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进行时(61)| 教育现代化研究团队赴杭州市开展“未来学校”项目指导行动

作者:发布时间:2023-02-20

  2023年2月9日至11日,华东师范大学基教所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杨小微教授,带领“现代化进程中的未来学校探究”项目团队赴浙江杭州参访项目学校,并于2月10日开展了项目推进会。华东师范大学基教所副所长黄书光教授、学生发展指导研究中心主任鞠玉翠教授、学校新生活研究中心主任程亮教授、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冬青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刘学良博士、上海史坦默研究中心秘书长王雪华和华东师大基教所办公室主任徐继节老师等团队成员同行参访。本次参访的项目学校有杭州市澎致小学、夏衍第二小学、丁兰实验中学和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杭州市凯旋教育集团理事长严国忠校长、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原校长刘晋斌,新进项目学校江苏太仓市实验小学查人韵校长及教师代表、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吴敏敏校长及教师代表、嘉兴市海盐县滨海中学郁卫军校长等也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浙江师大高质量育人综合改进研究中心副主任、原杭州江干区教育局副局长费蔚参加了项目推进会。

一、澎致小学站

  2月9日上午,专家团队和各校校长及教师首先进入澎致小学参观校园,随后共同观摩李帅帅老师的四年级数学课《数据会说话》和“儿童议事厅”汇报,并展开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校长徐越介绍了澎致小学的基本情况,总结了体现“未来学校”的办学成果。重点谈到了学校的办学初心是建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致力于探索“社校融通”下的育人模式,联动家校社一盘棋,建立儿童友好教育生态圈,并详细介绍了学校的一些具体举措,如“儿童议事厅”的设立、主题式空间的建设、磁力课堂的探索等等,最后提出了目前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困惑之处。

随后,华师大专家团队围绕“现代化进程中的未来学校”主题,就学校的发展情况展开讨论。


王雪华老师就“儿童议事厅”分享了自己经手过的相关案例,向老师们推荐了几本书,如《罗伯特议事规则》《你的灯亮着吗》,并提到曾帮助过上海的学校对接联合国参加联合国青少年议事,或许未来能够在这方面提供支持。

程亮教授谈到学校的一系列工作突破了四个“边界”:一是学校与社会、社区的边界;二是学生制  度化学习与日常生活的边界;三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边界;四是儿童与成人之间边界。同时也建议,进一步明确校、社各自的功能边界,推进空间建设的主题化与开放性。

黄书光教授认为,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等等都可以体现出未来学校的元素。未来学校的建构,除了吸收世界先进的理念,一些共性的东西,如契约制、VR体验等等,历史的、传统的点也非常重要,如何发挥传统文化优秀的一面,还可以进一步去探索。

鞠玉翠教授给予了学校五点建议。一是社校融通的模式已经做得很扎实,但还须凝练成理念。二是要把简单的道理用在日常生活上,如“幸福”,翻译成西方的“well-being”指“好好地生活”,在中国文化里则可以用孔子的“仁”来理解,那么在教育上就要思考怎样设计一堂课,让每个学生、老师都更幸福。三是在“儿童友好”上,倾听儿童很重要,但若只一味听儿童的,就缺失了教育的作用。四是关于学校的“磁力课堂”,磁力从哪里来?很多课程都是人类文化的结晶,而教师要做的就是把这种吸引力彰显出来。五是“宋韵文化”在服饰等方面都有所体现,但背后重要的还是精神,要把灵魂性的东西提炼出来。

最后,杨小微教授进行总结。首先,他谈到澎致小学建筑的架空风格十分有未来感,与课题天然契合,并表示很幸运能与各个项目学校一起探索充满挑战与未知的课题,为各学校的加盟而致谢。其次,关于“儿童友好”问题,杨教授认为澎致学校课题的背景其实是儿童观的演进,结合程亮教授谈到的“边界”来说,童年就是被发明创造出来的,以区分和区隔成年人的生活与世界,学校应该为儿童提供一个简化、净化、平衡的社会,因此边界可以打破,但也不是都能拿来打破的,有些边界可以模糊、有些可以打破、有些应该坚守。此外,还建议将“社校融通”换成“校社融通”,顺序很重要,是学校、家庭、社会与儿童共享成长、共同走向未来,而融通的方向、理念、路径、机制,也要搞清楚怎么走、怎么运作。最后,杨教授强调了课题组一直以来坚守的未来学校探究理念——“从传统中发现现代,从现实中发现未来”。 

二、夏衍第二小学站

  2月9日下午,专家团队和各校校长及教师前往夏衍第二小学,观看学校样板剧《夏衍》、参观校园,以及观摩刘煜宁老师的三年级数学课《年月日》,并开展了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夏衍小学兼夏衍第二小学校长戴玉梅首先作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未来学校理念下的学生发展》的主题汇报,介绍了学校在环境创设、学习方式、课程改造三方面作出的变革尝试。一是重构学习空间,让学习和交流无处不在;二是从“以教定学”转向“以学定学”,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创造力;三是打造多元课程,丰富学生的生命内涵。

分享结束后,结合数学观摩课和学校发展情况,华师大专家团队和与会成员进行了点评与讨论。

刘学良老师谈到,他看到了数学观摩课中项目化、跨学科和实践的成分,也注意到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但也存在改进的空间,如可以尝试追溯历史去解释数学问题,让课堂有具象和抽象的转换。

程亮教授认为,学校的未来感主要体现在:对可持续发展、创新、爱等目标的强调;丰富的尤其是沉浸式的课程;自然、自由与自主的教学探索;与社会、社区等的广泛联系。同时,也建议学校进一步探索如何从文化引导到文化生成,从技术应用到技术赋能,从知识传递或建构到意义发现。

刘晋斌校长注意到数学课上一名男生从母亲节开始制作五月的月历,他看到了学生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思想感情,而正是一个开放的课堂才会有这样的现象呈现。

黄书光教授印象最深的是学校的歌谣和校训,既注重个性,又体现出一种共同的理想。它们浓缩了学校精神,是引导学校的纲领性的存在。也对数学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个性和责任意识。

鞠玉翠教授十分赞同学校“爱”与“种子”的理念,并认为还可以将此与学校的活动更多、更好地结合。关于《夏衍》的戏剧,她引用了席勒的“活的形象”的概念来说明教育戏剧的意义,建议更多地去思考戏剧背后的教育意义。

王雪华老师也很赞同学校“爱”的理念,分析了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爱的体现,也对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比如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可以有更多提问的方式,并且不断去训练。

吴敏敏校长表示,夏衍二小教师队伍的力量、丰富的课程和夏衍这样的戏剧资源让她深为触动;郁卫军校长也谈到自己从学校丰富的课程体系收获颇丰。

最后,杨小微教授在总结中肯定了学校以其办学的行动与质量,诠释了“以学定学”的概念,这前一个“学”指的是“既学”,后一个“学”则指“将学”,而教师的责任在于“导学”,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主动的、有深度的、整合的和有创意的“学”。

三、丁兰实验中学站

  2月10日上午,专家团队和各校校长及教师到达丁兰实验中学,观摩陈文杰老师在AI教室展开的凸版画创作课、参观校园并重点考察了学校AI智慧操场的使用情况,随后开展了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副校长方海妙作了题为《技术赋能体育教学的实践探索》的汇报,展示了基于AI技术的体育课堂的闭环精准教学模式,促进传统体育教学向新型智慧体育教学的数字化改革。校长吴轶玲作了《面向未来的教师发展:数智赋能的成长型思维教师培养策略》的主题汇报。重点讲述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向与会人员描绘了学校基于AI教室的未来教学画像、未来教师发展行动和模式等,呈现了一年来AI教室实现教师发展的生动案例。

   分享结束后,华师大专家团队展开了点评与讨论。

徐冬青副研究员谈到,学校充满现代气息和故事感,在现代化、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化学习等方面都走在了前面。他根据自己的中小学美术研究经验,建议在美术教学中引入几个艺术的大问题、大观念,要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我要欣赏美术?”。

鞠玉翠教授肯定了学校呈现出来的诸多优点。对于观摩的版画课,提出要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学版画?版画的独特性在哪?意义在哪?这种意义的交流还可以再加强。

黄书光教授谈到学校的技术赋能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并建议在建校历史上,可以继续梳理历史线,找到与未来的链接点;学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如何从传统引到未来上,还可以继续挖掘和展开。

程亮教授认为,丁兰实验中学是一所有气质的学校,“未来感”尤其体现在技术赋能、绿色校园、项目化学习等方面。同时也建议学校在技术整合方面进一步探索对学生差异的响应、对综合学习的支撑。

在总结环节,杨小微教授对未来学校、未来课堂进行了畅想。首先,技术赋能以后,教师和学生角色发生了转变,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未来的课堂更像是一种体验式课堂。其次,未来的课堂未必就一定是40或45分钟一堂课,我们要打破思维定式,打破时间框架的禁锢。再次,在教学方式上,“内容+方法+练习”的形式已过于刻板,在未来课堂,教师是推动学习的角色,学生是主动学习者,借助工具来完成他的学习任务。最后,在技术赋能以后,要继续思考教育评价如何开展。这虽然难度有点大,但是我们希望看到有技术介入和没有技术介入所呈现的不一样的面貌。 

四、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站

2月10日下午,专家团队和各校校长及教师来到本次考察的最后一站——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参观学生工作室、宋韵博物馆等颇具校园特色的活动与场馆,并观摩了高雅华子老师在AI教室进行的四年级科学课《测量降雨量》,随后开展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赵骎作了《让学习真实发生:未来拔尖创新人才的校园奠基路径探索》的主题汇报。校长赵骎从ChatGPT的崛起为引子,强调未来培养学生创新力的重要性,因此提出学校的育人体系要奠基创新人才的路径——真实性学习。重点谈到学校为导向真实性学习做的三方面的工作:在文化基础层上,助力基于真实需求的学习;在自主发展层上,深挖基于真实问题的学习;在社会参与层上,拓展基于真实场景的学习。


随后,华师大专家团队和参会人员展开了点评与讨论。

刘晋斌校长主要围绕所观摩的科学课进行点评并给予建议。他肯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试图用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体验生活,这对于学生的深度学习、形成科学观念是极有价值的。但如果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去观察,并提出一些研究问题,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高阶思维。

王雪华老师建议教师对于雨量器模型的解释还可以更清晰和深化,比如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雨量器为什么是一定是圆柱,而不是其他形状。刘学良教授也对雨量器的唯一确定性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同形状的量雨器都有不同的功效,从这个方向去探究或许更有未来意义。

杨小微教授提出,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对学习意义进行追问。如科学课上,相比直接说“我们今天来学雨量器”,教师从“气象观察对我们生活的意义”切入,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科学的价值。此外,杨小微教授对未来项目学校提出了期望,希望学校老师今后要善于从单个学科的学习关联到“大单元、大主题、大概念”为特征的整体设计,以此促进学生的综合学习。

徐冬青教授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有以下品质:行动发起能力强;自我效能感强;自我反思能力强。我们中小学学校的体系是在给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打基础,而不是在这个阶段就去判断学生是不是“才”。

五、《现代化进程中的未来学校探究》项目推进会

  2月10日下午,在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潮涌校区会议室,由华东师大基教所“现代化进程中的未来学校探究”课题组主持的《现代化进程中的未来学校探究》项目推进会顺利举行,推进会由华东师大基教所副所长黄书光教授主持,议程包括:七所项目学校的学校负责人发言,华师大课题组专家点评与回应,项目首席专家杨小微教授部署下一步工作。除了华师大基教所项目团队、各项目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外,浙江师范大学高质量育人综合改进研究中心副主任、杭州市原江干区教育局副局长费蔚、杭州市凯旋教育集团理事长严国忠、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原校长刘晋斌参加了此次会议。

(一)会议致辞

  杨小微教授首先致辞,介绍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未来学校探究”项目的缘起、课题背景、目前进度以及与各项目学校合作的基本情况,也谈到了未来学校项目结题的大致期限。会议主要围绕项目学校的进展及阶段性成果展开。

(二)各学校负责人发言

  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赵骎、杭州市夏衍小学校长戴玉梅、太仓市实验小学副校长朱琨、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校长吴敏敏、海盐县滨海中学校长郁卫军、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校长吴轶玲、杭州市澎致小学校长徐越围绕学校的基本情况和项目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果作了发言。

(三)课题组专家点评与回应


费蔚主任认为,所有学校都在很努力地去回应课题提出的问题,交出自己的答卷。但“未来图景中的教师角色”该如何推进,还可以进一步去思考。此外,在视角上可以进一步打开,看到学生生活中更为复杂的人际交往的场景。

严国忠校长谈到,有的学校更多关注的是硬件上的变化,软件上的变化还要跟进。要体现原创性,有自己的设计和团队的智慧;有交叉性,如学科交叉等;有指向性,可对某一点进行重点突破。

王雪华老师就学校将来可以努力的方向提出了自己的创想,如可以将科幻中的技术和创造性写作等等结合起来,也可以设计策展活动,借鉴英国的艺术考试,打开孩子对艺术的理解。

鞠玉翠教授认为每个学校都有特别多的亮点,但可以在统整性上做些尝试,现在讲“五育融合”,希望能有一些统领性的概念,如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可围绕“机器人”来设计课程,实现各育融合。

徐冬青教授首先肯定了各个学校的工作与成果,但提出学校要反过来重新问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做这个?”,要有对意义的追寻。此外,他谈到了未来学校要从“有”走向“无”,一是无边界,打破时间的界限、考试的界限、学科的界限;二是无止境,体现在老师引导学生从有止境到无止境的学习。

黄书光教授建议学校在科创和艺创中也要加入人文的元素,我们最后培养出来的人不能被科技所支配,且未来的科学还具有不确定性,我们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常规的科学探索和观察精神,要有一些超科学的东西,文化传承也非常重要。

程亮教授谈到他所领会的“未来学校”是一项前瞻性、建构性、转化性的研究。透过四个学校的探索,他认为未来学校可能需要考虑价值的整合(如全球与本土、公平与卓越等)、目标的转向(如判断力、想象力、情感能力等)、课程的扩展(向其他学科、社会或个人生活等延伸)、数字的赋能、空间的升级、关系的重建等。此外,他也建议钱外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关注每个学生的创造性,致力于提升每个学生当下和未来的创意生活。

杨小微教授对各个项目学校作了点评。澎致小学的“儿童议事”、“社校融通”聚焦了“治理”,但要注意并不是将两者看做割裂的东西然后融合,而是要在家校合作共育的过程中实现校内校外多主体参与、多中心的治理。钱外的“学生工作室”聚焦了“成长”,但学生工作室和社团的区别还可以进一步澄清。夏衍小学的“以学定学”提得很好,但也要注意区分“既学”和“将学”,两种“学”都包含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丁兰实验中学聚焦在“技术”,看到了技术带来的冲击和可能性。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的物理空间打造也十分有冲击力,但要看到三创也是一种心理空间,创造的前提是想象、直觉、灵感。夏衍小学的“种子”理念十分有未来感,要种下未来的“种子”。

(四)项目首席专家部署下一步工作

  杨小微教授谈到,从时间维度来看,西方的现代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依次展开的,而我国的现代化是并联式、叠加式的,因此教育的现代化也要基于这个背景去立意。探究未来学校和未来社区,就是探究教育发展新的生长点,学校与社区关系的课题要关注机制、路径和策略等,形成一个自主运行、系统增长的“闭环”。

展望未来学校课题的研究与深化,首先要把未来课堂的形态搞清楚,通过技术的介入与赋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课堂的面貌。其次,“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上,了解职业状况是必要的,但也要打破“人职匹配”,即“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定势,让学生经历“未来生涯发展体验”。再次,“未来学习空间”上,要让人觉得“一走进去就有未来感”。当然,无论怎么改进与创新,还是要聚焦有关未来学习的两个“者”,也就是学习者和助学者,深刻描绘“未来教师是什么样的”、“未来学生是什么样的”,这样,促进师生角色转变才有可参照的形象。

最后,杨小微教授以三句话作为推进会的结束语:第一,以未来的眼光批判和重构当下的教育;第二,尝试为未来的学习者和助学者画像;第三,打破边界、打破思维定式、释放出未来学校探究的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