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明确指出, 中小学研学旅行是“引导学生走出校园, 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 “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 感受中华传统美德, 感受革命光荣历史, 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 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研学旅行是让学习者走进活态文化, 利用优秀的民族社会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文化的鲜活展演性、环境始源性和地域实践性, 通过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 让学习者身心在场, 陶冶心性, 开展全方位、立体式、体验式的学习活动。研学旅行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丰富发展的新方式, 也是活态文化育人的一种形式。
一、活态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功能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现象, 是人类长期创造的产物, 也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文化从本源上看, 具有内生性, 是本土社会化。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和“化人”的统一。一方面, 按照人类的方式改造世界, 使被改造的对象打上人的烙印, 即世界人化的过程;另一方面, 借助人化的世界, 反过来影响人, 转化人, 又是“化人”的过程。教育是通过文化育人, “教育即文化的别名”[1]。文化从传播媒介的角度上看, 从口传身授到文字印刷媒介、再到电子网络媒介体现三种文化范式, 即活态文化、去活态文化和再活态文化。[2]文化的传播媒介变化和存在的形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教与学的方式, 影响着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
(一) 活态文化育人的内涵
活态文化是指在特定地点和时间的日常生存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民族传统文化和自然历史文化, 是一种社会历史生活方式和自然历史演进方式, 是一种现在还“活着的”、“活过的”、“非文本的”文化,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与社会等多方面的价值, 有着历史的独特性与不可代替性。“活态文化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体验活着的文化’的本质规定性”[2], 是一种“文化过程”、“纪念与创造记忆的过程”[4], 体现为文化延续过程, “是人类文化在时代中一个古老而又真实的存在”[5]。从某种程度上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活态文化依托人的存在而存在, 有着独特的传播延续方式, 是借助人的语言、行为, 在特定的时空中口传心授、代代相传, 是一个地域人们长期生活积累和积淀, 体现着一个地域性精神世界、精神图谱和价值观念等民族传统文化和自然历史文化, 具有整全的生活意义和教育价值。主要包括各种社会历史文化实践、表现表演形式、典礼节庆习俗等文化生活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以及自然地理历史人文景观等, 具有鲜活展演性、环境始源性和地域实践性等特性。活态文化育人是指在特定时空的日常生活中, 利用活态的民族传统文化和自然历史文化, 让学习者进入其中, 身心在场体验, 陶冶心性, 培养生存能力、探究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 增强热爱自然情怀、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豪感等的教育活动。
(二) 活态文化育人的功能
1. 与“活”的历史对话, 传承与创新文化
活态文化是一种“活的传统”文化、“活的文化的证据”, 保存着民族传统文化印记, 展演着民族精神及其核心价值观, 承载着我们与祖先的情感与血脉联系。民族传统活态文化常常是一种始源性的文化, 是一种源自民族本身的力量和一种民族文化的根, 是经过长期的社会生活积累逐步形成的一种文化。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国大地, 铸就中华民族的精神——龙的精神风貌, 涵养中国人, 中国人成为“龙的传人”。而这种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等, 作为中华民族存在的根本性源头, 特别是尚存的“活的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从事社会文化生活创造、传播及其他社会活动的背景和条件。今天, 要延续和做好我们的事业, 必须从延续的活态优秀民族文化中寻找民族始源性精神, 才能保存和延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因此, 利用民族活态文化育人, 有利于学习者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和自然历史文化, 有利于活态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当我们穿越主要的文化路线以重建阐释的过程时, 会产生一种意含不同的‘探索’;它比较是‘碰上’而不是‘回忆起’某种东西、比较是一项斩获而不是一项继承。”[6]通过利用民族优秀传统活态文化和自然历史活态文化精华进行育人, 特别将中华民族长期的生活形成的民族精神及其核心价值观等活态文化引入育人活动的全过程, 有利于陶冶心性, 涵养传统文化精髓, 保持育人文化的民族性, 增强对文化民族性的坚守, 提高文化自信。
2. 融入“活”的场景, 直觉体验与具身认知
活态文化是“活着的”, 由历史传承下来的具有价值并仍然在使用的遗存。活态文化是一种“活”在一定情景之中的文化, 具有鲜活性和整全性。因此, 运用活态文化进行育人, 能将学习者引入具体“活”的场景中, 直觉体验, 通过观察、体验、感悟、探究等形式, 具身认知, 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从哲学本体意义上看, 活态文化育人能将认识论的关系转换成“人与人”本体意义上的关系, 转换成实践基础上的“人与人”的原初关联;从人与文字文本“去活态文化”关系转换为人与“原生的活态文化”以及“再活态文化”关联, 能够达到物我相通、相融、相摄, 能将“学生与书本”片面的、单向的、静态的关系转变为“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整全的、多维的、交互的关系。学习过程变成为一种全方位、立体式、体验式的具身认知活动。同时, 由于活态文化具有展演性, 如民间戏曲歌舞其承载着深邃的民俗价值观念、生活习俗等, 在鲜活生动的戏曲表演和歌舞唱诵中保存与传递。通过活态文化展演, 让学习者认识到此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 以及存在的社会实践意义。“文化是某种生活方式, 文化表现某种生活方式。文化分析作为重构某种生活方式手段。”[7]通过观瞻与在场体验, 学习者能够理解与延续某种生活方式和人文精神风貌。
3. 进入“活”的地域, 保存文化生态多样性, 提升生存适应能力
活态文化是一种地域实践性的知识, 每一种活态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 依附于特定的人群长期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观念、信仰等逐步形成与发展, 始终彰显一定地域性的文化特质, 能在一定程度上再现的传统文化景观和自然历史景观, 并且存活于一定的地域之中的, 与一定的地域环境相联系。脱离一定地域环境的活态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将失去了活力, 甚至失去原本的价值和意义。“每一个群体的生活世界是由这个群体的文化所塑造的。个人的生活世界, 是由他们所属的不同群体中所有相互交织的文化力量组成, 并且由他们生活其中的社会语境所构建。”[8]正是由于活态文化的地域性, 学习者进入一定的活态文化情境中, 能够帮助他们了解一定区域人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信仰等, 融入本土化的社会生活中去, 提升生存适应能力, 学会生存与生活, 保持生活世界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坚守民族文化的话语权, 促进本土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活态的自然历史景观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民族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风貌, 呈现传统历史文化景观的发展痕迹, 再现地域性的文化活态景观、原初的价值观念, 以及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印迹, 从而让身入其境的学习者真实体验本真的地域文化历史及其生活方式。活态文化能再现文字和图像无法呈现的遗失的地域历史文化和自然历史景观, 以及文本和图像背后复杂的社会风俗习惯、人文情怀、价值追求和精神世界, 从而以原生态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观等活态文化整体涵养人。同时, 由于活态文化是一种地域实践性知识, “活态文化是一种行动中的知识, 它导向以行动中的反思概念为基础的实践性认识论。”[2]因此, 利用活态文化进行育人, 学习者通过日常生存生活经历和体验, 能够找回失去的文化印迹, 重建失去的“故乡”, 修复与重塑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 保持文化生态的多样性, 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理解、文化实践与文化创新能力。
二、活态文化让学习者在研学旅行中获得直觉体验
研学旅行让学习者走进活态文化, 改变传统教学直觉体验的缺失。传统学校教育主要是一种“文本式的教育”活动, 是借助于“文本”, 经过想象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一定程度上, 导致直觉体验缺失。由于文本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由语境决定, “文本的其他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语境决定或至少依赖于语境”[10], 因此, 为了更好地实现文本教育功能, 需要将文本与一定的语境关联起来, 学习者通过对话方式, 在一定的“情境”体验中, 才能感知与理解。同时, 教育活动不是一个静止的实体, 而是一个动态的主体间性活动。主体间性强调人类认知的对象不是客体, 它与认知主体之间关系是共生性、平等性和交流关系, 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是一种主体间的共在, 而不是主客体关系。在学习过程中, 需要学习者的主体不断地介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之中, 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为基础, 借助直觉体验, 通过与学习对象的交流和碰撞, 才能获得真实感受, 形成认识, 提升素养。直觉体验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构建的基础。通过直觉感知与体验, 学习者才能将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 感知生活, 感悟生命的价值意义, 逐步认识世界, 建构自我知识, 形成技能。
在研学旅行的活动中, 学习者走进活态文化, 进入一定的场景中, 走进真实与完整的生活世界。通过观察, 获得直觉体验, 与活态的自然历史景观和社会人文景观进行对话, 感知丰富多彩生活世界, 丰富内心世界, 从而摆脱与纯文本的对话, 进行自由充分表达, 获得真切的感知与意义, 提升学习者的思考力、创造力和学习力, “真真正正地跳出思维框架或者物理局限 (户外散步、来回踱步) , 可能会在遥远的概念之间创建新的联系, 这也就是创造力的真谛。”[11]同时, 群体协作交往与对话是研学旅行活动的基本行为方式, 因此, 在研学旅行的活动中, 将会营造一个主体间性的关系场。在这一活态的关系场中, 学习者带着各自的理想、愿望、信念等, 通过直面交流, 直觉体验人际交互关系, 确定共同体的社会关联, 开展社会性活动。
在研学旅行活动中, 从主客体分离的文本对话活动走向主体间真实对话, 从文本世界回归真实生活世界, 学习者在活态文化中直觉体验, 习得文化知识, 传承民族文化精华, 提升文化自信, 学会分享、交流与合作, 提升个体的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三、活态文化让学习者在研学旅行中获得整体陶冶
研学旅行是让学习者走进活态文化, 改变分科教学缺失文化整体育人的不足。通过解析、记忆、复制、储存等方式的文本教育, 是借助想象的方式开展教育, 无法完成文化整体育人的任务。因文字文本印刷是“将空间和时间转换为一种能计算、可预知和理论的东西, 文字对线性和逻辑的强调, 昭示于钟时的统一和标准化”[12], 因此, 文本式的教育时常会导致教育内容失去鲜活性, 丢失原本的整全的意义。
活态文化是一种活着的或活过的文化, 具有整全的过程和意义。只有进入一定活态文化情境中, 才能整体感知与体验, 陶冶心性, 获得整全的认知和意义。如民族传统文化是本民族人性与精神面貌的整体表征, 是以活态文化形式表现的, 在感知与理解的过程中, 无法通过分解方式了解与掌握, 必须走进民族文化活态情境中, 通过观察、体验、感知与感悟, 在潜移默化中整体陶冶, 才能获得相关的认识。从某种程度上看, 研学旅行正是让学习者走进传统历史文化和自然历史遗迹的活态情境之中, 整体感知民族文化变迁和自然历史变迁, 了解民族历史文化与自然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进而认同民族传统文化和自然历史文化, 激发学习者的民族情感, 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从而实现活态文化育人, 习得文化与知识。
研学旅行不同于文本式教育的是让学习者进入一定的活态文化场景中感知感悟, 体验学习者的直觉与意向, 将学习的文化知识与日常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以活态传统文化和自然历史文化为背景, 让学习者在某种文化情境中进行真实体验和情感陶冶, 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育人的的作用。“每个人的存在, 或多或少地像是生活在他们自己文化水体中的鱼, 对于始终存在于日常思考和行动中的文化力量, 他们普遍将其视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并将之看作完全是‘本性的’。”[8]
研学旅行活动是让学习者生存方式的回归本然和应然, 成为学习中的真正主体, 自主体验学习生活。在研学旅行活动中, 学习者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而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研学活动中, 成为真正的学习生活主体, 不是文本知识的接收容器或仅仅借助想象力去理解与感知, 而是进入其中, 在其中, 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价值取向等, 感知、理解与体验学习生活, 自由发表见解, 在“活”的社会生活情境中, 进行自由探索与积极思考, 提升文化素质与修养, 增强文化自信。同时, 在研学旅行活动中, 学习者走进活态文化, 学习的内容是生成性的, 不是静态的科学知识、文字语言符号, 而是具有鲜活的社会生活世界, 在对话、观瞻、探究中不断衍生新的意义。学习内容变成动态、生成的文化传承、体验与创新的过程。学习者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活态文化进行对话, 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 提升发展核心素养, 提升生存与发展能力。
四、活态文化让学习者在研学旅行中获得具身认知
身体“是完美的学习工具, 是因为它学习能力强, 可以牢牢记住所学的很多东西, 经常连学习者本人都没有意识到。”[14]因此, 只有当身心进入一定的文化场域中, 将文化与育人融为一体, 才能达到真正育人的目的。事实上, 本真的教育与文化是一体的, 教育即文化的别名。人是文化人, 文化是存在的家。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境域内, 体现一种文化存在。育人活动内容、活动过程、活动方式等各方面必然受到一定区域社会文化环境、风俗习俗、文化观念等影响, 体现教育文化的境域性。一定境域中的人在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文化观念、风俗习惯等, 形成一定境域文化传统。处于一定文化境域中的各种活动, 必然受到传统文化影响, 留下一定的文化印迹, 打上文化烙印。人的培养总是受到生存其中的文化环境的影响, 人不可能脱离一定的文化环境, 只有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 并参与文化活动、习得文化, 才能养成一定品性, 成为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所以, 人的生存与发展, 必须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之中, 身心必须同时参与并体验, 才能获得成长与发展。“人的发展几乎完全依赖于文化的积累, 依赖于习俗的缓慢增长, 而不是依赖于随着年龄的流逝身体器官的变化。”[15]研究表明,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 学习者与其对象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 在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通过身心体验学习内容, 形成新的意义, 将学习内容转化为生活内容, 从而建构自我的生活世界, 获得成长与发展。
文本式教育将育人活动从文化生活中抽离出来, 运用一种客观的、线性的、传输复制的方法, 借助想象力育人, 导致育人活动变成了一种主客体的分离与对立关系, 学习者视为外在于育人内容的被动的接受者, 从而造成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习者的主体纯粹“物化”了, 在整个育人活动中, 人的身心分离, 学习过程仅仅通过记忆、复制等方式, 被动的掌握足量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经典的学科知识, 没有学习者的亲身参与, 亲历体验与思考, 学习者的身心不可能获得和谐发展。“无意义符号不可能仅仅凭它们与其他无意义符号的关联而变得有意义。这里就是具身性进入的地方。符号通过具身性被接受获得它们的意义。”[16]在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 即让学习者的身心进入活态文化的情境之中, 身心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学习活动成为一种具身认知活动, “文化不能用数字方法或者逻辑形式推导出来, 只能在公共互动和身临其境的体悟中加以把握”[6], 在具体参与中, 感知感悟, 获得身心和谐发展, 实现育人应然目标。
总之, 中小学研学旅行是活态文化育人的一种形式, 也是传承活态文化的一种有效路径。在研学旅行过程中, 民族传统文化和自然历史文化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一方面, 通过研学旅行让学习者了解、认识与认同民族活态文化和自然历史文化。如在研学旅行活动中, 学生进入大自然, 直接观察祖国的大好河山, 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美;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 感受革命光荣历史等。另一方面, 通过研学旅行传承与保护活态文化。学习者走进原生态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之中, 在了解中认同, 在认同中传承。通过研学旅行让未来的一代走进传统村落, 感知乡村传统文化和自然历史文化的优美, 进而自觉的投入保护的乡村文化的行动中, 延续乡村文化。“传统村落是一种活态文物, 是中华文明的鲜活载体, 更是我们寄托乡愁的精神家园。”[18]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民族文化传承, 以及自然生态文明保护, 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爱国爱民族爱自然的情怀。
参考文献
[1]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2.77.
[2] [3][9]张进.活态文化与物性的诗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18、14、26.
[4] Smith L.Uses of Heritage[M].London:Routledge, 2006.44.
[5]乔晓光.活态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4.扉页.
[6][17]克利福德·格尔茨.地方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4.59、11 (代译序) .
[7]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75.
[8][13]戴维·英格利斯.文化与日常生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9.15、48.
[10]乔治·J·E·格雷西亚.文本性理论:逻辑与认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46.
[11] 贝洛克.具身认知:身体如何影响思维和行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51.
[12]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媒[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188.
[14]帕斯卡尔·迪雷, 佩吉·鲁塞尔.身体及其社会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2.
[15]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4.59.
[16]劳伦斯·夏皮罗.具身认知[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4.107.
[18] 李慧.保护传统村落的“活态文化”[N].光明日报, 2016-11-22.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201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