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老师在闵行区田园二小座谈时的讲话

作者:发布时间:2024-06-18




叶澜老师在闵行区田园二小座谈时的讲话



时间:2024.6.12,上午9:30-11:30

地点:上海市闵行区田园第二外语实验小学魔立方学生活动中心“木盒子”

参与者:华东师范大学叶澜、钟山、庞庆举;全国“新基础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5人:程丽芳、屠红伟、张玲玲、吴敏、徐文英;闵行区新基础教育研究所陆燕琴所长;田园第二外国语小学蒋宛萍校长及校领导等7人。共16人。



纪  要



叶澜老师首先肯定田园二小办学六年来取得的丰富成绩,同时提醒学校牢记: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的未来发展奠基。她勉励学校创造出“田园”办学的整体特质,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根”。接着,她结合自己的成长故事和生命体悟,重点强调如何基于学生成长的年龄特征,抓住语数外等基础学科教学的关键及其转折,做好“全、实、深”,提升学科教学和综合活动的育人价值,突显学校教育和教师的专业尊严,并影响家庭教育。为此,教育者勿忘“育己”,叶澜老师希望大家重温学派经典之作,学习-实践,反思-重建,学会辨别是非、区分层次,批判吸收当前各种教育思潮,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最后,她希望大家珍爱共同创造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和“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数十年的奋斗经历与成果,共同成为“新基础教育”的举旗人。



叶澜老师:很想念我们“新基础人”,今天特别高兴,见到了多年合作的老朋友,还认识了许多新朋友。闵行从1999年“新基础教育”发展性阶段开始参与研究,至今已25年。“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特点是:不赶潮,不跟风,但强调把握时代精神,理论与实践交互、共生发展。旨在提高每一所学校的内生力。

今天来之前,我提前做了“功课”,仔细阅读了蒋宛萍校长发给我的学校简介,感到内容很丰富,学校确实很努力,但是有点担心,不只是对你们学校。说实在话,现在中国的教育改革,尤其是在城市里的学校,更不要说在上海,不怕课程不丰富多彩,不怕学校硬件不好,就怕“丢魂失魄”。所以,我要求先参观学校。今天,虽然还没有参观得很充分,但是外部场景已基本看到,直观的感受是:学校有一股都市里的“田园”之清新味道,虽然身处都市,但却不忘记“田园”,学生参与种植、养护,喜看植物花开、花落、生长、结果。这不只是在做绿化,更是在“培根”。“田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根在“田园”,在大地。人在大地上生活,农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尤其是在科技发达的当下,要勿忘“田园”,勿忘“根本”。技术的价值是什么?是为了让人更好地过日子、工作、生活,让人更好地发展。在学校里,技术是为了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虽然,技术也向教师提出挑战,但教师,好的教师有互动生成的智慧,至少这是目前的机器人远远做不到的。

这是我第一要讲的,田园不离“田园”,不只是田园二小,每一所学校都要让我们的孩子对中国、对上海和本地特有的生物有认识,有体验,从小热爱生物与生命,不忘中国文化之根。我现在最喜欢看花草。仰观云霞,俯察花草,平看呢?看书。这是我的“三看”。

第二个感觉,田园二小也很现代。传统与现代,不是对立的,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因为无论何时,它都能够吸收转化新东西,形成新思想。

有人问:“新基础教育”研究是1994年提出来的,现在已是2024年,“新基础教育”是不是落后了?这提醒了我,使我重读自己原来写的文章。重读的感受是:我当时的文章是理性激情的表达,希望对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帮助,至少不能害人。今天,我依然相信:“新基础教育”没有落后,我们没有落后,而是超前了当时的实际。因为我读懂了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读懂了改革与发展的初心,读懂了时代精神。教育既是面向未来的社会事业,又是面对活生生的现实的儿童成长的事业。教育的复杂就在于它处于诸如此类的一系列矛盾和关系之中。我写的文章就是直面这些矛盾与关系,以关系、转化的复杂思维方式去思考、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问题。“新基础教育”始终是有魂有魄、魂体相成的。做教育不能丢魂失魄。所以,我反复讲:“新基础教育”不是项目,而是事业。

昨天我又想起这个问题,今天凌晨三点醒来,睡不着,我重读《变革中生成》,特别是其中的两篇文章:一篇是《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1998年),一篇是《“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教育信条》(2016年)。“更新教育观念”一文,是我首次系统提出为什么要改变教育观念,如何面向新世纪更新教育观念系统。我确认:新的教育观念是新基础教育之“魂”,我提出基础教育新的“三观十性”,明确指出:“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可表述为: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校应把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个性发展、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之初步形成,为祖国为人民奉献、创造的志向之确立,作为最根本的任务。”

首先,不忘基础教育永远要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奠基”。

为此,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做好最基本的学科教学。比如,我们语文的识字教育。文字是文化的基因,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因,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智慧。汉字的创造是从物体到线条,从具象到抽象,通过仰观天象,俯察大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创造出来的,汉字是天地人事与万物的综合抽象。中国文字的独特在于方块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思想、物象和生命体悟。汉字内在的综合抽象,抽象与具象的内在关联,可以成为激发人的想象力和情境思维的重要力量。识字教学,要让小孩子打开思维,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学习,让文字再从抽象回到具象,汉字可以成为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工具。我们要认识到:识字教育对孩子具有培养思维品质的价值。为此,我认为:教学时,可以适当出现、补充某些繁体字,因为繁体字保留了更多的具象抽象,让孩子体会中国文字的趣味、魅力和中国古人的独特智慧。

语文教学,要从识字开始,就让孩子喜欢、敬佩我们祖先的创造智慧,他们如何把生动的世界变成一个一个可以永流传的文字。语文教学要提高到这个高度:让中国文化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扎根。我认为:中国文字决不能拼音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左右脑的开发,与中国方块文字的结构特点有关系,尤其是形声字。比如,带“三点水”的字大都与“水”有关,我喜欢琢磨汉字,我发现:温度低了,“三点水”就缩减为“两点水”,所以带“两点水”的字大都与“冷”相关,如:冷、冰、寒。温度高了呢?“三点水”就变成“四点水”(又称“火字底”),带“四点水”的字大都比较“热”,如:热、烈、蒸。这些瞎想也许并不符合语言学的解释,但是能够激发我们对汉字的爱与乐趣,能够与古人对话,也许他们早已看到、体悟“热胀冷缩”的现象。

识字、阅读,以及表达学生内在情理的写作,是语文教学的要务。不识字无法阅读,阅读量要保证。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可以多阅读带插图、拼音的有字书。阅读,可以为孩子的心灵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精神之“窗”,开发一个超越于现实的广阔世界。我自己很小就开始阅读,阅读是我一生的爱。我最初读的是带图画的书,后来不要看带插图的书,喜欢读小说,中国的、苏联的。高中时,开始阅读西方小说。到了大学,文史哲都喜欢读。阅读,对人一生的精神丰富具有决定作用。做“新基础教育”的学校,一定不要忽视阅读。

我小学上得比较早,实足年龄4岁半,数学不开窍,老是算错。后来,大学毕业留校工作,在文革中参加崇明“三算结合”(珠算、口算、笔算三结合)的调查研究,那时才真正懂得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减法的内在道理,知道小学生学习加法计算的一个关键转折是掌握“凑十法”。

我从小喜欢阅读,喜欢语文,不喜欢数学,也不喜欢英语,因为当时的教学,主要要求学生背口诀,主要靠记和背。“b-o-o-k”为什么发音是“薄壳”?我问老师,但老师不给解释,要我记住即可。我不喜欢只需要记忆、不需要理解、也没有感情的东西,反过来,我喜欢有情感,而且有道理的东西。后来,我才知道学习英语的“关键”是掌握国际音标。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也是如此,关键难点是20以内“超10”的加减法。掌握算法,计算快,可以减轻脑力负担。加法学会了,后面学习减法、乘法,都不难,比较难的是除法。遇到难的,要多鼓励孩子:我们加、减、乘法都学得很好,只要努力,除法当然也能学会。

总之,每个学科都要抓住不同学段教学的“关键”,明晰学段与学段之间的“关键转折”,抓住基本类型的教学,要把教学时间多化在基本类型的关键及其转折上,以之带动其他。“新基础教育”不主张教学只是“匀速运动”,而是“先慢后快”“有快有慢”。故而,老师备课时,先要把握整体,把握关键。不要只看到没有整体的点状之每一节课。

以上,是我对教学的建议,话题已从环境育人转换到学科教学育人。“学科教学和综合活动”是师生在校生活的基础性构成,是学校教育特殊性的体现。基础教育阶段,要老老实实做好最基本的学科教学。无之,难以说是基础教育,也难以说为孩子今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对于基础教育,我曾经提出两个阶段的改革要求:“全、实、深”和“精、特、美”,“全、实、深”是“精、特、美”的基础。没有“全、实、深”的“精、特、美”,容易成为“展示”给他人看的由孔雀羽毛织成的“屏风”。“全、实、深”的“全”是全员,当然,全员要从“骨干先行”做起;“实”是扎实;“深”是深入。

第二,育人者永远不要忘记“育己”。

现在,有关教育的思想丰富、多元,但也存在混乱的问题。我提醒大家:在学习、读书、读时文、读文件的时候,注意辨别是非,分清层次,批判、吸收、形成自己的思想。

1.辨别是非。教师要喜欢阅读,同时要培养批判性思考和吸收的能力。并非每篇文章都是对的,也并非每篇文章的每一部分都是对的。是非之“是”,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你原来就有,与你合拍的“是”;二是有启发,能打开你的思维、丰富思想的“是”。故而,教师阅读不只是证明自己,更是为了打开、丰富自己。我现在依然保持做卡片的习惯。阅读时,看到有启发的,我就做笔记、摘抄、做卡片。卡片积累一段时间之后,进行分类,综合提炼,再思考,最后实现再创造,形成自己的新思想。

2.分清层次。阅读的文本会涉及不同的层次,教师需要判断:此文本属于基本理论层次,还是具体做法层次?具体做法是一片片叶子,基本理论是大树的根。读书,先要把握住“根本”。先数叶子,是数不过来的。

我们小时候,家里孩子多,父母有基本的家规,但是对我们学习的要求不高,拿到70分就好,80分就很高兴了。总体上,对我们比较“放”,可以自己探索。现在,家庭教育的问题比较大,社会上动辄出现指责教师的问题。教师要做好校内的教育教学,尊重自己的职业,维护职业的内在尊严。做好“应该”和“必须”,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尊重。同时,尽力帮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要求,要有底线,有规矩。但是,“做规矩”不等于管得死,越是不放手,管得死死的,孩子长大了越笨。顽皮一些的孩子长大了,懂事后,自己要学了,会比较聪明。一代、一代要不断超越,要更开放,对社会更有贡献。我们和家长讲,要讲朴素的道理。教育必须贴住实际的“地面”,才有效;大道理讲一百遍,听不懂或听不进,等于白讲。

3.教师通过阅读,学习、实践,要形成自己的思想。大量阅读不是目的,而是形成自己思想的过程。在做“新基础教育”研究之前,我先形成了对教育基本理论某些核心问题的突破。比如,关于影响人发展的因素理论,我批判了原来的“三因素说”,提出了“二层次三因素论”。第一,我增加了“个体”自身这个因素,强调“发展主体”对自我发展的责任和自觉。第二,我对影响因素进行分层次,做出结构化的表达,而且影响因素的影响力是动态变化的,这是我的方法论思考。第三,教育是特殊的综合因素。

“二层次三因素论”的提出,是我基于大量阅读、批判和反思之后的思想原创。“二层次三因素论”的思想,我首先在一次全国研讨会的小组发言中公开表达。我当时发言的主题是“影响人发展的二层次三因素论及其方法论思考”。与会者里,有一位北京大学的老教授,他听了,主动找到我,说我讲得很好,鼓励我发表。我就投稿到《中国社会科学》。文章发表时,题为:《论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与发展主体的动态关系》,这是教育学界首次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文章。所以,我刚才讲,读书要分是非、分层次,形成自己的原创思想,这不仅是逻辑分析,而且是我作为一个教育学者成长的切身体验。


现在,我为了完成对“方法论”的“再探”,近两年来,持续阅读,同时结合现实,努力提炼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从中发现对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启示。先有教育基本理论的突破,然后进入实践开展变革研究,我的思想在变革实践的研究过程中不断生成,所以我的“文选”三卷本,其中一卷名为《变革中生成》。推荐大家重点阅读其中的两篇:1998年的《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和2016年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教育信条》。学派的“十二信条”始于1986年提出“二层次三因素论”,之后,不断积累、生成,至2016年正式公开提出学派的“十二信条”(包括:教育、学校教育和教育学研究三个层面)。如果大家有兴趣,请阅读这两篇时隔18年的文章,并进行比较,看看我的思想有哪些一以贯之,又有哪些新的发展和进步?我自己也在回望、梳理。

最后,我对大家提一个要求,一个比较硬性的要求:做“新基础教育”的学校,在写学校介绍时,请把参与“新基础教育”研究明确写出来。如果是试验校,就写:参加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是“新基础教育”研究试验校。如果是基地校,就写:是“新基础教育”研究基地校。如果是合作校,就写:是“生命·实践”教育学合作研究校。这是我们实实在在做出来的,大家都是创造者、贡献者,如果大家认同“新基础教育”研究和“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建设的价值,请大家都成为“举旗人”。大旗,需要靠一起探索研究的你们、我们,大家一起来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