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鲍曼 (Zygmunt Bauman) 看来, 具有现代化属性的产品、人口及信息的跨时空流动是全球化的核心特征。
二、无边界教育: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的特征与愿景
1998年, 在澳大利亚劳工、教育、培训与青年事务部实施的一项评估与调查计划中, 负责高等教育分计划的卡宁汉姆等人提交了一份题为《新媒体和无边界教育:回顾全球媒体网络与高等教育供给的聚敛》的研究报告, 试图揭示新媒体时代影响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参与全球竞争的潜在因素, 并首次提出了“无边界教育”的概念。
(一) 无边界教育:高等教育组织与制度的变革
自卡宁汉姆提出“无边界教育”以来, 这一概念主要用来描述跨越传统的时间、空间和地理界限的高等教育供给, 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当前许多传统教育观念的冲击。无边界教育试图跨越的界限主要包括:在教育水平和类型层面主要有继续和高等教育、职业和学术教育、成人和继续教育之间的界限, 致力于创造无缝的终身学习机会;私人与公共、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教育之间的界限, 促进公共产品与私人收益间的组织结构、供给形式的结合;国家、区域之间的边界, 如在商业和公共部门以及高等教育之间, 包括企业大学的创建、跨国财团以及合资企业之间建立的教育战略联盟;时间与空间的界限, 包括创建虚拟学习环境、在线学习项目和虚拟大学等。
无边界教育的一个典型特征是跨越国界, 目标是使此前互不关联的各国教育共存于一个更为复杂、相互关联的形式和系统之中。然而, 由于各个国家在高等教育立法、政策、签证和关税税则、通信法律与成本、知识产权以及质量保证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教育供给或经验的无缝衔接目前仍较困难。为此, 无边界教育将致力于推进不同国家的组织机构在法律与资助体系、技术素养与能力、管理结构和组织文化等层面的协调。当然, 要跨越时间、空间和位置的界限, 则必须通过发展与更为广泛地应用信息和通信技术, 消除或减少时间、空间的限制与束缚, 并为此建立一整套质量保障与安全机制。当然, 在无边界教育的背景下, 同样需要传统的高等教育机构与其他从事教育业务的机构进行全方位的合作, 以确保其特定的价值观和宗旨在迈向标准化的过程中得到认可。
(二) 无边界教育:高等教育的全球化趋势
由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和中东欧许多国家都出现了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并行不悖的“双模式”教育机构, 信息技术更是持续地促进着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互联网教育的有效融合, 越来越多的人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革新的态势来预测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质量提升和入学机会, 并且相信无边界教育主要取决于新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是否能够促使传统教育成为“虚拟 (Virtual) ”的教育, 即被在线学习、学生支持服务和跨越时间、空间和地理等界限的教育形式所替代。由此, 实现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互联互通 (Connectivity) ”、建立“智能联盟 (Smart Alliance) ”逐渐成为无边界教育远景的重要目标与内容之一。无边界教育确立的目标以及相关制度的变革, 促使各国之间建立国际性的课程开发团队, 以建设标准化的课程与授课模式, 从而为不同国家的不同教育机构提供共同课程 (Common Curricula) , 由此打造一个“全球性”的教育品牌。当然, 标准化课程的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内容的同质化, 本土化的教学内容可能更易于被接受。
当然, 就此将无边界高等教育视为利润导向显然是一种误导。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和无边界教育的其他进展中, 通过旨在降低成本的开源软件和更为廉价的硬件设备的开发, 以及一些非营利的高等教育联盟如非洲的虚拟大学尝试共享技术成本和在线资源, 都在努力使低收入群体能够从高等教育和新技术的应用中获益。
显然, 要融入无边界教育这一高等教育全球化长期愿景与趋势之中, 首先要在一国内部构建起无边界的高等教育体系与制度。未来的高等教育体系应该打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全日制教育与继续教育等教育活动之间设定的传统边界, 特别是要促进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实体教育机构与虚拟教育机构之间的深度融合, 构建一种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教育需求开放的高等教育制度。其次, 由于高等教育机构之间、高等教育机构与企业之间以及跨越国家的互联网教育集团、区域性或国际性的高等教育联盟之间呈现出的链接、融合和商业化等特征, 要构建更大尺度的无边界高等教育体系乃至实现全球范围高等教育的“互联互通”, 就必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高等教育竞争, 与跨国、跨组织、跨行业合作, 积极致力于促进高等教育机构与企业的结合, 推进与其他国家高等教育系统间的学位、课程与制度的衔接, 以及在互联网行业巨头的教育产业、营利性教育机构、跨国跨区域的高等教育联盟与传统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建立自由获取信息、知识与思想的有效机制。其中, 共建共享虚拟学习资源与环境、开发国际性和区域性的在线学习项目以及发挥虚拟大学的优势, 突破时间、空间的边界, 为满足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教育需求提供更为自由、平等的学习机会与更高质量的学习资源, 应该是无边界高等教育体系的内在之意。
三、无边界学习:互联互通世界中的学习新范式
正是在无边界教育蓬勃发展的过程中, 无边界学习这一概念几乎同时出现, 成为探讨无边界教育中学生学习特征的一种新范式。如果说无边界教育旨在打破传统教育在层次、类型与时间、空间等方面的边界, 那么伴随着基于信息技术、互联网的泛在学习 (U-learning) 的兴起, 无边界学习将关注点转向了学习的主体———学生与所有学习者, 并将之置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 进一步倡导在任何时间 (Anytime) 、任何地点 (Anywhere) 的任何人 (Anyone) 可以就任何内容 (Any Content) 进行任何形式 (Any Format) 的学习形态, 从而使得面向每个个体的个性化、定制化教育得以可能。
(一) 无边界学习:概念的提出与学习形态的变革
在无边界教育概念提出不久, 马维斯·凯利 (Mavis.E.Kelly) 等就在讨论基于网络的课程学习的案例研究中提出了无边界教育中的教学与学习文化差异的问题。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 为了应对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教学革命, 欧美各国都将未来的教育议题设定在学习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变革上, 推进由信息技术、互联网学习主导的学习革命与教学革命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共识。美国2010年发布的《教学2030》报告提出:沉浸式个性化学习和基于学生学习风格和需求的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将成为未来教育的首要特征, 而混合式学习环境 (面对面与技术) 将使学校、教师、学生、家庭、本地与远程专业人员、志愿者和商界人士实现无缝衔接;德国罗兰·贝格战略咨询中心2010年发布的《2030趋势概略》指出:虚拟学习代理人将指导学习者, 并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为学习者量身定制终身和基于需求的学习计划, 而学习者则在真实和虚拟世界中同时学习;欧盟联合研究中心2011年发布的《学习的未来:为变革做准备》提出:教育与培训机构将成为学习社区, 并与雇主合作确定技能需求, 使大量学习和教学材料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以学习者为中心、分权和定制化学习策略将成为惯例, 学习将更具娱乐性, 并且以探究活动为基础。
(二) 无边界学习与大学的教育教学革命
尽管道格·格斯瑞 (Doug Guthrie) 认为“不管是面对面授课还是在网络课程中, 只有当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开始思想交流与互动时, 学习才会发生”
显然, 一个庞大的传统的学校教育系统, 与一个正在崛起的致力于满足所有教育需求并提供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习资源的互联网教育系统同时并存, 高校必须要适时地作出改变, 基于无边界学习的理念将重塑大学教育教学的形态。为此, 高校应倡导与实践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促进学习为主线, 系统地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课程、学校与社会学习的资源与环境。一是要打造无边界课堂与学习环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建设智慧学习环境、智慧校园、学习资源平台等资源条件, 突破实体学习场所与虚拟空间的界限, 构建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混合学习环境, 包括课堂与课外, 家庭、社区与图书馆、博物馆、专业机构等场所都实现实体与虚拟信息系统的结合, 实现真实与虚拟、线下与线上学习系统的连接, 从而为每个学习者构建个性化、连续性的学习环境, 支持学生实现真正的泛在学习 (U-learning) 与无边界学习。二是要通过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 丰富学生的课程内容选择, 实现高校课程内容、学生与自然、社会以及个体生活经验的联结;推进跨学科学习, 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 通过序列化的问题把各学科知识串联起来, 形成一种更加全面、相互衔接、融会贯通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 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完备的思想、思维和知识体系。同时, 要打破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等之间的边界, 使学生在互联互通的学习资源与环境中学习, 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为此, 要为每个学习者建立的无边界学习账户将在不同机构、不同项目、不同课程、不同形式的学习之间建立学分认定、累积和转换的机制, 成为无边界学习的“立交桥”。三是要探索无边界学习的教学方法, 为学习者的学习创造交互性、情境性、连续性的教学环境, 促使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从传统模式转向主动、深度与跨界的学习。结合日常生活与专业实践领域的真实问题重组教学内容, 基于问题创设情境, 以问题研究为平台建构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以探究式的、项目化的学习方式, 将知识学习与问题解决、创新能力提升结合起来, 让每个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在此基础上, 高校要为所有学习者提供公平、均等的学习机会和随时随地可获取的学习资源, 让学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而且应始终积极将新技术融入学习、学校和教育体系之中, 为构建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教学新形态开展持续的探索与实践。无边界教育的愿景之一, 就是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支持。一方面, 只有当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在学校教育中进行广泛的应用, 使其与课程、教学与学习等实现深度的融合, 从而构建起一种新的课程、教学与学习的形态, 实现与面对面教育教学的无缝衔接,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边界学习, 大学的教学革命才能真正成为现实。另一方面, 只有当信息技术、互联网支持的无边界学习切实成为一种新的学习范式, 在虚拟的教育机构、项目、课程如虚拟大学、MOOC等支持下切实建立一个完全开放的高等教育系统, 才能充分满足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普通民众的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 高校则应该成为更为开放的高等教育系统的积极参与者与建设者, 为所有人的终身学习提供学习资源、平台与指导的全方位支持。
四、对无边界教育与无边界学习及当前互联网教育产业的反思
从根本上说, 作为全球化进程的组成部分, 无边界教育的迅速扩展得益于全球范围内普通民众对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在亚洲、美洲、非洲一些处于转型期的新兴经济体中, 为了适应全球化带来的知识经济的兴起、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人力资本竞争的加剧, 掌握更新速度明显加快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从而大大刺激了在经济增长中迅速壮大的中产阶级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那些已经步入或者正在迈向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国家来说, 上述竞争同样存在, 加之终身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普通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仍然处于上升通道, 无论他们是处于国民教育阶段还是在整个职业生涯乃至更长的时间里。其结果是, 政府面临着为大规模高等教育提供全额资金的挑战, 并引导、鼓励高校能够从其他方面获得更大比例的资金来源与收入。在这一过程中, 美国大学率先将新技术视为开拓新市场的手段, 将向企业输送或者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视为增加收入以支持教学、科研活动的途径, 创业型大学应运而生;企业则将高等教育视为参与市场竞争的商业机遇与强化知识与人力资本管理的关键。
当然, 无边界教育与无边界学习概念及其愿景的产生, 究其本质而言, 实际上是全球化时代现代社会发展逻辑的自然结果:一是从纸、印刷术的发明到计算机的出现、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人类一直寻求以更便捷、更有效的方式实现知识、信息的保存与传播, 从而更为直接、更为广泛地为所有可能的学习者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 使其能够在专业化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中成为参与者。在这一过程中, 作为学习资源或者载体的教育产品的商业价值, 主要是通过提高其质量与持续优化其形式、途径得以展现的, 在跨国、跨组织、跨行业为特征的全球服务贸易体系和无边界高等教育结构中, 这一商业价值在全球范围的人员、项目、机构与资源的流动中被充分释放。二是作为促进社会公平的手段之一, 教育往往被赋予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的属性, 学习资源、机构必须向各国的所有公民开放。这关涉各国政治与教育制度的一个根本假定, 即教育在建立民主、平等、自由的各国和消除贫困、经济与社会落后等问题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全球化时代, 尽管高等教育在全球贸易服务体系中的商业价值不断被挖掘, 甚至成为一些发达国家支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 但就单一国家而言, 教育的公共属性使其必须承担起塑造国家、社会的公共价值和个人美好生活的使命与责任, 从而必须在与商业化运作的合作共赢中保持商业利益与公共责任的平衡。
不过, 正是基于教育作为公共部门的价值设定, 对无边界教育、无边界学习以及教育服务贸易带来的商业化倾向的批评从未间断。有学者指出, 显著增长的高等教育规模与学习参与必然带来学术资源配置从大学主导的模式向参与者交互作用的模式转换, 如何维护学生以独立的、自我导向的学习为核心的教育价值, 以及如何保证不降低教育教学的质量, 显然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在高等教育等公共部门中引入“可竞争性”和放松管制的理念, 以促进大学参与国内、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竞争, 势必会有损于其公共责任的履行。
对于正在兴起的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无边界教育的批评同样尖锐。在一些学者看来, 目前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媒体的教育主要以两种形态存在:一是将传统的以书籍、教材等形式呈现出来的结构化的知识形态数字化, 却仍以学科、专业的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为特征;二是以解决某一问题或围绕某一话题而形成的碎片化的知识, 固然有利于学习者以兴趣为起点构建一种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却不可避免地缺乏必要的系统性。
最后, 必须指出, 在憧憬无边界教育与无边界学习时代的来临之时, 我们也不能忘却, 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以课程的形式通过课堂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来传授知识, 而是在互动、交流中获得意义, 包括知识所蕴藏的认识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以及人的主体意识、观念、行为等的内在价值;而且, 在意义的建构层面上, 面对面的教学是任何学习、教学的形式所无法替代的。未来的教育必定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需求开放的、无边界的教育体系与制度, 当然需要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专业组织、高校与高等教育的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来实现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这一长期愿景;未来的教学与学习革命, 必定是整合了面对面教学与泛在学习、无边界学习的混合式学习, 如何实现这种整合, 使其同时符合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追求, 是未来无边界教育、无边界学习以及由此带来的教学革命必须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
[2]KOSMUTZKY A, PUTTY R.Transcending borders and traversing boundaries: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transnational, offshore, cross-border, and borderless higher education[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16, 20 (1) :8-33.
[3]CUNNINGHAM S, TAPSALL S, RYAN Y, STEDMAN L, BAGDON K, FLEW T.New media and borderless education:a review of the convergence between global media networks and higher education provision.Evaluations and investigations program higher education division.1998[EB/OL].[2019-01-22].http://pandora.nla.gov.au/pan/24685/20020426-0000/www.detya.gov.au/archive/highered/eippubs/eip97-22/eip9722.pdf.
[4]CUNNINGHAM S, RYAN Y, STEDMAN L, TAPSALL S, BAGDON K, FLEW T, COALDRAKE P.The business of borderless education.Canberra, ACT:department of employment, education, 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EB/OL].[2019-01-22].http://www.corpu.com.
[5]Committee of Vice Chancellors and Principals (now Universities UK) .The business of borderless education:UK perspectives, Summary Report.London, Universities UK, 2000[EB/OL].[2019-01-22].https://dera.ioe.ac.uk/15163/1/The%20business%20of%20borderless%20education%20-%20summary.pdf.
[6]MID DLEHURST R.Variations on a theme:complexity and choice in a world of borderless education[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2, 6 (2) :134-155.
[7]MIDDLEHURST R.The developing world of borderless higher education:markets, providers, quality assurance and qualification.UNESCO, Paris, October 17-18, 2002[EB/OL].[2019-01-22].http://www.aic.lv/bolona/Bologna/Bol_semin/Oth_conf/UNESCO_GF1/gf6_middlehurst_document.pdf.
[8]LANCRIN S V, PFOTENHAUER S.Guidelines for quality provision in cross-border higher education.OECD Education Working Paper No.70 2012[EB/OL].[2019-01-22].https://www.oecd-ilibrary.org/docserver/5k9fd0kz0j6b-en.pdf?expires=1548053755&id=id&accname=guest&checksum=356D98C694EB65CFA9C99DBA076E7B67.
[9]MIDDLEHURST R.University challenges:borderless higher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J].Minerva, 2001, (39) :3-26.
[10]LAWN M.Borderless education:imagining a European education space in a time of brands and networks[J].Discourse:studies i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ducation, 2001, 22 (2) :173-184.
[11]Centr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ECD.Giving knowledge for free:the emergence of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EB/OL].[2014-04-21].http://www.oecd.org/edu/ceri/38654317.pdf.
[12]王磊, 周冀.无边界:互联网+教育[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 2015.
[13] 易观.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交易规模趋势预测2018-2020[EB/OL].[2018-09-21].http://www.sohu.com/a/219153218_769242.
[14]GARRETT R.The observatory on borderless higher education[J].New review of information networking, 2003, 9 (1) :113-122.
[15]约翰·丹尼尔.让MOOCs更有意义:在谎言、悖论和可能性的迷宫中沉思[J].王志军, 赵文涛, 编译.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 (3) :3-13.
[16]KELLY M E, HA T S.Borderles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learning cultures:the case of Hong Kong[J].Australian universities’review, 1998 (1) :26-33.
[17]CHENG Y C.A CMI-triplization paradigm for reforming education in the new millenniu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2000, (4) :156-174.
[18]CHENG Y C.New paradigm of borderless education:challenges, strateg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effective education through loc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Invited keynote speech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Teaching, October 14-16, 2002, Hatyai, Thailand[EB/OL].[2019-01-22].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doi=10.1.1.564.8052&rep=rep1&type=pdf.
[19]SCHNEIDERMAN B.Leonardo’s laptop.Human needs and the new computing technologies[M].Cambridge, London:The MITPress, 2002.
[20]HENNING E.'I click, therefore I am (not) ':is cognition'distributed'or is it'contained'in borderless e-learning progra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2003, 4 (7) :303-317.
[21]VERDONSCHOT S, KWAKMAN K.Borderless learning experiences-The development of design guidelines for collaborative distance learning environments.Paper presented at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RD Research and Practice Across Europe, 2004, Limerick, Ireland[EB/OL].[2019-01-22].https://www.kessels-smit.com/files/ehrd_verdonschot_kwakman.pdf.
[22]王龙胜, 杨平儿, 等.无边界学习---基于“话题·对话·叙事·体验”的教与学之变革[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20.
[23]邓莉, 彭正梅.全球学习战略2030与中国教育的回应[J].开放教育研究, 2017, (3) :18-28.
[24]GUTHRIE D.Jump off the coursera bandwagon[EB/OL].[2019-01-21].http://chronicle.com/article/Jump-Off-the-Coursera/136307/.
[25]FIELDEN J.Markets for‘borderless education’[J].Minerva, 2001 (39) :49-62.
[26]TAYLOR P, LOPEZ L, QUADRELLI C.Flexibility, technology and academics'practices:tantalizing tales and muddy maps.Department of Employment, Education, 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 Evaluations and Investigations Program, Higher Education Division (Canberra:Australian Government Publishing Service 1996) [EB/OL].[2019-01-22].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jsessionid=3288E1221870D5CBA70776BA2069058E?doi=10.1.1.124.4018&rep=rep1&type=pdf.
[27]FLEW T.New media and borderless education:towards the virtual university?In AMIC 7th Annual Conference:Asia's Information Marketplace, Race for Technology, Content and Competence, Bangkok, May 21-23, 1998.Singapore:Asian Media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entre[EB/OL].[2019-01-22].http://hdl.handle.net/10220/3073.
[28]王竹立.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
[29]凯文·凯里.大学的终结---泛在大学与高等教育革命[M].朱志勇, 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8.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