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研讨开启新征程 ——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年度会议顺利召开

作者:发布时间:2021-01-05

2020年12月26日上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华东师大基教所),在华东师大小礼堂召开了学术委员会2020年会议,集中研讨“十四五”发展规划。

此次会议分为线上和线下。现场参加的华东师大基教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有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郑金洲教授,华东师大基教所现任所长李政涛教授,前任所长杨小微教授,常务副所长黄书光教授,基教所教育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范国睿教授、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朱益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杨九诠教授等。线上参与的学术委员会成员有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秘书长杨银付研究员、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原北京小学校长吴国通、南京师范大学吴康宁教授、广西师范大学王枬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于伟教授、《教育研究》杂志主编邓友超、《人民教育》杂志总编辑余慧娟、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张丰等。

华东师大基教所副所长卜玉华教授、所长助理程亮教授、李林副教授,华东师大教育学系张礼永讲师、杜明峰讲师等全程参与了会议。



会议上半场由黄书光副所长主持,介绍了出席学术委员会会议的线上嘉宾和现场嘉宾。

随后,由李政涛所长汇报基地“十四五“规划,首先从科学研究不断突破,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学术交流引领前沿,国际交流持续深化以及团队建设开创新局回顾了基教所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现状,其次,从制定依据、工作原则和工作任务等三个方面,论述基教所“十四五”发展的初步设想,尤其强调了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工作任务,最后,针对规划的特色还不够突出的问题,提出“如何持续推进、深化学派建设及其国际传播?”,“如何进一步凝练和聚焦主攻方向?”,“如何培育并促进团队发展?”,“如何实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建设建设等的一体化、联动化发展?”等困惑和疑虑。他同时转达了华东师大基教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叶澜教授对全体委员的问候及对规划修订的具体建议。

在接下来的专家建言环节,首先,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肯定了基教所在“十三五”期间在构建立足中国大地、对标世界一流的基础教育科研体系和成果转化体系所做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并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研究所+地方研究中心”,在研究中心建立“实验区+实验校”的模式,并形成基教所成果年度发布的机制来扩大社会影响力;加强与教育部基教司、社科司的联系,积极影响、推动、参与国家的重大教育决策的制定;进一步强化“1+X”的品牌意识,突出品牌人物、品牌项目、品牌活动以及品牌刊物;在基教所的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明确六个工作板块的发展指标。

原北京小学校长吴国通,强调要与国家的发展意志保持高度一致,从基础办学的角度提出两个建议,一是“价值提升”,总结已有成果并将其直接融入国家的新时代、新理念、新思想,深化和坚守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论,二是“重心下移”,由学术立场转向政治立场,在语言的表述上由对接转向融入,由回应转向引领,由应对转向创新,基教所的“十四五”规划应融入国家的规划并继续提炼高质量的成果。

南京师范大学吴康宁教授,先是对规划本身提出建议,应在“十三五”的回顾上适当总结基教所取得辉煌成就的发展经验,在面临的挑战中凝练核心问题,并对基础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进行再思考,然后提出两个思考,一是规划纲要和规划之间的关系,明确规划纲要所呈现内容的逻辑;二是五年发展和中长期发展的关系,以中长期发展的构想来定位基教所未来五年发展。

广西师范大学王枬教授,根据教育部社科司对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建设计划的有关要求,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在“十四五”规划中加大力度,一是持续推进“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研究,通过举办 “专题式的研讨”、系列丛书出版等方式来形成系统的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二是发布“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年度报告”,通过年度报告的方式汇集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重要成果和热点,以制度化的呈现回馈社会;三是加大与其它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合作,在不同主题下进行交叉研究,也可以线上组织的方式进行交流方式的创新;四是强化基础教育改革与研究的区域合作范围扩展,以提升基教所的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

《教育研究》主编邓友超,以充分肯定为前提,谈论了两个方面的建议,一是规划应有分析框架和理论前提,既要总结“十三五”的学术成就,更要总结学术传统。既要分析教育形式,更要分析学术生态。既要展望发展目标,更要分析自身条件;二是强调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张力,保持理论与实践的张力,在实践当中发现理论问题并做出阐释。保持微观与宏观的张力,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回应“宏观、中观”问题的研究。保持学术和决策的张力,以学术立所,以高水准的研究成果来服务决策。

东北师范大学于伟教授,认为在过去的5年,华东师大基教所和叶澜教授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树立了中国教育学的旗帜,而在之后的5年,对深入推动基础研究、基础理论和基本理论的深化研究表示赞成,并建议针对“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基本精神、核心主张推出普及读本,面向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教育领域工作者,进行基教所的文化建设,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扩展论坛范围和实验研究地点,进一步重视儿童研究。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张丰研究员,建议围绕研究的规划和工作的运筹与最新国家层面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布局之间的关联展开,提出规划内容表达上要与官方文件建立逻辑上的联系,在国家重视的机遇下深入挖掘当前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一方面从教育治理的角度研究加强对区域的教育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区域中对学校的评价进行实践上的突破。

《人民教育》杂志总编辑余慧娟,以“贡献力”为关键词,认为基教应在三个方面提升影响,一是决策贡献力,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从中寻找研究发力点,提供前瞻性的问题解决方案,服务于决策;二是理论贡献力,选题要关照政策和实践,充分提炼吸收来自基层的改革经验、改革活力,对中国教育改革进行深入关注,构建中国教育基本理论;三是实践的贡献力,在微观视野之上增加中观和宏观的视野,直面实践中的难题,敏锐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建构更加具有普遍意义、可迁移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会议下半场由华东师大基教所副所长卜玉华教授主持。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从实践的角度提出建议,指出要以实践基础支持理论创新,发挥过去传统优势继续推进思想的传播,抓住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关键点;关注当代教育生态中的“亚社会”问题,尤其是中产阶级焦虑的蔓延对教育治理的影响;面对当代的新教育问题做深入研究,如教育公平在微观领域的表现、信息化背景下教育的时代变化等。



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郑金洲教授,认为“十四五”期间华东基教所应在三个方面进行总体布局,一是根植传统持续深化,一方面,是理论与实践上的传承要深化,另一方面,要从“教育现代化”走向“教育强国”,针对教育强国的指标做深入的研究;二是在研究领域上注重激活、守正创新,将教育改革自身理论的建构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作为理论突破点;三是服务大局、对接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四五”规划发展2035远景目标建议》,其中提到了世界格局之变、发展阶段之变和发展格局之变,都会对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应围绕着《建议》认真学习、梳理,找到与教育之间的共同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杨九诠教授,认为必须就几对关系进行大力挖掘。最重要的,是要在华东师大基教所、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张力。从“张力”的关系角度看,规划要考虑到“纲”的东西,继续深入学习包括十九大精神中关于教育的论述,以及一系列最新的纲领性文件;作为学术机构提供的学术服务要有超越性,在做好国家决策服务的同时,某些阶段在“之上”要进行风气的引领,在“之外”要关注到别人未关注的问题。

华东师大基教所前任所长杨小微教授,认为规划的总结部分可以专门单列出来,而规划需要进一步分析基教所当前的机遇是什么,应具体到教育的各个方面;规划的写作要站在决策人和执行者的角度进行思考,追问研究成果的收获何在,反思以往缺乏的三个“转化”:研究成果缺乏转化为地方教育发展规划,缺乏转化为决策咨询报告,缺乏转化为公共支持体系等;当前的研究成果在研发基地学校上有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对现实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而在未来,必须将区域性的推进工作做到前面,进一步研究转化到现实的痛点何在。

华东师大基教所教育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范国睿教授,主张规划应重点分析当前基教所的研究对象——基础教育的现实变化。要加强对新问题的关注度,关键是在可预测的今后5年内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从研究机制的角度去研究问题。在规划上要将理念进一步细化;队伍建设中对年轻人的扶持要加大,保证重大研究方向每一条线都能够后继有人,并在物质和精神上对其进行支持;平台建设上应发展数据库,打造出面向社会开放的、围绕中小学问题研究的品牌数据库。

华东师大基教所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朱益明教授,强调学术研究的使命就是理论研究跟实际的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始终明确基教所是一个纯学术研究机构,实践和理论研究必须紧密结合;二是基教所要有自身的学术追求,在“国家现代化”背景下,教育政策的调整可以转向,教育理论同样可以转向,回到理论创新来推动支持决策创新,做出决策贡献,来推动对社会服务的贡献,要围绕“教育怎么让人走向社会,让学生得到幸福愉悦成长”做一些前瞻性的理论与政策的研究。




本次学术会议的成功举行,为基教所“十四五”规划的修改完善及后续实施等,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