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进行时(104) | 第二届长三角研学旅行教育研讨会在宁波举行

作者:发布时间:2024-12-02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研学旅行教育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政策精神,推动新时代背景下研学旅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第二届长三角研学旅行教育研讨会于11月23日至24日在宁波市(杭州湾)青少年学生实践基地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主办,宁波市(杭州湾)青少年学生实践基地承办。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约10个省、市、自治区的170多名专家、学者、研学机构负责人、中、小学和幼儿园负责人和企业代表参加。我校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黄书光教授代表基教所致辞,并全程参会指导;基教所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朱益明作主旨报告;基教所研学旅行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光富作会议总结发言。


开幕致辞:多视角勾勒研学教育蓝图

开幕式上,宁波市前湾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夏康本、宁波市教育局宣传与德育处副处长陈亮、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黄书光分别致辞。

夏康本副主任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参会嘉宾的热烈欢迎,并以“三大气质”——“蓬勃的朝气、十足的底气和包容的大气”阐释了前湾新区如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陈亮副处长代表陈金辉副局长致辞,分享了宁波在研学旅行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成果。

宁波市前湾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夏康本

宁波市教育局宣传与德育处副处长陈亮


  黄书光教授回顾了长三角研学旅行教育联盟的发展历程,分享了联盟成立以来取得的成效。黄教授指出,联盟以“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为目标,致力于打造研学旅行教育的学术研究高地、政策策源地及指导师培养基地。目前,联盟会员已从成立之初的107人,增长至现在的249人。本次研讨会设置了主旨报告、专题报告、营地教育观摩、圆桌对话等环节,为与会者提供了深度交流和互学互鉴的平台。最后,他引用浙派教育家吕祖谦与王阳明的教育理念,倡导研学教育应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持续推动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黄书光


颁发聘书:新会员为联盟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4年11月18日晚,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长三角研学旅行教育联盟召开理事代表大会线上会议,投票表决联盟学术委员会特聘专家、常务副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等人选。在本次研讨会的开幕式上,联盟理事会顾问、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黄书光,联盟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朱益明,前湾新区教育文体和旅游局局长朱炎新,宁波前湾新区教育文体和旅游局副局长黄缓,联盟秘书长,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王磊,联盟副会长、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干部教研培训部副主任武海燕,联盟常务副秘书长,苏州吴中区新时代青少年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曹志伟等领导为新当选的理事会的相关成员颁发聘书。

朱益明和武海燕为联盟特聘专家颁发聘书


黄书光和朱炎新为常务副会长颁发聘书

黄书光和黄缓为副会长颁发聘书

王磊和曹志伟为常务理事颁发证书

主旨报告:聚焦研学课程与实践创新

  11月23日下午,研讨会安排了两场主旨报告会,主题分别为“主旨报告:研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和“研学实践的突破与创新”。报告分别由联盟秘书长王磊,联盟副会长、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叶新东主持。

联盟秘书长王磊主持主旨

联盟副会长叶新东主持主旨报告二

  联盟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朱益明作了题为《创新人才培养视角的研学旅行》的主旨报告。朱教授从国家高度出发,解读了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强调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指出,教育改革应紧密围绕这一根本任务,注重人才培养的多维度和综合性发展。在谈到研学旅行对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时,朱教授提出,当前教育正经历从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的转型,知识传授向创造性教育转变,教育空间也从单一的学校教育扩展至校-家-社协同育人。他强调,研学旅行教育不仅应注重学术的创新,还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素养。

联盟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东师大基教所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朱益明


  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学力研究所副主任李克端以《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研学实践教育课程开发》为题,深入剖析了研学课程开发的重要性。他从课程概念、理念及模式化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研学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通过大量案例,展示了研学课程的模式化构建及细节梳理。

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学力研究所副主任李克端


  联盟副会长,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干部教研培训部副主任武海燕教带来了题为《遇见自己,预见未来——基于自主选择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主旨演讲。首先,她对研学旅行的概念进行了厘清,并强调了“自主性”在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她指出,研学课程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通过自立、自理、自洽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武教授的演讲深入浅出,为与会者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思考。

联盟副会长,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干部教研培训部副主任武海燕

  联盟学术委员会特聘专家,江苏省扬中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方学建分享了《研学育人的扬中实践》。他从认识、实践和期许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扬中市在研学旅行领域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就。扬中市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建强研学基地、打造精品线路、研发精品课程及构建评价体系等措施,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研学旅行模式。

江苏省扬中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方学建

  最后,联盟学术委员会特聘专家,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科研处副处长,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学院硕士生导师宗利永带来了题为《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上海科创研学资源开发》的报告。宗教授深入剖析了科创研学的内涵、特征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着重探讨了文旅融合背景下上海科创研学资源的开发现状、对策与发展趋势。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科研处副处长宗利永

  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干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翁文艳在《科技研学: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新载体》的报告中指出,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科技研学将成为校外科学实践教育的新载体,具有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的功能。翁文艳教授研究团队选取某市两个较为成熟的科技场馆类研学项目开展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阐述。最后,她对推动科技研学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干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翁文艳

  联盟学术委员会特聘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的章丽辉副教授的《中法视角下的素养导向研学旅行教育:经验、策略与未来展望》报告,回顾了中法两国在教育领域的深厚合作历史,展示了中法研学旅行教育近十年的实践案例,以及中法研学旅行教育在培养有能力、有担当的全球公民方面发挥的重要意义。最后,她就如何利用法国特色的红色资源、科技创新资源、文化艺术资源等开展有组织研学,为培养能够积极面对和解决全球挑战的新一代,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和实用的建议。

联盟特聘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助理章丽辉

  联盟学术委员会特聘专家,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浙江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研学研究所所长邓德智主旨发言是关于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实践。邓教授从全国的研学旅行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竞争与发展两条主线,围绕着研学目的地、基地营地、研学科技、研学人才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度分析,提出全国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建议。

联盟特聘专家、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邓德智

专题报告:来自学校和营地/基地一线的声音


  11月23日下午和24日下午,研讨会安排了两场来自学校和营地/基地一线的专题报告。两场主旨报告分别由联盟理事、华东师范大学校史馆/档案馆副研究馆员胡琨,联盟理事、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城市管理学院副院长缪莹莹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校史馆/档案馆副研究馆员胡琨主持专题报告一

盐城幼专城市管理学院副院长缪莹莹主持专题报告二

  海亮集团海亮研学总经理侯小刚作了题为《研学实践教育之海亮经验》的专题发言。他重点介绍了海亮几个方面的实践探索。未来将持续深化,加快、加深行业布局,推动行业正向健康发展。

海亮集团海亮研学总经理侯小刚

  上海市铜川学校副校长肖维娜发言中介绍,学校多年来坚持开展“多元本草知味,多彩研学践行”的研学活动,以中医药文化为特色,在实践探索中传承红色文化、探寻本草内涵、发展科学素养。依托学校开发的“本草园”研学课程群,更深入地了解中草药传统文化,关注生命教育。

上海市铜川学校副校长肖维娜

  上海市朱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华根发言中指出,学校践行“知行合一”原则,及时调整研学旅行课程定位、细化研学旅行课程内容、创新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方式,构建更加体系化的研学旅行课程,延伸教育阵地,以社区空间为载体,全盘梳理社区空间的特性,划分育人功能,架构研学课程,拓展育人空间,并科学开展研学实践实效性评价,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

联盟常务理事,上海市朱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华根

  儿童的成长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逐渐转变的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协同力量,友好的环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幼儿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都是幼儿的学习场。联盟副秘书长、上海市徐汇幼教一总支书记、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张春颖老师就幼儿园园外的资源的分类、如何挖掘园外的资源、如何加强园家社协同共育、如何复盘和评价等方面展开分享,在园家社协同育人中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环境与发展机会,共筑有价值的幼儿园生活。

联盟副秘书长、上海市徐汇幼教一总支书记、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张春颖

  联盟常务理事,浙江省永嘉县机关第二幼儿园书记、园长潘静慧为大家带来关于《一网双轨三维:“平安‘嘉’园”研学项目实践与启示》报告。幼儿园推出“平安‘嘉’园”研学项目,通过驱动性问题引导幼儿做消防安全小卫士。在实施过程中建构“一网双轨三维”模式。绘就平安“嘉”园资源网,采用“知识轨”与“实践轨”双轨并行策略,形成“研、学、游”三维立体研学体系,提供全方位学习空间。

联盟常务理事,浙江省永嘉县机关第二幼儿园书记、园长潘静慧

  联盟副秘书长,上海市宝山区少年宫党支部书记、主任张婷妹作了题为《立足本土,贴近儿童,紧扣时代的研学教育》的专题报告。报告围绕少年宫2024少儿冬令营研学活动展开。该活动在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举办,精心设计了非遗寻访、文艺浸润、产业创新等内容,充分结合儿童心理特点与当地资源,还融入时代热点。她在发言还谈到了对今后研学活动课程开发的启示。

联盟副秘书长,上海市宝山区少年宫党支部书记、主任张婷妹

  藏元汇集团董事长,会稽山研学国际营地创始人、校长周如生作了题为《研学实践,学生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的专题报告。他从当前青少年学生面临的“四无”心理问题现状入手,认为研学实践让教育更加多元。他认为,研学实践分为研学旅行与营地教育两种方式,需要有明确的教育理念,课程要有“教育性、体验性、趣味性”。他还介绍了会稽山营地以三力培养教育理念和PBL(项目式)研学法开展研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会稽山研学国际营地创始人、校长周如生

  联盟常务理事,浙江省文成县实践学校书记、校长赵汉彬作了题为《为唤醒沉睡的可能性赋能前行》的报告。文成开展研学旅行具有先天优势,以文成县学生实践学校为中心,坚持“问道于文,育学于文”,构建“五育七彩,全域一体”研学运行模式。打造跨区域联盟,树立研学线路品牌,强化学校教科研等工作措施助推“伯温故里”全域研学的实践与探索,为唤醒文成的研学资源赋能,为唤醒可能沉睡的学生天赋赋能。

联盟常务理事,浙江省文成县实践学校书记、校长赵汉彬

  联盟常务理事,上海市少年儿童浏河活动营地党支部书记、主任杨芸珠发言主题为《聚焦研学与学校特色融合的营地实践探索》。她从:“优势资源,以满足研学与学校特色融合的需求;优质师资,有实施研学与学校特色融合的能力;优越管理,能积累研学与学校特色融合的经验”三个方面分享了营地在打造完备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课程等硬件软件资源、积极培养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以及通过营地的各种规章制度、奖惩举措的实践管理,使得研学活动高质量的发展和提升的思考与实践。

联盟常务理事,上海市少年儿童浏河活动营地党支部书记、主任杨芸珠

  世界埙哨博物馆馆长、山东省临沂宗沛斋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宗沛作了题为《玩无止境的沂蒙泥哨》的专题报告。张馆长介绍了世界哨博物馆研学活动流程。首先参观世界埙哨博物馆。在参观世界埙哨博物馆时,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的发展脉络,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接着,参观埙哨工厂。通过参观,可以启蒙学生的设计思维,为后续的创作打下基础。然后,在创意工作坊做埙哨,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泥哨,成就感和自信心随之提升。最后,在音乐教室学会演奏泥哨。不仅是对泥哨功能的体验,更是跨学科实践的体现。

联盟常务理事,世界埙哨博物馆馆长张宗沛

  联盟副会长,象山县海洋文化研学中心主任丁建东作了《挖掘地域文化,构建研学课程》的专题报告。他从象山的地域特点出发,挖掘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创新发展三大模块元素,结合“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指南”要求,开发具有显著海洋文化特质、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为主导的研学实践课程,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学生动手能力,熏陶学生创新发展理念,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为研学基地差异化发展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模板。

联盟副会长,象山县海洋文化研学中心主任丁建东

营地教育观摩:浸润式学习中体会四维场景育人新模式


  11月24日上午,与会嘉宾参观了宁波市(杭州湾)青少年学生实践基地的场馆布局、环境设施、育人氛围。营地教育观摩,让与会者在沉浸式观摩,浸润式学习中感受,基地场馆形态别致,环境优雅,设备齐全,育人氛围浓厚。参观营地之后,联盟副会长、宁波市(杭州湾)青少年学生实践基地主任俞毅作了题为《四维场景:营地教育模式构建》的主题报告。报告由联盟学术委员会特聘专家、上海市黄浦区成教党委副书记吴墩才主持。

联盟学术委员会特聘专家、上海市黄浦区成教党委副书记吴墩才

  俞毅从研学教育政策解读出发,确立了营地教育的育人价值,以“立什么德”和“树什么人”两个根本性问题为抓手,打造“让品德可见,让改变发生”的营地素养教育新样本。同时,俞毅主任分享了营地生活、学习、活动及社交四大场景的建设理念与成果,校社协同育人及全环境育人机制建设。

联盟副会长、宁波市(杭州湾)青少年学生实践基地主任俞毅

  通过他的报告,让我们了解到该基地营地教育的顶层设计的先进理念,将所有课程的设计和活动都围绕生活场景、学习场景、社交场景和活动场景四维空间和场景展开。基地的研学实践得到了社会、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和参观学习的人员络绎不绝。

圆桌对话:新时代,新研学


  论坛对问题进行了设计,请不同领域、行业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新时代、新研学的育人内涵、要义及实施举措等进行了深度探讨。圆桌对话由联盟常务理事,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究与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邓纯考主持。

联盟常务理事,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邓纯考

  联盟常务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蔡文从学校育人的视角提出,研学旅行是对学生开展社会教育的一种形式,学生经历真实问题,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非常有益的补充。学校希望能够开展更高质量、更多选择的研学活动,真正将研学旅行变为学生的发现之旅、探索之旅和唤醒之旅。

联盟常务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蔡文

  浙江省衢州市中小学生实践学校校长苏建宏从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的视角,提出课程是研学实践教育的灵魂,线路是研学旅行的核心。研学实践教育课程和线路的开发设计,必须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必须与当地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教研员、与学校的德育处、班主任共同打磨。

衢州市中小学生实践学校校长苏建宏和义乌市森山研学教育营地主任李嘉琳

  浙江省义乌市森山研学教育营地主任李嘉琳从民营营地应该如何面对新时代新研学的视角。在内容上紧跟时代潮流挖掘小众特色主题;在技术上,积极引入新技术。比如利用AR技术让学生看到古建筑复原后的繁华景象;在组织形式上,主动和学校、旅行社、家庭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联盟常务理事、新希望文旅华东区域总经理张晓波从行业视角,对研学旅行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强烈呼吁教育、文旅两大主管部门,尽快对现存行业乱象进行整顿,并出台地方红黑榜政策和星级评价机制,鼓励行业内“卷”课程、“卷”创新,这样才能更加高质量的发展研学行业,真正为学生提供好的校外教育场景。

新希望文旅华东区域张晓波和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长李赣

  最后,联盟常务理事、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支部书记、馆长李赣介绍,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针对青少年开发《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研学手册》5册,开展中小学学生中医药文化之旅研学实践课程。同时,将博物馆教育资源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另外,馆校结合方面,指导中小学建校园百草园、设计馆校课程,走进中小学开设中医药文化讲座,将“迷你博物馆”送进学校。

颁奖与闭幕式:共创研学教育新未来


  为了进一步宣传、推广长三角以及全国其他地区研学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长三角研学旅行教育联盟决定开展2024年度长三角研学旅行教育“年度人物”、“特色机构”(学校、基地、营地等)、“精品线路”的评选工作。经过联盟赛事评审委员会的严格评审,2024年度的评选结果已揭晓。2位荣获长三角研学教育“年度人物”称号,4家机构成功入选长三角研学教育“特色机构”,10条研学线路被评选为长三角研学教育“精品线路”。

  联盟顾问、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黄书光为长三角研学教育杰出贡献奖获得者——联盟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江苏省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刘毓航颁发长三角研学教育“杰出贡献奖”;为联盟副会长、浙江康泰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章永平颁发长三角研学教育“年度贡献奖”,以表彰他们在联盟创建和发展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刘毓航荣获长三角研学教育“杰出贡献奖”殊荣(缪莹莹代领)

黄书光章永平荣颁发“年度贡献奖”证书

  联盟会长杨光富和副会长王慧芬为年度人物——海亮集团海亮研学总经理侯小刚、联盟常务理事,新希望文旅华东区域总经理张晓波颁奖;联盟副会长、江苏省苏州市甪直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高月新和联盟特聘专家吴墩才为研学特色机构颁奖;常务副会长蔡文和副会长章永平为精品线路颁奖。

杨光富和副会长王慧芬为年度人物颁奖

联盟副会长高月新和联盟特聘专家吴墩才为研学特色机构颁奖

常务副会长蔡文和副会长章永平为精品线路颁奖

  在本届研讨会上,多位获奖代表发表感言,通过分享心得与经验,展现了研学旅行教育领域的活力与多样性。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刘书记虽未能亲临现场,但通过视频形式向研讨会送上祝福。她对获得“杰出贡献奖”表示由衷感谢,称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学校的肯定,更是激励和新的起点。刘书记表示,未来学校将聚焦研学旅行教育实践,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与培训优势,探索多元化研学模式,加强与联盟成员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研学旅行教育的发展。她强调,学校将致力于成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研学人才的孵化器、开发高质量研学课程的蓄水池,主动扛起新时代研学教育的责任,并希望继续得到与会专家的支持与指导。

长三角研学教育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刘毓航发言

  2024年“长三角研学教育特色机构奖”获奖代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书记、校长孙强表达了对参会的激动之情,并感谢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为联盟成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他高度评价联盟的责任感与公平透明的评选机制。孙书记特别提到,晶城中学作为全国首个中学阶段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一直以中医药文化为核心推动学校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最后,他希望与同仁携手共进,助力研学旅行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长三角研学教育特色机构获奖代表孙强发言

  “长三角研学教育精品路线奖”获奖代表浙江宁波市杭州湾青少年学生实践基地学校部科长徐瑶发言表示,获奖线路是团队多年努力的结晶,凝聚了对历史的回望、对文化的敬意,以及教育的深厚情怀。徐瑶女士坚信优质的研学产品能为学生带来深远影响,让孩子们更加自信与快乐。最后,她引用“与其抱怨黑暗,不如提灯前行”,表达了对推动研学旅行教育未来的坚定信念。

长三角研学教育精品路线获奖代表徐瑶发言

  颁奖环节结束后,进入研讨会闭幕环节。闭幕仪式由联盟常务副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孙强主持。

  首先,宁波前湾新区教育文体和旅游局副局长黄缓将联盟会旗交给第三届长三角研学教育研讨会承办方负责人——联盟副会长、江苏省苏州市甪直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高月新手中,第三届研讨会筹备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会旗交接仪式

  接着,高月新代表第三届研讨会承办方发言。高书记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指出甪直中学作为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江苏省四星级公办高中,在研学旅行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学校通过跨学科主题教育,整合多学科内容,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世界。他还承诺将精心筹备2025年研讨会,为与会者打造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共同推动研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联盟副会长、江苏省苏州市甪直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高月新

  会议最后,联盟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学旅行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光富作总结讲话。

  杨光富首先对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李政涛所长为本次研讨会提供的人力与资金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这些高度体现了基教所领导对联盟的高度支持并寄予厚望,这也是我们发展好联盟的巨大动力。同时,对宁波(杭州湾)青少年实践基地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召开所做的周到细致安排表示感谢。接着,他简要回顾了联盟成立以来的成长历程。他介绍说,长三角研学旅行教育联盟自去年11月份成立以来,已经开展了多场活动,联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良好态势已经形成,联盟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联盟正式会员从成立之初的107人增长至目前的249人,预计2025年将突破400人。此外,他还对本次的研讨会的三大亮点进行了点评。最后,他对联盟的接下来的重点工作进行了介绍。

华东师大基教所研学旅行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光富

  至此,第二届长三角研学旅行教育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本次研讨会通过主旨报告、专题讨论和营地教育观摩等环节,参会人员就研学旅行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展开了广泛交流。会议同时启动了2024年度长三角研学旅行教育“精品线路”“特色机构”“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及全国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传播与共享。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探索新时代研学旅行教育的发展路径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联盟将继续以长三角为依托,广泛联动全国资源,深化理论与实践融合,为中国研学旅行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与会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