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探索区域基础教育改革新路径,总结与交流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经验,进一步推动荔湾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年1月16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广州中心”(以下简称“华东师大基教所‘广州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研讨会在荔湾区教育局三楼会议室顺利举行。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教授、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仲立新社长、徐建华副总编、《德育报》社周书贤副社长、《上海教育》杂志计琳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唐汉卫教授、董轩教授、杨光富副教授、杜明峰副教授、李栋专职研究员等专家,荔湾区教育局吴凯局长、曾锐副局长、郑思东副局长及相关科室负责同志,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余仁生、叶翠玲、吴先强、罗步操副院长及教研员代表,以及华东师大基教所“广州中心”12所实验校负责人和联络人代表5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余仁生副院长主持。
以《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为依据,依托华东师大基教所“广州中心”的平台资源与专家力量,结合区域特色与教育实际,荔湾区在2024年全面启动和实施“‘双新’背景下中小学课程高质量实施”研究项目,通过深入调研、方案设计与实践研究,积极探索适合区域教育发展的课程教学改革深化方案与行动路径,为该区基础教育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总结会上,吴先强副院长代表项目组从“主干任务、支撑任务、导向任务”等方面对一年来的项目实施与推进情况进行了梳理与总结,他指出,后续项目实施将会把研究实践与新课程高效实施、高品质课堂建设、青年骨干教师培育、教学成果培育紧密结合起来,以全面提升区域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从而推动荔湾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唐汉卫教授对项目“指导”情况进行总结,他充分肯定了荔湾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高度重视、求真务实的认真态度与积极表现,他从“任务驱动、成果导向、分工合作、机制建设”等方面总结了项目指导的工作思路;与此同时,唐教授还从存在问题、改进方向和工作建议等方面为项目的后续推进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在典型案例展示环节,聚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和校本教研方式变革,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党总支书记魏智华详细介绍了五育融合理念引领下的“自牧有为”课程体系和数字化五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这一改革创新可以有效落实新时代的育人要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荔湾区华侨小学曾慧校长从“精神引领、机制共建、资源共享、过程共赢”等方面分享了“集团一体化”教研方式的建构探索与实践经验;广州市第四中学王金阳校长展示了“多元化+信息化”校本教研方式的变革实践,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多元化教研活动,以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座谈环节,“实验校”负责人代表分享了学校在探索课程高质量实施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交流了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及项目未来合作的指导需求。与会专家代表就实验校遇到的典型问题或困惑,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了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为各学校开展后续项目研究工作明确了方向、厘清了思路、开拓了视野。
座谈会上,李政涛教授充分肯定了“广州中心”项目的扎实推进与已有成果,强调了复盘反思对于项目推进、机制建设、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与关键作用。他指出,“广州中心”项目的未来实施与推进需要不断强化“目标、机制、问题、品牌、资源、贡献、宣传、数智”等研究与实践导向,这为荔湾区课程教学深化改革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高位引领与指导。
荔湾区教育局吴凯局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实验校”和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应珍视和把握好“广州中心”项目合作带来的发展契机,通过聚焦“高品质课堂建设、高水平教学成果培育、青年骨干教师发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区域科学教育体系建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项目合作中心任务,守正创新、研深做实,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立德树人水平,切实推动荔湾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