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 各级各类学校对劳动教育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 积累了诸多有益的实践经验。当前, 中国社会迈入新时代, 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社会的劳动形态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 我国改革开放40年带来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社会财富空前丰富, 人们的闲暇时间也日益增多。这一切都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 使劳动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突出表现为劳动形态的变化、社会劳动价值观的改变以及青少年学生劳动实践的缺乏等方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需要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本文立足于新的社会劳动形态和时代特点, 从立场、内容、功能、实践等层面, 阐发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
一、从形式到实质:劳动教育的新立场
立场反映的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持有的基本态度。不同的立场将会深刻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判断。因此, 思考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特点, 需要明晰其基本立场。而劳动教育的立场,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劳动与教育的关系。考察劳动教育的立场, 需要对劳动与教育的关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在远古时代, 教育最主要的载体是具体的生产劳动。也就是说, 生产劳动在古代既作为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前提, 也是向年轻一代展示、示范和传递劳动经验的主要教育形式。在这种情况下, 劳动与教育基本上是一体的。因此, 早期的劳动教育其基本立场就是立足于教育与劳动的直接同一, 其根本功能是维系个体和人类的基本生存。阶级社会产生后,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统治阶级的教育从生产中独立出来, 而劳动者的教育则仍然主要是通过生产劳动进行。在“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价值观的作用下, 广大劳动人民在劳动中所接受的教育往往被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所贬低, 并被排斥在体制化的正规教育之外。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与教育的关系。1958年9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强调将“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内容。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在提升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以及增强学校教育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生产劳动技能、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 取得了重要的教育和社会效益。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也是社会主义教育性质使然。实际上,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前提是二者的分离。教育与生产劳动有两次分离。第一次分离是统治者的教育从生产劳动中和从劳动者教育中的分离, 由此产生了古代学校教育;而第二次分离则是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促成的劳动者的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的分离。
当前, 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 在家庭中被软化, 在社会中被淡化, 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 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
二、生产与消费相统一:劳动教育的新内容
从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质”结合的立场去审视劳动教育, 必然会带来劳动教育内容上的根本性变革。可以说, 立场的转变首先就体现在内容的革新之上。
在过去, 劳动教育承担着重要的生产者培训工作, 因而其内容基本上是生产性和技术性的, 注重的是具体的劳动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比如, 1957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的通知》, 同年6月, 教育部颁布《关于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年级增设农业常识和农业常识教学要点的通知》, 要求在中学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 在农村小学增设农业常识课。由此可见, 当时的劳动教育在内容上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的生产知识上。改革开放后, 1982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 要求学校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 《劳动技术教育》成为学校正式课程。虽然劳动教育作为正式的课程进入学校教育系统, 但是, 正如这门课程的名称所规定的, 劳动技术的学习仍然是其主要内容, 只是《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扩展到了包含制造业等在内的相关知识。技术性、生产性劳动依然是劳动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应该说, 这样一种劳动教育内容的设定,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 也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的需要。但是, 这种技术性、生产性的劳动教育内容,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遭遇了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 劳动形态的持续全面变革势必要求学校劳动教育树立一种发展的内容观。当前, 诸如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新兴劳动的不断涌现, 正日益挑战着过去主要基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建构的劳动形态格局。在这种情况下, 劳动就其形态而言, 呈现出多样化的叠加形态, 生产与技术、知识与价值、信息与文化、时间与空间等劳动要件的耦合比任何时代都更加复杂, 更加多样。因此,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在内容上必须主动扩容以涵盖变化发展了的劳动现实。而劳动形态的变化不仅表现在量的激增, 更表现在其更新速度的加快。新劳动形态的不断产生与旧劳动形态的不断消亡, 将是这个时代劳动场域的基本特征。学校的劳动教育如果不正视这一点, 必将落伍于时代。因此,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在内容上必须秉持一种发展的内容观。一方面, 重视社会劳动形态的变化, 及时调整和更新相应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 重在劳动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育而不是具体生产技术的教授, 使学生能以健全的心态在飞速发展的劳动形态中“以不变应万变”。
其次, 劳动与消费一体两面的关系要求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必须重视消费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 劳动教育的内容不能仅局限在作为生产的劳动, 更要关注作为消费的劳动。当前, 对于中国社会而言, 生产领域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情况, 如何促进内需是促进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
第三, 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所带来的个体自由时间的增多也需要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大力开展闲暇教育, 实现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解放人。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 人的时间几乎都被劳动所占有。当前, 社会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向前发展, 由此带来的直接结果是社会财富的快速积累、人们劳动时间的不断减少和闲暇时间的增多。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是人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是, 如果个体没有驾驭这种不断增多的闲暇时间的能力, 那么, 闲暇时间的增多对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学生而言, 有可能将会是一种灾难。因此, 怎么规划时间、利用时间、管理时间等将成为新时期劳动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
三、从工具到存在:劳动教育的新功能
劳动教育立场的转变、内容的扩展, 必然会引起劳动教育结构的变革, 而这又势必会引发劳动教育功能全面而深刻的改变。过去的劳动教育对于个体而言, 其基本价值在于工具性的谋生手段, 而当代劳动教育对于个体而言不仅具有工具性的外在价值, 更具有存在性的内在价值。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越来越成为当代人最重要的存在方式。
作为工具性的劳动教育, 更多的是解决个体的谋生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人更多的是被劳动所奴役, 此时的劳动对于个体来说, 是一种不得不为之的无奈之举。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以及劳动形态的急剧变迁, 劳动自身的存在性价值将会日益凸显。也就是说, 劳动以及劳动教育虽然之于个体而言, 依然具有重要的工具性价值, 但是, 劳动在使个人自我价值实现, 获得存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等存在性功能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首先,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能够确保人获得一种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劳动创造人, 这是恩格斯 (Engels, F.) 在其《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的基本观点。在恩格斯看来, “社会本能是从猿进化到人的最重要的杠杆之一。最初的人想必是群居的, 而且就我们所能追溯到的来看, 我们发现, 情况就是这样。”
其次,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在丰富人的关系属性方面有所作为。人生的丰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关系的丰富程度。马克思认为,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三,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最终必然落实到学生审美人格的培养上。自我价值感的获得、关系丰富性的重构本质上指向的是一种审美的人生境界的达成。马克思在他的早期作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命题。所谓人的本质力量, 主要指向的是人的主体性理想本质, 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类特性活动;所谓对象化, 包含了实践性对象化、精神性对象化和象征性对象化三个层面。其中, 实践性对象化主要指的是人在认识和掌握客观对象的内在结构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借助一定工具和技术所实现的对客观对象的改造, 以使其满足人的需要的物质性生产实践活动。精神性对象化主要指的是人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所有客观对象在意识层面进行体验、感知、想象、思维等观念创造活动。象征性对象化主要指的是精神性对象化产品的外在化表现形式。而美就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自由自觉的特性在生产实践、精神创作和文化表达上的生动体现。这是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相比所独具有的“美的规律”, 即“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 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四、从单一到整合:劳动教育的新实践
劳动教育立场的转变、内容的扩充、功能的改造实际上预示着劳动教育的根本性变革, 这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践形态和实践路径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指导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实践。劳动教育作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有完整、准确的认识。这就要求学校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总体目标的指导下, 完整地将不同劳动形态如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文化技术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不可偏废。在此基础上, 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将劳动教育课程化, 确保劳动教育所必需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 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生活靠劳动创造, 人生也靠劳动创造。”
第三, 构建整合性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单一形态的劳动教育实践难以承载新时期劳动教育功能的实现, 当代劳动教育必须走向整合性的实践路径, 以实现劳动教育在课程、活动等方面资源的有机整合。具体而言, 劳动教育要把直接劳动教育和间接劳动教育、学科劳动教育和活动劳动教育、个人劳动教育和集体劳动教育、校内劳动教育和校外劳动教育多形态劳动教育充分融合, 重视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知识有机结合, 构建起整合性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
第四, 构建开放性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在所有生产要素中, 生产力的变革是最活跃的, 而生产力的变革必然会带来劳动形态的改变。因此, 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 劳动形态的不断更迭也成为当下社会的常态。在这种情况下, 劳动教育必须保持开放的姿态, 高度关注劳动形态的变化并根据变化发展了的劳动形态及时更新教育内容。具体而言, 开放性的劳动教育, 一方面体现为根据劳动形态的不断更新换代, 自觉扩充其教育内容;另一方面, 根据教育内容的转变及时调整相应的教育方式方法。对于前者而言, 当前教育内容的更新主要体现为对信息和知识生产的高度重视, 以及自觉将消费教育、闲暇教育、劳动审美教育等内容纳入劳动教育范畴。对于后者来说, 不仅要重视传统的劳作式的劳动教育方式, 更要重视现代化、知识化和信息化的劳动教育, 从而构建起开放性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
参考文献
[1]成有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新探索[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76-77.
[2]成有信.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J].中国社会科学, 1982, (1) .
[3]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15[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6/s3325/201507/t20150731_197068.html.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2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64.
[6]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31、97.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6.18.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486.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318.
[11] 习近平.在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的讲话2013[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xw_zt/moe_357/s7865/s8417/s8420/201410/t20141024_177231.html.
来源:教育研究,2019,40(01),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