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在语言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近年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思维发生于对话之中,有必要从话语互动的角度分析两者的关系。经研究发现: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IRF对话结构仍然居于主导地位,这种结构极大地限制着学生思维发展。当前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界一直在寻求突破这一结构封闭性问题的路径,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不乐观,原因是这些探索停留在IRF结构框架内的小破小改,并未从实质上超越此结构的整体框架。本研究和相关研究表明,从思维生发的条件与机制看,语境是个体思维生发和话语生成的意义基础,心智交汇是课堂教学中个体思维与群体思维互动生成的促发机制,探究性对话则是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策略。因此,思考如何在语言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应着眼于语境的创设、心智交汇的生成以及探究性对话的建构。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中小学传统英语IRF型教学话语结构的特点及其困境
三、目前英语教学对话结构的改进及其不足
(一)I环节的改进
(二)R环节的改进
(三)F环节的改进
四、思维发展的条件与英语教学对话结构的优化策略
(一)语境是英语教学中思维生成的意义基础
(二)“心智交汇”是学生群体与个体思维发展的促发机制
(三)“探究性对话”是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