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罗雯瑶,庞庆举:中国文化传统与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建设——叶澜教授专访

作者:发布时间:2019-09-19

中国文化传统与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建设——叶澜教授专访

叶澜1罗雯瑶2庞庆举1

1.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2. 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摘要:中国的教育学自诞生就带着引进情结。叶澜教授致力于从教育学中国化到建立中国教育学的事业,在30余年的持续研究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双向互动的基础上,努力改变教育学缺乏中国特征、缺乏原创性的状况,并将中国哲学、文化传统融入对教育这一教育学基本概念的内涵构建,提出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中国式表达。她认为,教育对于个体生命的最高价值,在于培育生命之自觉。中国教育学的建设需要研究者在中外比较中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独特性及影响有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发扬传统的践行精神,扎根中国教育实践,以形成教育学的独特文化个性。 
文章目录
  • 一、“中国教育学”和教育的中国式表达的提出

  • 二、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理解教育

  • 三、在教育与研究中把握文化传统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