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进行时(123)|基教所专家团队赴金山区教育学院开展《“五育融合”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探索》书稿研讨活动

作者:发布时间:2025-09-28

2025924日,华东师范大学基教所联合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主办的《“五育融合”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探索》书稿成果分享与研讨活动在金山区教育学院顺利举行。学科教学变革行动项目负责人鞠玉翠教授,基教所宁本涛教授、李栋博士,长宁区教育学院应黎莉老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朱梦华博士、王鑫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部分硕博士生以及金山区教育局领导、金山区教育学院多位教研员、多所项目校的校长等领导与教师团队参与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主要针对书稿《“五育融合”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探索》展开讨论,交流书稿撰写思路,听取专家对于书稿的改进建议,并借助研讨活动开展教师培训。

一、书稿解读

活动初始,金山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金龙科长肯定了项目所取得的进展,强调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接着,鞠玉翠教授介绍导言内容,提出了书稿的核心理念——“以专融全”的学科教学。她讲述了开展五育融合视域下的课堂教学变革针对的现实问题,并阐述了“以专融全”的学科教学是立足学科育人的专业性,力图发挥各门学科的全面育人功能。其基本策略包括以全导专、以专见全、以专生全等。



随后,各章节执笔者依次分享了其撰写的核心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情境任务、课堂提问、课堂反馈、作业重构、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阐述相关理论,并结合金山区多个项目校的真实教学案例阐释具体的实施策略,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



二、专家点评

在各位执笔者阐述完各自章节的撰写思路与核心内容后,参会专家对书稿的内容开展了重要点评,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宁本涛教授认为,“以专融全”不仅仅在“全”,并且要注重“趣”,要具有“温度”,这种 “趣” 并非单纯的课堂娱乐化,而是要结合学科特性挖掘五育融合的趣味点。李栋博士指出,“以专融全”这一条线是全书的方法论,需要基于这条主线来理解章节内容,并希望教师们能先从育人观的转变过渡到学科观的转变,再进行思维方式的变化,通过教学行为的优化、评价体系的完善以及作业设置的创新,将 “以专融全” 的方法论切实转化为提升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的实际行动。长宁区教育学院应黎莉老师表示书稿的内容具有前瞻性、时代性、系统性,同时也需要在实践适配性与案例丰富性上进一步完善。朱梦华博士认为在作业、反馈、提问、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涉及的原则中,可以设置一般性的原则和五育融合下的特殊性原则。王鑫博士提出书稿部分内容可以在理论和实践的连贯性上进一步加强。上海市多位教研员及项目校多位校长也对书稿内容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希望研究中涉及的教学案例能够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路径。



本次活动围绕《“五育融合”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探索》书稿展开深入探讨,为“五育融合”的深入推进提供了系统性与针对性的理论指导与专业建议,也将帮助一线教师破解“理念认知”与“课堂落地”间的衔接难题,有效推动“五育融合”真正融入学科教学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