中央经费应支持基层创新。鼓励各地利用当地资源以多种形式推动研学旅行;第四,中央财政应投资风险监管。


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秘书长,原上海市教委德育处调研员邹竑从三方面提出了她的看法:首先,通过引领和示范的方式做好研学基础工作,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中央和省市共同投入,使公益性真正能够体现在未来教育的均衡性和优质性上。她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社会的公共资源要让学生享用,注重更大程度的优惠开放;第二,强调高中生要跨省市活动,现在的研学实践给基层学校提供了更大的平台,需要从内涵出发,扩大活动领域;第二,投入在学校中要得到有效的利用措施,让学生能够真正走出去并且保证有效性。而这个机制需要教育部门和社会文化部门联动,为学生研学活动建立出行的保障,给予适当的能力和物力支持。第三,安全问题,要避免学生开展活动中的人身伤害事件的发生。其次,没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链。她认为现在有很多的校外资源,但资源的开发需要有经费投入。所以在经费投入的问题上应该区别对待,分区、分层次投入。最后,综合实践基地要有特色,能够体现高科技发展、人工智能、中华传统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增强民族的文化辐射等。


浙江省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浙江省中小学研学旅行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孙芙蓉首先介绍了研学旅行的性质.她认为研学旅行首先是姓“教”,教育性是第一属性,教育部门是第一责任单位,因此教育部门必须给研学旅行,特别是学校开展的研学旅行一定程度的经费。第二,研学旅行姓“旅”,具有旅行的体验性,与旅行密切相关,因此也会引入各种旅游企业和社会资源的投入。第三,研学旅行姓“社”,需要社会相关部门的保障,同时它又能够促进社会各项民生事业的发展。因此各个保障部门需要予以支持。她还介绍了国外研学旅行经费保障的一些经验,并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希望研学旅行的政策能够借鉴劳动教育,健全经费的筹措机制,做好保障工作。第二,在学校经费保障方面,依据从简原则做好经费预算。第三,在家庭保障方面,家庭应适当承担部分,尽量保障子女能够参加学校的研学旅行。


教育部财务司地方财务处干部茹家团关于这个课题强调了两个方面:第一,这个课题是一个财务重点课题,是指令性课题,与一般课题不同;第二,这一课题解决不了中小学研学实践的所有问题,解决的是业财高度融合的问题,是中小学研学实践投入政策研究。他从三个视角来谈对这一课题的看法:第一个视角,这个课题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必须明确研学和校外教育及劳动教育的关系。事权边界要清晰,支出责任要相应匹配。要明确需要做哪些事、这些事谁来做、目标是什么、经费的来源、公共经费的应用以及经费的管理考核办法。第二个视角,课题研究的路径。指令性课题研究成果需要应用,第一要进行理论研究,第二要进行现状研究,第三要对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第四要对如何主动适应财税体制改革进行研究。他指出报告要对以下几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第一,不同事权的经费来源;第二,不同事权的经费支持方向;第三,目前有碍于下一步行动的政策制度修改意见。第三个视角,关于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时效性问题。希望课题组能尽快给出成果,让这一课题发挥应有的作用。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市革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周群华认为,目前研学活动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资金缺乏导致很多活动不能深度开展,体验效果欠佳。二是课程研发内容不够系统和深入。他建议投入的不仅仅是资金,也是宽松政策的支持,从而提升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积极性,政府和学校不能包办所有工作。此外,需要建立健全监管评估机制。


山东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临沂蒙山彩蒙景区管委会党委书记黄树田介绍了沂南县研学旅行的发展情况,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对资源禀赋好;二是重视程度高;三是规划启动的早;四是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他还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加强顶层设计。第二,突出体制机制。第三,争取财政支持。第四,明确承担的主体。第五,形成整体的合力,深入探索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突破机制。


新希望集团宁波乐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天宸指出了研学实践教育存在的三方面困难:第一,公益属性和盈利空间的平衡问题;第二,执行机构的教育开发能力;第三,各省市研学经费的来源政策不一。他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研究费用可以做具体拆分,如交通费、保险费、课程设计和执行费可以单独剥离出来;第二,可以考虑适当提价,保证质量,价格可以上浮20-30%;第三,考虑引入市场机制。用市场实践去检验各家的研学实践教育,用良性竞争使这个领域促进良性的发展,最终获得社会、学校、家庭的认可。第四,研学的时间段可以适当的延长。


海亮教育集团研究院首席课程专家研究员戚卫丹介绍了海亮教育集团的研学情况以及她的问卷调研结果。她指出研学和课堂教学的最大区别是研学是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她提出如果希望政策资金有更多的投入或者是扶持,可以考虑在课程研发的专项资金方面能够有所倾倾斜。国家政策在考虑政策资金、政策投入和资金的投入比例时,应该考虑公立和民营两种不同的业绩形式的均衡性。


浙江省天台县教育局教育科副科长杨仁懿结合天台县的工作,谈了三点体会:一是推动政府出台政策,引导社会团体资金参与研学实践教育。他认为要推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出台三大政策:第一,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研学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第二,允许高中段的学校向学生收取费用;第三,对一些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由财政设立专项资金解决调整。还要营造研学氛围,吸引社会团体对研学活动的支持。二是充分挖掘稀有资源,整合研学实践教育课程,加强课程资源管理,既可以节省人力成本,又能够提升延续品质。要求研学机构做到研学项目化、项目序列化,用强大的课程群去支撑研学活动的全过程。三是要多方联动发力,共同呵护,严选优良村,使其茁壮成长。


最后,杨光富老师对会议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他感谢教育部财务司对研学旅行教育研究中心的信任与认可,今天晚上刘伟和茹家团两位领导的讲话为课题下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课题组一定按照研究方案如期完成各项研究任务。其次,感谢李政涛所长一直以来对研学旅行教育研究中心的关心、指导、支持与鼓励。最后,感谢各位专家对本课题研究所贡献的智慧,专家们在长达3个小时的时间里,既分享了研学实践教育经费使用的地方经验,也分析了现实中遇到各种的问题,更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这些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另外,杨老师还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课题研究下一步的打算。


据悉,教育部财务司委托课题“十四五期间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投入政策研究”是研学旅行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后承担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正在对国外中小学研学投入政策进行比较,接下来还要赴各地实地调研,同时通过问卷多方面了解实际情况,为政策建议的制定提供依据。另外,研学旅行教育研究中心已组建团队正在撰写《研学导师工作指南》一书(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该书的研究为研制研学导师从业标准及研学导师培训打下坚实的基础。除了理论研究外,研学旅行教育研究中心也启动了营地课程的研发工作,将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较好地结合起来。目前,研学旅行教育研究中心/研学导师培育基地正围绕“研学教育的研究高地、研学政策的策源地,研学导师培养的国家级基地”三大发展目标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