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教育的探索历程与发展经验,献礼建党百年华诞,6月11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九届学术年会系列论坛“中国共产党教育思想百年演进与当代发展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小礼堂隆重举行。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领导研究院联合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承办,中国教育学学术话语体系与创新研究基地协办。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郑金洲、领导研究院院长赵世明,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红亮,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院院长吴瑞君,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房建军、党委常务副书记黄瑾、常务副主任荀渊、党委副书记沈晔、副主任朱军文,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以及来自全国的6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开展交流研讨。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红亮在致辞中表示,教育学是华东师大文科“第一方阵”学科,在70年发展历程中“群英璀璨”,涌现出一批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和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成果。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举办此次论坛正当其时、正应其势。“希望通过举办此次论坛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教育思想的理论研究,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理论贡献。”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百年实践探索和理论建设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推动了教育现代化建设。”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在致辞中表示,期待通过此次论坛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引向深入,积极推动中国教育学术话语体系与创新研究基地的各项工作不断深入,更好服务全国改革发展大局。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领导研究院院长赵世明在致辞中指出,教育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事业。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是百年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教育思想,党内外众多教育思想家、理论家提出的教育理念,以及党在不同时期提出并践行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共同构成了党的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政策体系与实践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房建军代表学部党委向与会嘉宾的莅临表示感谢。她表示,70年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以积极进取、革故鼎新、开放融合的姿态,引领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我国教育学科和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期待通过此次论坛,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党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解和认识,为实现“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汲取更为强大的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
二、论坛发言
论坛上,来自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深刻剖析“中国共产党教育思想百年演进与当代发展”。论坛的上下半场分别由李政涛教授和黄瑾教授主持。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杨兆山以《人民性: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的价值立场》为题,在“党的教育人民性价值立场思想溯源”“党的教育人民性价值立场的涵义和时代表征”“新时代如何践行党的教育人民性立场”三个方面作了阐述。他指出,人民性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立场,溯源于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教育人民性的涵义包括“人民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和“教育最终要培养普通劳动者”两个方面;教育人民性价值取向的时代表征发生了“教育为工农服务、教育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变化;在新的时代,需要通过“继承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教育人民性的基本经验”“以教育的人民性立场为统领,加强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学的理论建设”“反思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育批评,纠正教育中的若干做法”来践行党的教育人民性立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施克灿以线上交流的方式,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小学教育的历史回顾》的主旨报告,从“革命根据地普及小学义务教育的探索”“革命根据地小学的课程建设”“革命根据地小学的教学管理特色”“革命根据地小学教育的特色经验”四个方面解读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的小学教育。首先,他梳理了不同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探索:在苏区时期,优先保障工农劳苦大众受教育的权利;在抗日民主根据地,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在解放战争时期,逐步实现学校教育正规化。其次,在课程建设方面,他指出苏区时期主要训练参加苏维埃革命斗争的新后代;抗日民主根据地时期,以政治、军事为中心,适应抗战救国的需要;解放战争时期,加重文化课的教学,以“应建设事业的需要”。革命根据地小学的教学管理特色主要包括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和团少组织对根据地小学的领导。最后,他总结了革命根据地的经验,主要包括:确立了以劳动人民子女为主要教育对象的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提高小学教育质量;教育与政治斗争、生产劳动紧密联系;注意发挥儿童的创造性和自治能力,用民主的方法管理学生。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董德兵以《从党章看中国共产党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为题作主旨报告。他认为,首先要厘清党的规范性文件是在何种意义上使用“教育”这个概念的。他指出,党章中的“教育”概念有两种用法:第一,作为动词的教育,特别强调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教导、培育,对人民群众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第二,作为名词的“教育”,是一种有关培植人才、训练技能,以适应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事业。此外,他回顾了历次党代会关于党章修改过程中领导同志所作的党章报告的相关论述,阐述了不同时期党章相关内容对“教育”的不同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杜成宪在《中国共产党教育地位观百年寻绎》主题报告中,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所确定的教育地位作了阐述,具体分为六个阶段:1921-1927年,教育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处于“中心-本体”地位;1927-1949年,教育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处于“并行-附属”地位;1949-1976年,教育旨在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处于“中心-附属”地位;1976-2000年,国家提出要“像抓经济那样抓好教育”,此时教育处于“先行-附属”地位;2000-2012年,教育重在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处于“先行-本体”地位;2012年至今,教育是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先行-全局”地位。通过对六个阶段的梳理与阐述,他表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明显教育本色的政党,这一特点来自于它所产生的时代环境和所代表的社会阶级,也来自于它对马克思主义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动继承。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教育地位的认识及其实践表现出的对教育内涵的理解,即对教育的本质、功能、作用、方针、目标、内容、方法等问题的理解,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蒋纯焦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教育现代化探索的历程与经验》的主旨报告。立足“现代化”一词,从“1921年的早期教育现代化”“1949年的建国初现化代建设与教育事业发展”“1978年后‘三个面向’与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1992年教育优先发展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2010年建设教育强国与教育现代化的纵深发展”五个阶段的现代化着手,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教育现代化探索的基本经验,具体包括:教育现代化必须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现代化必须注重教育的专业化和学术化;教育现代化必须不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教育现代化不能照搬他国的经验和模式;教育现代化不能丢掉中华优秀教育传统。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礼永在《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方针的探索与思考》主题报告中讨论了党的百年教育方针之起点问题,指出工人是党的教育起始对象,进而引申出组织工会、教育工人、劳动立法、女子的受教育权、反私有的教育、反宗教的教育等议题。其后,他探讨了党员教育方针,具体涉及到红军教育、红军学校化、“党员教育”案、“士兵政治训练问题”案等。最后,他介绍了群众教育方针和儿童教育方针。此外,他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前,教育有两种方针与形态,一种是演绎式的,一种近乎归纳式的。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翁文艳在《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改革》报告中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战略指导,包括: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影响,如:教育、经济、科研的协调发展;“放管服”改革与现代教育治理理念;普及和提高“两条腿走路”;教师队伍建设强调要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坚持实事求是,加强实地督导;以考定绩、不唯考是论的评价制度;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中展现出邓小平的教育领导艺术。第三,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对我国未来教育改革的启示,包括:要保持促进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平衡、要辩证认识教育技术在未来教育中的作用、要理性思考如何在两个大局下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通用人才。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李冲锋以《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内涵要义与时代价值》为题作了汇报。首先,他指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内涵要义:在教育方针论上,需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教育工具论上,教育为促进社会进化之工具;在教育权利论上,女子与男子教育权利平等;在教育内容论上,需要三育并重,三育融合;在教育原则论上,教育与劳动结合的原则是不可移易的;在课程与教学论上,需要课程简化、减轻负担;在教材改革论上,需要符合中国情况,体现地方特点。此外,他还探讨了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具体包括:新时代背景下的以德育人;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以智育人;体育强国背景下的以体育人;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材编写兼顾统编与地方特色;课程与教学上减负担且增效果。他认为,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回顾毛泽东教育思想,对照现实教育实践,对教育工作不断反思、拓展、深化、改进,持续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林存华以《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思想的百年演进》为主题,从历史演进和经验启示两方面作了汇报。在历史演进方面,他主要探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四个阶段党的干部教育。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经验启示,具体包括:突出干部教育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功能地位;围绕党的战略使命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突出服务大局能力;坚持把理论武装放在首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干部;坚持锤炼党性修养,努力提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政治觉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力增强干部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干部教育制度化建议,构建系统化的培训机构体系;坚持改革创新,始终保持干部教育培训的生机与活力。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徐光寿以《陈独秀早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为题作了分享。他首先向在场学者介绍了陈独秀早期的人生经历和当前学术界对陈独秀的评价,随后阐述了其早期教育思想,具体包括反对旧教育提倡新教育、西学教育和素质教育、国语教育和工人教育、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领域的内容。最后,他探讨了陈独秀改革北大文科和改革广东教育两次教育实践,认为其具有革命性、实践性和发展性,并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全面教育的思想和教育革新的思想三个方面阐述了研究启示。
三、论坛总结
论坛最后,郑金洲从论坛特点、收获、共识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第一,此次论坛的特点,表现为“五高”,即政治站位高、学术含量高、印证互补性高、学科融合度高、史料占有水平高。第二,此次的论坛收获,主要为五个方面: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分析梳理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教育思想,深入探讨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思想的若干重大问题,考察思考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思想若干重要的领域,初步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思想当代意义和时代价值。第三,此次论坛的共识,集中表现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百年展示和写照;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思想演进是紧紧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的,这三个问题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的人”“怎样培养人”;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思想的演进至始至终是与党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一起的;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思想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对教育规律逐步深化把握的历程;感悟思想的伟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在“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历史交汇点,回望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与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交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的成功经验,展望新时代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蓝图,既为建党一百周年献礼,同时也期待通过此次论坛,能够为深化中国共产党教育思想的理论研究,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理论贡献。
“中国共产党教育思想百年演进与当代发展论坛”现场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郑金洲、领导研究院院长赵世明,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红亮,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院院长吴瑞君,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房建军、党委常务副书记黄瑾、常务副主任荀渊、党委副书记沈晔、副主任朱军文,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以及来自全国的6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开展交流研讨。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红亮在致辞中表示,教育学是华东师大文科“第一方阵”学科,在70年发展历程中“群英璀璨”,涌现出一批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和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成果。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举办此次论坛正当其时、正应其势。“希望通过举办此次论坛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教育思想的理论研究,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理论贡献。”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百年实践探索和理论建设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推动了教育现代化建设。”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在致辞中表示,期待通过此次论坛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引向深入,积极推动中国教育学术话语体系与创新研究基地的各项工作不断深入,更好服务全国改革发展大局。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领导研究院院长赵世明在致辞中指出,教育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事业。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是百年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教育思想,党内外众多教育思想家、理论家提出的教育理念,以及党在不同时期提出并践行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共同构成了党的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政策体系与实践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房建军代表学部党委向与会嘉宾的莅临表示感谢。她表示,70年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以积极进取、革故鼎新、开放融合的姿态,引领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我国教育学科和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期待通过此次论坛,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党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解和认识,为实现“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汲取更为强大的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
二、论坛发言
论坛上,来自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深刻剖析“中国共产党教育思想百年演进与当代发展”。论坛的上下半场分别由李政涛教授和黄瑾教授主持。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杨兆山以《人民性: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的价值立场》为题,在“党的教育人民性价值立场思想溯源”“党的教育人民性价值立场的涵义和时代表征”“新时代如何践行党的教育人民性立场”三个方面作了阐述。他指出,人民性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立场,溯源于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教育人民性的涵义包括“人民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和“教育最终要培养普通劳动者”两个方面;教育人民性价值取向的时代表征发生了“教育为工农服务、教育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变化;在新的时代,需要通过“继承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教育人民性的基本经验”“以教育的人民性立场为统领,加强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学的理论建设”“反思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育批评,纠正教育中的若干做法”来践行党的教育人民性立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施克灿以线上交流的方式,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小学教育的历史回顾》的主旨报告,从“革命根据地普及小学义务教育的探索”“革命根据地小学的课程建设”“革命根据地小学的教学管理特色”“革命根据地小学教育的特色经验”四个方面解读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的小学教育。首先,他梳理了不同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探索:在苏区时期,优先保障工农劳苦大众受教育的权利;在抗日民主根据地,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在解放战争时期,逐步实现学校教育正规化。其次,在课程建设方面,他指出苏区时期主要训练参加苏维埃革命斗争的新后代;抗日民主根据地时期,以政治、军事为中心,适应抗战救国的需要;解放战争时期,加重文化课的教学,以“应建设事业的需要”。革命根据地小学的教学管理特色主要包括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和团少组织对根据地小学的领导。最后,他总结了革命根据地的经验,主要包括:确立了以劳动人民子女为主要教育对象的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提高小学教育质量;教育与政治斗争、生产劳动紧密联系;注意发挥儿童的创造性和自治能力,用民主的方法管理学生。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董德兵以《从党章看中国共产党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为题作主旨报告。他认为,首先要厘清党的规范性文件是在何种意义上使用“教育”这个概念的。他指出,党章中的“教育”概念有两种用法:第一,作为动词的教育,特别强调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教导、培育,对人民群众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第二,作为名词的“教育”,是一种有关培植人才、训练技能,以适应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事业。此外,他回顾了历次党代会关于党章修改过程中领导同志所作的党章报告的相关论述,阐述了不同时期党章相关内容对“教育”的不同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杜成宪在《中国共产党教育地位观百年寻绎》主题报告中,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所确定的教育地位作了阐述,具体分为六个阶段:1921-1927年,教育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处于“中心-本体”地位;1927-1949年,教育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处于“并行-附属”地位;1949-1976年,教育旨在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处于“中心-附属”地位;1976-2000年,国家提出要“像抓经济那样抓好教育”,此时教育处于“先行-附属”地位;2000-2012年,教育重在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处于“先行-本体”地位;2012年至今,教育是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先行-全局”地位。通过对六个阶段的梳理与阐述,他表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明显教育本色的政党,这一特点来自于它所产生的时代环境和所代表的社会阶级,也来自于它对马克思主义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动继承。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教育地位的认识及其实践表现出的对教育内涵的理解,即对教育的本质、功能、作用、方针、目标、内容、方法等问题的理解,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蒋纯焦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教育现代化探索的历程与经验》的主旨报告。立足“现代化”一词,从“1921年的早期教育现代化”“1949年的建国初现化代建设与教育事业发展”“1978年后‘三个面向’与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1992年教育优先发展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2010年建设教育强国与教育现代化的纵深发展”五个阶段的现代化着手,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教育现代化探索的基本经验,具体包括:教育现代化必须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现代化必须注重教育的专业化和学术化;教育现代化必须不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教育现代化不能照搬他国的经验和模式;教育现代化不能丢掉中华优秀教育传统。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礼永在《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方针的探索与思考》主题报告中讨论了党的百年教育方针之起点问题,指出工人是党的教育起始对象,进而引申出组织工会、教育工人、劳动立法、女子的受教育权、反私有的教育、反宗教的教育等议题。其后,他探讨了党员教育方针,具体涉及到红军教育、红军学校化、“党员教育”案、“士兵政治训练问题”案等。最后,他介绍了群众教育方针和儿童教育方针。此外,他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前,教育有两种方针与形态,一种是演绎式的,一种近乎归纳式的。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翁文艳在《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改革》报告中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战略指导,包括: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影响,如:教育、经济、科研的协调发展;“放管服”改革与现代教育治理理念;普及和提高“两条腿走路”;教师队伍建设强调要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坚持实事求是,加强实地督导;以考定绩、不唯考是论的评价制度;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中展现出邓小平的教育领导艺术。第三,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对我国未来教育改革的启示,包括:要保持促进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平衡、要辩证认识教育技术在未来教育中的作用、要理性思考如何在两个大局下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通用人才。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李冲锋以《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内涵要义与时代价值》为题作了汇报。首先,他指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内涵要义:在教育方针论上,需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教育工具论上,教育为促进社会进化之工具;在教育权利论上,女子与男子教育权利平等;在教育内容论上,需要三育并重,三育融合;在教育原则论上,教育与劳动结合的原则是不可移易的;在课程与教学论上,需要课程简化、减轻负担;在教材改革论上,需要符合中国情况,体现地方特点。此外,他还探讨了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具体包括:新时代背景下的以德育人;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以智育人;体育强国背景下的以体育人;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材编写兼顾统编与地方特色;课程与教学上减负担且增效果。他认为,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回顾毛泽东教育思想,对照现实教育实践,对教育工作不断反思、拓展、深化、改进,持续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林存华以《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思想的百年演进》为主题,从历史演进和经验启示两方面作了汇报。在历史演进方面,他主要探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四个阶段党的干部教育。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经验启示,具体包括:突出干部教育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功能地位;围绕党的战略使命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突出服务大局能力;坚持把理论武装放在首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干部;坚持锤炼党性修养,努力提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政治觉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力增强干部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干部教育制度化建议,构建系统化的培训机构体系;坚持改革创新,始终保持干部教育培训的生机与活力。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徐光寿以《陈独秀早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为题作了分享。他首先向在场学者介绍了陈独秀早期的人生经历和当前学术界对陈独秀的评价,随后阐述了其早期教育思想,具体包括反对旧教育提倡新教育、西学教育和素质教育、国语教育和工人教育、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领域的内容。最后,他探讨了陈独秀改革北大文科和改革广东教育两次教育实践,认为其具有革命性、实践性和发展性,并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全面教育的思想和教育革新的思想三个方面阐述了研究启示。
三、论坛总结
论坛最后,郑金洲从论坛特点、收获、共识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第一,此次论坛的特点,表现为“五高”,即政治站位高、学术含量高、印证互补性高、学科融合度高、史料占有水平高。第二,此次的论坛收获,主要为五个方面: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分析梳理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教育思想,深入探讨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思想的若干重大问题,考察思考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思想若干重要的领域,初步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思想当代意义和时代价值。第三,此次论坛的共识,集中表现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百年展示和写照;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思想演进是紧紧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的,这三个问题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的人”“怎样培养人”;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思想的演进至始至终是与党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一起的;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思想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对教育规律逐步深化把握的历程;感悟思想的伟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历史交汇点,回望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与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交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的成功经验,展望新时代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蓝图,既为建党一百周年献礼,同时也期待通过此次论坛,能够为深化中国共产党教育思想的理论研究,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理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