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派丛书推介(2)| 《回到元点:叶澜教育思想的形上之维》

作者:发布时间:2022-07-06

《“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丛书》

王  枬   李政涛 ◎ 主编
  • “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丛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系“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22 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该丛书是首套论述和阐发创生于中国本土的教育学派——“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创始人叶澜教育思想的大型丛书,重在探讨叶澜如何以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变革与发展为背景,以“新基础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创造和重建适应当代中国教育需要的本土化教育学体系”为目标,关注人的生命发展,重视实践在教育研究中的价值,创建出具有中国立场、中国传统、中国风格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过程,尤其关注她建构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思想体系及其对中国教育学的独特贡献。

为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派发展,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公众号将陆续推送《“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丛书》中的分册简介,以飨读者。

本期为读者呈现的是由孙元涛教授、刘良华教授所著的《回到元点:叶澜教育思想的形上之维一书。该书从教育学科元研究、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在学校变革研究中的渗透与运用三个维度探讨了叶澜教育思想中“元”层面的相关思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从方法论层面透视叶澜教育思想的内在逻辑。



《回到元点:叶澜教育思想的形上之维




作者简介:


  孙元涛山东莱州人,教育学博士,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出版专著《教育学者介入实践的探究与认识》《研究主体:体制化时代的教育学者与中国教育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项,主持完成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一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五项,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一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一项。重点聚焦教育学科元研究、基础教育学校变革研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论教育学的学术自觉与话语体系建构》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刘良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广州市海珠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全球教育展望》常务副主编,“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论,家庭教育学。已出版《教育哲学》《教育研究方法》《如何让孩子性格好身体好学习好》等八部专著。


回到元点:叶澜教育思想的形上之维


2022/7/6


《回到元点:叶澜教育思想的形上之维》聚焦叶澜“教育学科元研究”和“教育研究方法论”两个重要议题。

“元研究”在叶澜的教育学术与思想谱系中不仅表现为体现教育学科自我成熟意识的某个议题,也不仅表现为一系列富有个性特色的概念,如“学科自我意识”“学科立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基因”、“‘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命脉”等等,而且也是作为某种体现生命自觉与学术反省意识的思维品质,内在于叶澜的学术研究与生命实践中。与叶澜有深度交往的人,很难不为她强烈的生命自觉和反思意识所感染。一定意义上说,她的很多研究之所以能够领风气之先,与她对时代精神的敏感,对学科发展历史、现实和发展潮流的深刻洞见,对自身作为教育学者的角色认同,对研究主体学术使命的心理建构和实践建构是分不开的。与很多人、甚至是教育学者刻意把自己“撇”在教育学科的外面批判教育学不同,叶澜总是以学科当事人的立场反思教育学科的发展问题。这种反思不仅是主体在场的,甚至是主体深度融入的。因为在这种反思的背后,是叶澜对自己作为一个学科从业者主体责任的自识和确认。正因如此,在叶澜关于中国教育学独立性、独特性问题的观照中,“学科立场”是一个绕不开的概念。

方法论思维已经构成了叶澜审视教育学问题的“眼睛”。叶澜不仅是“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研究者和写作者,更是她自己方法论思想的践行者。她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交互生成关系的揭示,对“成事”与“成人”之间双向建构关系的阐明,对教育、教育学、学校变革等复杂性特征的透视,对教育研究学科史的颇具特色的解读,对教育研究独特性诸多面相的剖析等等,无不闪耀着方法论的光芒。由她所领衔的“新基础教育”,在实践形态中的变革样态,以及变革单位由学校到区域到共生体的迭代创新,是其学校变革方法论思想在实践中的实现。而且,这一实现过程,并不是按照预设的程序按图索骥地完成的,而是在变革研究中随认识的深化和变革生态的改变而逐渐交互生成的。学校日常的研究性变革实践,是学校在理论与实践交互建构中实现转型重生的过程,是学生在新的学校日常生活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在变革中实现“成事成人”的过程,也是叶澜和她所创立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推进理论创生,且在与实践的深度交融中不断丰富完善学派理论的过程。如果没有方法论的眼光,这一多种要素深度勾连、交互缠绕、共生共长的图景很难被看到,更遑论理论解析与阐释。可以说,叶澜是把方法论意识和复杂性思想真正融化进了自己的血液中。