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三十年:转型与创新——叶澜老师在“新基础教育”研究30周年暨“生命·实践”教育学派20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

作者:发布时间:2024-11-28

新基础教育”三十年:转型与创新

——叶澜老师在“新基础教育”研究30周年

暨“生命·实践”教育学派20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

时间:2024.10.20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思群堂



叶澜老师:昨天,大家都在讨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价值,包括理论价值、时代价值等各个方面的价值。今天,进入到实践,“新基础教育”三十年,很多人的生命融入其中。我五十几岁开始做“新基础”,至今已过了三十年。人生能有多少个三十年?我们把生命中最宝贵的三十年,与“新基础教育”结伴,与“生命·实践”教育学结伴,我为此感到很幸福。三十年,我们到底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获得了什么?三十年的投入,对孩子、对家庭、对社会、对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价值在哪里?

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新基础教育”三十年:转型与创新》。

这个“三十年”,正是中国社会进入大转型与创新的阶段,我们“新基础”与时代发展的节奏是合拍、同步的,我们改变了学校原来的型态,使之成为当代中国新型学校。就此,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新基础教育”与伟大的时代共行!

在具体谈“新基础教育”三十年之前,我们先来学习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的三句话。第一句:“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何谓“此岸性”?思维并非真实的存在,它是彼岸的;人将其变成真实的存在,变成“此岸”的,变成当下真实的存在。这个转变通过什么?通过实践,通过实践来实现,通过实践来证明。第二句:“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性,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思想的正确、环境的改变与人所做事情的一致,通过什么?通过变革的实践。所以我们一直把“新基础”称为“变革的实践”。第三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现在,依然有许多人满足于“解释世界”,以为这很了不起。马克思的高明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是改变世界和人的最重要的力量。必须用各种方式去实践,才能真正改变世界。我们的研究是在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指导之下开展的。所以,“新基础”不停留于把道理讲明白,讲明白道理,这只是会说;我们是和大家一起,通过“变革的实践”,改变教育的世界,由此呈现出真理的此岸性。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集中表达。



01  我们为什么出发

首先,是对“时代精神”的理解。我至今记得自己当时的兴奋,通过阅读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和邓小平“南巡讲话”,我突然意识到:一个新时代到来了!新的时代,解放人,发挥人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这让人感到生命的内在力量!

大家不要以为教育就是教教小孩子,教育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它教的是明天!它是为明天而教。把孩子教好了,我们就有明天。教师不只是在讲过去的知识,恰恰是只有懂得明天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好老师。

其次,是认识到教育培养“理想新人”的目标。在意识到中国即将进入新时代,把握住时代精神之后,教育学人的敏感,使我马上认识到教育要培养怎样的时代新人,构建出“三维双向”的理想新人形象,发表了《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一文(1994年),我的研究转型从此开始:从对“时代精神”的理解和对“理想新人”的思考开始。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我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1997年)一文,此文曾被《教育研究》评为杰出论文,被引用率也一直高居第一名。《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一文虽然没有《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那样有名,但就我自己而言,此文是“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开篇之作,是我研究转型的开篇之作,自此以后,我的研究从书斋思辨进入学校变革的实践。

第三,到实践中去,实现理论型态向实践的转化。进入实践,去做、去体验,一步步实现理论、理想向实践的现实转化,从彼岸走到此岸,这需要理论者与实践者两类主体之间进行真实的沟通。我庆幸,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有一批学生和我一起做研究,我们在闵行、常州等地有一批真诚的实践合作者。有一次,我们讨论结束时,天已经黑了,开门之后发现大雪纷飞!雪花宛如天使,让我们清醒、快乐,这是实践给予我们的情境体验、氛围感受和真实力量。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班级和学校都在一步步向上长,精神焕发,越来越出色。

最后,在研究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多向互动、共同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生成。“新基础教育”研究伊始,我们有教育的理想、大致的方向,但没有实践的东西。我们在实践中一直在创造、提炼,不断形成变革的新经验和新理论。

以上是围绕“为什么出发”,与大家交流的四个问题。



02  研究的过程与策略

首先,“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最大特点,我们的研究过程和别人不一样的最大特点,是研究日常化、贯穿全过程。我们从来不为表演去做研究,从来不为迎合去做研究,从来不为跟风去做研究。当前,很多研究的毛病是表演、迎合和跟风。表演,为了得奖、升职;迎合,为了赢得所谓的自我发展资源;跟风,盲目从众,不清楚自己,忘记了学校是有机的生命体,不是可以随便捏成什么的橡皮泥。我们做“新基础”的第一步,是弄清楚学校的现状、基础、问题、优势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只有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才能真正做成事,真正实现学校整体转型。所以,我们要求的是做日常,做好真实的每一天。教育是一项长程的事业,不能追求短期效应,急功近利,它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做成的大事。做大事,需要策略。

其次,在策略上,主要有如下几条。

1.由点到面,再集中聚焦,创建基地校。先是突破“点”,然后通过“面”来丰富“点”,验证“点”,验证我们做的道理具有普遍可行性。发展性阶段(2004-2009)在“面”上打开,当时,我们一周会连续去三个地方,真心投入,不知道累。在面上打开之后,我们再集中力量创建基地校,一批学校做出来,研究之路走出来。

2.校长、领导层带头,骨干突破带动面。学校的整体转型变革,如果没有领导的赞成、支持,做不成。所以,我们和学校一把手有很多交流。有一次研讨会,闵行实小派了副校长来参加,我问他:你能代表正校长拿主意、拍板吗?如果不能,那就请正校长来;否则,就不要做“新基础”!何(学锋)校长后来都是亲自来。有一次何校长发言时,我因为有事情要出去一下,他就停下来不讲,等我回来以后再接着讲——唯恐自己的发言,没有被我听见。我们相互交流,相互熟悉。我们在领导层面校长带头,骨干突破。当然,局长也支持我们,否则我们难以进学校持续开展研究。

3.阶段性与整体性结合,持续推进。我们的研究持续推进,而不是重复自己,从探索性阶段到发展性阶段、成型性阶段,然后扎根研究,从基地校到创建合作校。成为合作校以后,怎么办?那就是自觉、主动创造性的发展。做到合作校,说明你已经懂得为什么和如何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今后,我们进行合作校回访,重在看有哪些自主创造性的发展。自主创造性的发展,是检验有没有真正学到、做到“新基础”的标志。

4.定期开展校际交流,策划、中期交流、期终小结。“新基础”的会比较多,但不是上传下达式的会,而是研究、讨论如何一步步深化变革的实践。从策划开始,每所学校都不一样,通过交流、修改,不断清晰学校自我。然后去实践,实践的中期进行交流:有什么新经验、困惑和问题。最后是小结。在此过程中,我的头脑一直在吸收、转化、生成,不断有新思想生成。

5.理论在实践研究中,由问题和需要、经验的形成而不断创生。大家至今觉得我的精神尚可,为什么?因为“新基础”和“生命·实践”学派让我不能停留。作为首创者,我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有新的问题要研究。没有问题,不可能有新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最后,我用一句话来概括“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形态特征,那就是:波浪式向前,积小溪成大海。从最初的一所学校(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实验小学)到一个区域,然后到全国共生体(原来称“共同体”,后来我提出改为“共生体”,强调共同生长、生生不息)。我依然记得,我们的第一个研究方案是怎样形成的。当时, 讨论到下午5点仍在继续,有人提醒:再不走,(当时的浦东新区)连出租车也打不上了!大家这才匆忙返回市区,先到小店吃面充饥,然后直奔陈校长原来工作过的上海实验小学,继续讨论。当时,学校门卫只有校医务室的钥匙,于是,我、卢(寄萍)老师、吴玉如、吴亚萍我们几个人在不到10平方米的地方,几只小板凳围坐,讨论到晚上9点左右,最终确定了“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第一个具体行动方案。可以说,我们是从小溪开始的,至今已有大海的型态;“新基础”已有了自己的海域和洋面。同时,“新基础”又是开放的,在改革研究的过程中有进、有出,但是不断向前发展,犹如汹涌起伏的波澜。


03  主要成果:“成事成人”

我们最主要的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成事成人”。这与前面所说马克思的话是一致的。我们在体验、证明马克思作为思想家的伟大,我们在体验、证明理论和真理的此岸性。具体而言,我们的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造了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整体转型变革的新经验。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查:国内外有没有早于我们提出“学校整体转型变革”的,我们提出之后,有没有其他人在做“学校整体转型变革”?若有,我们引为同道。若无,我们要成为推进发展的力量。我们从最初一所学校,发展成为现在的研究共生体。我们形成了一整套研究制度,创建了一批新型学校。所以,“新基础”在推广的时候,并不是没有头绪。最初,改变头脑里的思想最难,需要不断碰撞,看到学生的发展、自己的变化,感到变革的力量,就会主动变革。我们这些学校的做法,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中心问题,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按照“新基础教育”提出的新型学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开展学校变革的实践,而不是用演绎上级规定、文件的方法。

第二,培养了一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骨干力量。他们不仅在本校发挥引领作用,而且到其他学校、其他地区去讲学、指导、传经送宝、沟通交流。“新基础”之花一直在绽放,非常有生命力。只要你真想改变,真做新基础,就一定会有成长变化。

最后,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工作者,我们形成了新时代的学校变革理论。学校变革理论不等于全部的教育学,在教育学方面,我们形成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教育学学派。解放前,陶行知等人曾创建学派,从“知行”变成“行知”,陶行知的伟大在于:他的心永远贴着中国大地,贴着广大的贫苦儿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他真实的生命样态。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育学学派,“生命·实践”教育学有自己的理论核心、整体纲要、观点及其理论系统,我认为我们的学派是站得住脚的。



04  未来已来,生生不息

今天研讨会的主题是:“新基础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明天是未来,面对未来需要有大的方向,大的框架性的思考,然后为明天的理想而不断实践。一步步做到了,就是未来、理想就从彼岸变成此岸。未来已来。同时,请记住“生生不息”,中国哲学最具有辩证思维、生命思维。做教育和教育学的人,尤其要具有这种对待人生、对待世界、对待眼前的一切和可能的未来的思维方式:未来已来,生生不息。为此,再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研究范围的扩展与深化。我们原来做的是基础教育研究,现在(李)家成老师在研究社区教育、家庭教育。我曾发表文章《终身教育视界: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力的聚通与提升》(2016年),提出“社会教育力”的概念。关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原来强调的是教育为社会的发展服务,比较少反过来思考:社会如何为教育的发展服务。任何社会实体组织都应在实际上发挥教育影响,教育的任务不能只是由学校承担,任何一个社会 组织都应该承担其教育责任。对每个人而言,不是离开学校,教育生涯就结束了,自我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就能不断成长。这些方面,我们的研究需要不断深化。

2.分层次式的互动与阶段性推进。发展是有阶段的,发展达到的状态是有层次差异的。要清楚自己已经达到什么层次,还能达到什么层次。不是一步登天,而是要一步步、实实在在地朝前走。

3.自主创新式的学校教育在茁壮成长。我希望:已经成为“生命·实践”教育学合作研究校的学校,继续自主创造!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努力成长,做出既有“新基础”共性,又有本校个性的主动、自觉的创造性的发展。



最后,提醒大家:不做墙头草。当前,社会上有各种“风”,但是“风”随时会变。真正有本事的人,不是跟风、出风头的人。我们要有生命自觉、教育自觉、学校自觉,做到“任尔东西南北风,扎根大地做青松”。我愿将来:每所学校、学校里的每个人,都成为独立、自主、自由的创造者,个个都成为大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